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8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308篇
测绘学   119篇
大气科学   130篇
地球物理   175篇
地质学   699篇
海洋学   196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89篇
自然地理   16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塔里木河源区冰川系统变化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河源区是我国冰川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总面积达17 745.51 km2,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30%;同时本区又属于我国升温幅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应用冰川系统变化的功能模型,对塔里木河源区冰川系统在本世纪对气候变化的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到2050年,如气温比1961~1990年高出1.9~2.3℃,本区冰川面积将减少4%~6%,冰川径流将增加22%~34%,零平衡线将上升62~94 m;如此升温率持续到本世纪末,则本区冰川面积将减少10%~16%,冰川径流将会回落,但仍比本世纪初多11%~13%,零平衡线将上升156~233 m。  相似文献   
12.
吐哈盆地十红滩铀矿床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根据水化学资料的研究,探讨了十红滩铀矿床含矿含水层高矿化度地下水的成因,分析了高矿化度水对铀溶解迁移的影响及碳酸盐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3.
环境矿物材料治理镉(Cd^2+)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环境矿物材料以其经济、有效、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在重金属废水处理和土壤修复方面显示出了众多优势,可替代传统的镉污染处理方法。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环境矿物材料在处理镉污染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应用环境矿物材料治理镉污染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冬季浙闽沿岸水分布的短期变动与风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1999年7月至2003年5月期间的遥感数据,包括AVHRR海表层温度、QuikSCAT风场和风应力数据,在分析4年内月平均遥感温度场和风场特征与历年现场观测所获得的认识一致的基础上,选取2002年002-008天这一连续晴空的时段,尝试建立简单的沿岸冷水影响面积表征方法,初步探讨了冬季台湾海峡浙闽沿岸水分布的短期变动与风应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风是决定冬季台湾海峡海表层温度逐日变动的关键因素,日平均SST与风应力的相关系数R2达到0·90。采用温度法(SST≤17℃)和温度空间距平法(≤-1℃)表征的浙闽沿岸水影响面积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且影响面积的逐日变动与风应力显著相关,二者的相关系数R2分别达到0·90和0·91。  相似文献   
15.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dust events in China has been mainly studied by using the data of dust storm, wind-blown sand and floating dust from 338 observation stations through China from 1954 to 2000.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In China, there are two high frequent areas of dust events, one is located in the area of Minfeng and Hotan in the South Xinjiang Basin, the other is situated in the area of Minqin and Jilantai in the Hexi Region. Furthermor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the various types of dust events are different. The dust storms mainly occur in the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covering the deserts and the areas undergoing desertification in northern China. Wind-blown sand and floating-dust not only occur in the areas where dust storms occur, but also extend to the neighboring areas. The range of wind-blown sand extends northeastward and southeastward, but floating-dust mainly extends southeastward to the low-latitude region such as the East China Plain and the area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Compared with wind-blown sand, the floating-dust seldom occurs in the high latitude areas such as North Xinjiang and Northeast China. (2) The affected areas of dust storms can be divided into seven sub-regions, that is, North Xinjiang Region, South Xinjiang Region, Hexi Region, Qaidam Basin Region, Hetao Region, Northeastern China Region and Qinghai-Xizang (Tibet) Region. The area of the most frequent occurrence of dust storms and floating-dust is in South Xinjiang Region, and of wind-blown sand in the Hexi Region. In general, the frequency of dust events in all the seven regions shows a decreasing tendency from 1954 to 2000, but there are certain differences between various dust events in different regions. The maximum interannual change and variance of dust events during this time happened in South Xinjiang Region and Hexi Region. The dust events generally occur most frequently in April in most parts of China. The spring occurred days of dust events occupied 60-70% of the whole year in Hetao Region and Northeastern China Region. However, in South Xinjiang Region and North Xinjiang Region, which was less affected by monsoon climate, dust events may occur at any time of the year, less than 50% of the events in this region occur during spring. In the remaining three regions 50-60% of the dust events occur in spring of a year.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吉林省9城市具有代表性的7项指标,对吉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因子分析(FA)法筛选出3个主因子——水污染排放、水环境质量和水资源,并采用层次分析(AHP)法对3个主因子的协调程度进行了可持续性评价.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对吉林省各城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皖北新元古代望山组震积岩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环境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贾志海  洪天求  郑文武  李双应 《地层学杂志》2003,27(2):146-149,158,T003,T004
皖北望山组碳酸盐岩中含有大量液化碳酸盐脉、液化变形、角砾岩等震积岩特征 ,是皖北新元古代地层中含震积岩的重要层位。根据震积岩的特征及其在剖面上的分布将望山组沉积期的地震活动分为三期 ;依据对该组碳酸盐岩的沉积特点的分析认为望山组沉积期的地震活动发生在浅海环境中。这些地震活动与新元古代华北板块内的构造—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8.
闪长岩强风化带做高层建筑天然地基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于中国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营业办公楼的工程实践,将常规勘察与原位测试相结合,运用野外钻探、室内试验、原位测试多种手段,对闪长岩强风化带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测试分析和深入地研究,并通过对承载力、沉降变形的验算,得出其作为高层建筑的天然地基是可行的。实践证明,与桩基础处理方案相比,节省资金近200万元,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减少了基础施工难度,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也提出了研究岩石风化带所遇到的问题:由于采取原状试样及制样难,导致对其物理力学性质了解不够。  相似文献   
19.
车辆导航系统中定位数据处理和地图匹配技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分析了GPS误差来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办法;融合电子地图中的道路数据和GPS所提供的定位数据的地图匹配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车辆导航的定位精度。在分析各种地图匹配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地图匹配方法,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松辽盆地是中国大型陆相湖盆,其上白垩统嫩江组一段(K2n1) 和二段(K2n2) 烃源岩沉积时期的形成环境一直备受争议。文章选取盆地后金沟剖面为研究地区,通过测定和分析烃源岩中的稳定氮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指标,重建了氧化还原条件。结果表明,后金沟剖面嫩一段(H 层位) 和嫩二段(N2 层位) 具有明显的差异:嫩二段相较嫩一段而言,有机碳(TOC) 值偏高、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 值负偏,而且稳定氮同位素(δ15N) 值偏小,一致指示海侵事件发生之后导致嫩二段形成了缺氧环境。结合微量元素比值分析,古生产力参数Ba/Al、Ba/Ca,反映嫩二段具有更高的生产力,这与TOC 的含量变化一致;Mo/Al、V/Cr 等氧化还原参数表明嫩二段沉积时的水体环境还原性更强,这与δ15N 值偏小指示嫩二段形成缺氧环境的结论相符,重建了沉积时期水体的氧化还原环境。研究结果不仅可以预测优质烃源岩的沉积分布,还可以为国内其它湖相页岩沉积环境的研究提供借鉴,为油气勘探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