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68篇
  免费   2886篇
  国内免费   4924篇
测绘学   1397篇
大气科学   1340篇
地球物理   2886篇
地质学   8835篇
海洋学   2058篇
天文学   233篇
综合类   1144篇
自然地理   1185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427篇
  2021年   509篇
  2020年   414篇
  2019年   469篇
  2018年   453篇
  2017年   374篇
  2016年   374篇
  2015年   499篇
  2014年   424篇
  2013年   595篇
  2012年   673篇
  2011年   1102篇
  2010年   914篇
  2009年   1022篇
  2008年   767篇
  2007年   882篇
  2006年   1029篇
  2005年   1031篇
  2004年   1497篇
  2003年   948篇
  2002年   745篇
  2001年   631篇
  2000年   445篇
  1999年   330篇
  1998年   322篇
  1997年   293篇
  1996年   193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325篇
  1992年   304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30篇
  1984年   10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5篇
  1976年   10篇
  1954年   11篇
  1943年   9篇
  1940年   9篇
  1937年   16篇
  1933年   13篇
  1926年   8篇
  192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991.
GPS高程测量精度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详细论述了GPS高程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利用实测数据对GPS高程测量成果的精度及稳定性进行分析比较,从观测时间等方面提出了保证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2.
测量监理工作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了测量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方法,对道路、桥涵、隧道等工程测量监理工作要点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3.
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OpenGIS)与互操作技术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冯琰  施一民 《测绘工程》2002,11(4):22-24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其孤立性、封闭性的缺陷越来越不适合现代信息社会的要求,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OpenGIS)规范和互操作技术的提出,不仅为数据共享提供了崭新的思路,而且将GIS带入了开放的时代,从而使得各个系统间实现不同类型地理数据和地理处理方法的透明访问成为可能。本文主要就OpenGIS规范和互操作技术作了一些探讨,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OpenGIS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与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994.
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提出了相对定向不定性的问题,从相对定向的数学关系着手,列出解求相对定向元素的方程组,分析了产生相对定向不定性的原因,提出了相对定向的结果必须是模拟显示结果与数字显示结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995.
一种提高CCD成像卫星空间分辨率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卫星硬件设计与地面软件处理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套提高卫星图像空间分辨率的方法。对模拟靶标图像、一航景物图像、遥感图像分别进行了不同分辨率成像效果的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卫星图像空间分辨率提高理论是正确的,使卫星图像空间分辨率提高2倍甚至更多在理论上是可行的。这一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将会提高卫星的空间分辨率,也可以在保持卫星分辨率的条件下,缩小光学仪器的焦距,使卫星相机小型化,减小其体积和重量。  相似文献   
996.
石火生  林珲  王长林 《遥感学报》2002,6(6):517-522
低序次断裂是地壳变形的直接产物,具有丰富的构造变形信息,经过转换的低序次构造。形式多样,图案复杂,是构造研究的重要对象,也是地表稳定性研究的重要基础。利用香港地区航空雷达图像资料,提取其中低序次构造的弱信息,建立转换变形模型,以分析区内不稳定地表的构造背景。区内北东向断裂是主要构造,其右行剪切形成一系列低序次R面,P面,R^1面构造,在雷达图像上表现为线性弱信息并且与微地貌发育有关。利用线性构造增强,提取技术和低序次构造组合分析方法,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确定马鞍山地区EW向的张性破裂是NE向张剪断裂的转换,是造成马鞍山滑坡的重要地质因素。  相似文献   
997.
本文继续文献 [10 ]的工作 ,进一步讨论了测量平差 Gauss- Markov模型参数岭型广义逆估计的若干性质 ,如允许性、优效性、相对效率、抗干扰性等等 ,得到了许多重要结论。计算结果表明 ,在设计阵呈病态时 ,岭型广义逆估计确能明显改善 L S估计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对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路面基层现场压实度检测过程的详细观察,并在不同的条件下反复进行试验、分析比较,找出了影响压实度现场检测精度的主要非理想因素,即标准砂密度、试样含水量和路面基层平整度,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99.
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分析主要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简要总结了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分析的主要进展。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理论特别是板块构造理论,对于指导盆地构造研究起了重要作用。通过各种地球物理探测方法,揭示了中国含油气盆地的上地幔结构,地壳结构、基底结构与盖层构造的关系。中国含油气盆地在地质历史中的演化过程十分复杂,伸展盆地、前陆盆地、走滑盆地、克拉通盆地和叠合具有各自独特的地球动力学系统。构造样式分析是盆地构造分析的重要方面,直接与寻找油气圈闭有关,可以划分出伸展构造、挤压构造、走滑构造、反转构造和潜山-披覆构造等。断裂和不含油气盆地中的重要构造要素,控制着油气运聚成藏、叠合盆地多期成盆、多期改造造成的复杂构成图像,是中国含油气盆地的重要特色之一。展望21世纪 中国油气盆地构造分析,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叠合盆地形成演化和地球动力学过程分析;盆-山耦合过程的深部-浅部耦全过程分析;盆地三维构造精细描述和盆地模拟技术,盐构造和天然气构造分析。  相似文献   
1000.
古大陆再造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世红  王鸿祯 《地质论评》2002,48(2):198-213
最早的古大陆再造基于大陆轮廓的拼接,古生物区系以及古气候方面资料的对比。20世纪50年代古地磁技术的突破为确定大陆的古地理位置、古陆块0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大陆裂解和大洋扩张的历史提供了更有说服力的证据。60年代,板块构造成为古大陆再造的理论基础,由此推动了技术的发展、观念和更新和学科之间的交融。在成图方面,完善了球面坐标系下古大陆移动、拼合的计算机软件;建成了一系列 全球性的古大陆再造基础资料数据库。按照板块构造理论,超级大陆的形成是古大陆拼合的结果,所以对造山带的分析正在成为古大陆再造中最重要的方法,由此也推动了古大陆再造与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理论、技术之间的交叉和集成。主要根据同位素年代学证据和造山带全球性分布的特征,人们推测地质历史上可能发生过多次超级大陆(Supercontinent)或泛大陆(Pangea)聚散事件,但目前对其古地理和构造格局已基本研究清楚的只有古生代的超级大陆冈瓦那(Gondwana)晚古生代一早中生代的泛大陆。90年代初提出的Rodinia超级大陆,尚处于在完善证据和修订模式的阶段。中国古大陆再造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中国古陆块之间的关系,中国古陆块和造山带与冈瓦那大陆及特提斯演化的关系、与欧亚大陆碰增生演化的关系以及最近提出的中国古陆块对全球Rodinaia超级大陆事件的响应等。基于不同的资料和数据,将产生不同的再造模式,因此对观测资料和分析数据的可靠性以及数据解释多解性方面珲应给予更多的重视。现阶段对高质量的年代学、古地磁学以及区域构造解析等方面的取证性研究仍然是很急需的。古大陆聚散研究推动了许多前沿课题的进展,如全球构造背景和地理背景下生物的多样性,超级地幔柱以及巨量岩浆活动与超大陆裂解的关系,地磁场真极移现象,地球雪球化效应和全球构造控制的大型成矿作用等。这些课题促使人们朝着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深入研究地球不同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建立完整的系统地球科学理论的研究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