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274篇
测绘学   159篇
大气科学   87篇
地球物理   137篇
地质学   585篇
海洋学   120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满洲里地区为一重要的有色金属、贵金属成矿区。区域地层主要为中生代陆相火山—沉积建造。区内甲乌拉、查干布拉根和额仁陶勒盖3个大型银(铅锌)矿床均赋存在中生界的底部地层中。以往对其时代归属存有争议。笔者对区内3大银(铅锌)矿区和巴颜浩雷银多金属矿化区的赋矿地层及对本区地层划分起重要作用的坎子井实测剖面地层特征进一步研究表明,区内银(铅锌)矿的赋矿地层在岩石组合和地层层序、地球化学等方面与上部晚侏罗—早白垩世地层有比较显著的差别。赋矿地层中发现的古生物化石与本区新的地质研究成果表明,区内银(铅锌)矿赋矿地层的时代应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  相似文献   
852.
岩石破裂过程中电阻率变化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受压岩石在破裂过程中,视电阻率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其异常形态与实验条件有很大的关系. 实验中对磁铁石英岩样品施加了单轴压缩,岩石的破裂经反复加载和卸载实现,并在岩样的裂隙中注入了食盐溶液. 在实验的各阶段,对样品的主剖面重建出一系列内部真电阻率分布的图像,揭示了介质内的微细结构,从而探讨了视电阻率变化的原因. 实验发现,岩石中裂隙的存在及所含液体的饱和状态,是岩石在主破裂前控制电阻率变化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低应力状态属常态导电过程,孔隙度的变化是主要因素;高应力状态属裂隙表面导电机制,随着破裂面在岩体内部出现,水和孔隙有了完全贯通的平面,多种导电机制都得以发挥作用. 此外,体导电结构的变化在宏观上表现为各向异性和图样有序性的增强.  相似文献   
853.
动态DEM匹配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回顾现有制导技术之后,提出了一种新的导弹制导思想---利用动态DEM匹配方法实现导弹制导。在介绍这一思想及其实现步骤之后,文章着重介绍动态DEM匹配阶段中涉及的几个关键环节,即特征提取、特征描述、特征匹配、变换参数的解求以及相关匹配的改进等问题,最后,用实验验证了上述思想,得出结论,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54.
半城市化地区作为城乡景观混杂交错、城乡功能相互渗透的过渡性地域,推进这类地区的良性发展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对半城市化地区空间范围的精确识别是对其实施精准管控的基础前提,对半城市化地区演变规律的科学把脉可为其未来的发展规划提供重要参考。然而,由于半城市化地区的复杂性、动态性和模糊性,目前对该类地区的精细尺度定量识别研究不多。基于此,论文综合考虑半城市化地区的复杂多维特征,在多源遥感数据支持下,建立了一种高精度的半城市化地区识别方法体系:① 构建了一套覆盖社会经济和空间格局2大维度的半城市化地区识别综合指标体系;② 运用空间网格化技术和线性加权建立了半城市化特征值的计算方法; ③ 结合滑动t检验与概率密度分析实现了半城市化特征临界值的确定。最后以苏州市为实例,运用建立好的方法体系,在1 km×1 km尺度下识别出了该市2010、2015和2018年的半城市化地区空间范围,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其时空演变规律,以期为苏州市以及其他地区未来的城市化进程提供参考。实证结果显示,苏州市的半城市化地区在空间上围绕中心城区不连续分布,在时间上总体呈现减少趋势,尤其是2015—2018年间下降幅度明显,表明苏州市城镇化发展趋于有序,乡村工业化与城市的无序蔓延有所放缓。  相似文献   
855.
“多规合一”信息平台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州市天河区"多规合一"信息平台为例,重点探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以城市规划部门及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本地数据,基于SOA技术以数据服务的方式与区内发改、国土、环保、交通、市政、水利等部门业务系统之间实现同步数据交换,并基于ArcSDE进行"多规合一"数据的集成化管理。采用WebGIS、二三维数据联动、数据挖掘等技术,提供数据交换共享、数据坐标转换、冲突智能检测、专题统计制图、台账与决策支持、三维仿真辅助规划等功能,为项目选址与落地、"多规"的编制与调整、建设项目审批等业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56.
本文设计基于VB环境下的交互式GMT绘图软件。详细阐述VB环境下交互式GMT绘图软件总体结构,介绍GMT概述、站点分布图绘制、速度场图绘制、梯度色阶热力图绘制、时间序列图绘制、等高线图绘制和地震频率图绘制等七大模块功能,并对软件实现中相关技术问题给出处理办法。软件运行结果表明:该软件功能强、可靠性高、兼容性强,为地球科学领域各种类型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表达提供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857.
阿克苏前寒武纪蓝片岩原岩产出的大地构造背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阿克苏蓝片岩地体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在其东南侧蓝片岩与上覆震旦纪地层不整合接触,因此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两个有确切证据的前寒武纪蓝片岩之一。过去人们对这个地区的工作主要围绕高压变质的同位素定年展开,若干个年龄数据均表明阿克苏蓝片岩的俯冲折返过程发生在新元古代。但是关于俯冲之前蓝片岩原岩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目前还缺乏研究。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内基性片岩的地球化学分析,得出蓝片岩原岩主要是洋壳玄武岩的结论。样品硅含量和一系列玄武岩不活动元素分类图解表明所有样品的原岩是拉斑玄武岩。由于明显的元素含量差异,样品被划分为A、B两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以及常见的玄武岩大地构造判别图解都表明A组样品具有异常洋脊玄武岩的特征,而B组样品具有正常洋脊玄武岩的特征。阿克苏蓝片岩的原岩是新元古代邻近塔里木的某一洋壳的残片,它作为俯冲带增生楔的一部分经历深俯冲—折返过程,最终出露于地表。  相似文献   
858.
辽东半岛饮马湾山辉长岩体为早第三纪晚期的侵入岩体,是东北地区最年轻的镁铁质侵入体之一.对该岩体进行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并采用PELE(硅酸岩熔体结晶计算软件)模拟了岩浆结晶过程.研究表明,饮马湾山辉长岩具有高的Al2O3含量(16.28%~19.27%)和低的MgO含量(3.63%~5.57%),属于高铝玄武质.该辉长岩主要造岩矿物有橄榄石、单斜辉石、磁铁矿、钛铁矿、黑云母、斜长石和钾长石.辉长岩所具有的辉绿辉长结构、大量细长针状磷灰石、单斜辉石中较低的AlⅥ/AlⅣ值(0.00~0.28,平均为0.12)及橄榄石中较低的CaO含量(0.04%~0.24%,平均为0.12%),均体现出浅成侵入岩的特点.PELE硅酸岩熔体结晶模拟结果和岩石结构特征表明,辉长岩中矿物结晶顺序依次为:斜长石、橄榄石、磁铁矿、单斜辉石、钛铁矿、磷灰石、黑云母、钾长石.该辉长岩是高铝玄武质岩浆快速侵位至近地表处冷却结晶的产物,可能是该地区新生代强烈的岩浆底侵作用在浅部的表现.  相似文献   
859.
综合利用网络RTK中所有基准站的误差信息,在网络RTK系统的覆盖范围内,用支持向量机中的nu-SVR方法建立了一个统一的综合误差模型,并根据此综合误差模型直接改正流动站的实测数据.建模分析表明,采用该方法能获得较好的流动站定位结果.  相似文献   
860.
通过分析航空摄影测量规范和像点位移误差对航测成图精度的影响,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航空摄影测量规范没有对像点位移误差做出相应的合理限制,而由像点位移误差导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