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76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59篇
地球物理   74篇
地质学   299篇
海洋学   93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8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61.
2015年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勰  廖要明  柳艳菊  叶殿秀  司东  王艳姣  聂羽 《气象》2016,42(4):489-495
2015年全球平均表面温度继续偏高,比1961—1990年平均值偏高0.76℃,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年内,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暖,全球海洋平均热容量突破历史纪录。北极海冰年内最大值又创新低,南极海冰继续偏多。受下垫面因子的影响,大气环流持续性异常导致全球多地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如春季南亚地区暴雨成灾,夏季欧洲受到高温侵袭等。分析表明赤道中东太平洋以及赤道印度洋的海温异常偏高引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西、偏强,以及印度半岛局地对流活跃是导致南亚地区春季暴雨频繁的主要原因;另外,北极涛动负位相的维持导致中纬度西风减速及经向型环流的建立,是造成欧洲7月初高温热浪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62.
刘妍  司海燕 《测绘工程》2016,25(8):76-80
基于测绘工程专业认证的大背景和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被提升到了从未有过新高度,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迫在眉睫。为了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软人才培养理念,文中结合测绘工程专业认证标准,提出"4+5"模式培养目标,并据此构建"四重螺旋交互上升式"硬实践体系,详细阐述该体系内容构成及体系特色,为实现实践能力的本科全过程新常态培养和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高品质输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3.
引水工程规模巨大,耗时长,如何快速、准确客观评价所选线路,是客观存在也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某引水工程为研究背景,提出优化选线工作的研究方法。在建立三维遥感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解译分析线路区域基本的地质因素,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线路优选栅格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统计各线路方案的评价指标,以此来选出最优的线路。  相似文献   
164.
以某水源库区为工程背景进行研究分析,详细叙述了建立基于GIS的水源库区三维遥感信息数据库的过程,对该水源库区的遥感影像进行室内遥感解译和野外现场复核解译,最终解译分析了该水源库区的泥石流灾害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165.
文章通过对相山铀矿田深部变质岩开展岩石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以探讨相山基底变质岩原岩的属性和形成环境等特征。根据铀矿科学钻孔岩心样品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基底变质岩成熟度较高,显示高镁铁、富硅、富铝,低钠钾的特征,原岩总体呈中酸性。变质岩整体表现出相对富集Ba、U、Rb、K、Th等元素,亏损Nb、Sr、P、Ti等元素;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为明显,且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δEu为0.6~1.1,平均为0.7,小于1,表现为负异常;δCe为2.9~3.9,平均为3.4,表现为正异常。根据变质岩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NASC)蛛网图显示,样品稀土元素含量与北美页岩(NASC)含量相近,推测原岩具有沉积岩的特征。主量元素分布特征表明相山铀矿田基底变质岩原岩成分复杂,推测其原岩主要为一套陆源海相沉积泥质岩、砂岩及粉砂岩系列的浅变质作用类型的陆源碎屑岩,主要有岩屑砂岩、富镁沉积岩、泥质碳质硅质岩,可能有部分火山凝灰岩。根据主微量构造判别图,推测相山基底变质岩其原岩为大陆岛弧构造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碎屑岩。  相似文献   
166.
岩浆绿帘石能够作为压力计反映岩体侵位深度,进而可估算地壳抬升剥蚀速率及地壳演化历史,因而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关注。在长乐—南澳构造带泉港临头地段发现了片麻状英云闪长岩中的岩浆绿帘石。该地段是我国当前报道岩浆绿帘石的第5处产出地,但在东南沿海地区尚属首次发现。含岩浆绿帘石的片麻状英云闪长岩形成于早白垩世(K1),以钙性(C,Peacock碱钙指数)、中钾钙碱性系列(MKCA)、准铝质和弱过铝质、钙碱性系列(CA,Miyashiro SiO2-FeO*/MgO)为主,具镁安山岩系列(MA)性质,呈奥长花岗岩演化趋势(Tdj);轻稀土(LREE)较富集,铕负异常不明显;微量元素呈现较大的钽(Ta)、磷(P)和钛(Ti)负异常,显示出造山带火山弧花岗岩的特征。片麻状英云闪长岩中绿帘石岩相学特征显示,黑云母和自形的绿帘石分布于斜长石的隙间,为典型的填间结构;绿帘石与黑云母相互接触、相互包裹,是一起从富水的晚期岩浆中结晶出来的原生矿物,不是交代斜长石的岩浆期后的次生矿物。绿帘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Ps值为24~29,TiO2含量均小于0.1%。综合绿帘石岩相学与化学特征知悉,泉港临头片麻状英云闪长岩中的绿帘石为岩浆绿帘石。岩浆绿帘石形成压力约870 MPa,深度为25~32 km,而现今东南沿海陆壳厚度约30 km,据此推测,早白垩世(K1)时东南沿海陆壳厚度为55~62 km;早白垩世(K1)之后,地壳可能经历了多次抬升。  相似文献   
167.
大陆构造变形与地震活动——以青藏高原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陆内部构造变形和地震活动往往突显出复杂的、区域性的特征,很难用板块构造理论来解释。青藏高原是大陆构造变形的典型实例,具有不同构造变形的分区特征,不仅表现在物质组成、地形地貌和断裂组合等方面的不同,而且还表现出不同的地震活动特征。东昆仑断裂带以北的青藏高原北部地块,主要发育一系列挤压环境下的盆岭构造,表现为以连续变形为特征的上地壳挤压缩短变形;高原中北部巴颜喀拉地块,具有整体向东运动的特点,变形主要集中在其边缘,表现为刚性块体运动特征。在东部,由于稳定的四川盆地(扬子地块)的阻挡,位于龙日坝和龙门山断裂带之间相对坚硬的龙门山地区受到东西向强烈挤压,西部边界为伸展变形;在高原中央腹地羌塘地块西部,由于上地壳物质在向东挤出的驱动下不断变形,沿一系列小型正断层和走滑断层以伸展变形为主,表现为弥散型变形特征。相比之下,羌塘地块的东部向东-南东方向挤出,在大型走滑断层之间形成一个刚性块体;高原南部地块以东西向伸展的南北向裂谷系为主要变形特征,高原南缘以南北向挤压的大型逆冲断裂系为特征。历史地震和仪器记录的大地震(M≥8)只发生在高原东北和东南部的大型走滑带,以及东部和南部边缘的大型逆冲断裂上,沿后者更为频发。到目前为止,高原其他地区只发生了8级以下地震。青藏高原这种分区域的地壳变形形式和地震活动分布是大陆构造变形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8.
1 研究背景 北京及邻区(39 °—41.5 °N,115 °—118 °E)地震活动背景活跃,政治、经济、文化高度集中,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减轻地震灾害的重点监视区之一(徐锡伟等,2002;陈颙等,2006).随着北京及邻区地震台网组成的不断完善和台站变更频度的加快,亟待及时动态评估地震监测能力变化,为北京及邻区日常监测预报业务提供数据支撑.国内外应用广泛的"基于概率的完整性震级"(probability-based magnitude of completeness,简称PMC)方法(Schorlemmer and Woessner,2008;Schorlemmer et al,2010),基于地震台阵/地震台网实际产出的观测资料,可实时、客观、准确地评估地震台网监测能力.采用PMC方法,对北京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进行动态评估,以便摸清该区监测能力,进而为防震减灾部署、监测预报相关业务开展等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9.
水下滑翔机其通过集成生物、化学、物理传感器可以测量如温度、盐度、溶解氧等多种海洋基础水文要素,其利用卫星定位系统获得实际出水速度和理论出水模型获得理论出水速度之差可以计算深度平均流,。本文利用海翼水下滑翔机获得温盐场及卫星定位数据评估深度平均流,结果显示利用温盐场获得深度平均地转流与水下滑翔机获得深度平均流相关系数0.95,表明其流场的一致性,同时根据船载观测ADCP误差分析法估算深度平均流误差约为0.036 m/s。借助深度平均流可以估算绝对地转流,包括正压地转流和斜压地转流。在零动力面的假设下,我们选取了海翼号水下滑翔机在南海的一组实验对流量误差进行了评估。该实验为2019年1月3日-2月16日海翼号水下滑翔机自南向北穿越西沙群岛附近一个中尺度涡观测。观测结果表明,该中尺度涡为冷涡流核,在涡心以南,绝对地转流为东向流,最大流速约为0.48 m/s;涡心以北,绝对地转流为西向流,最大流速约为0.47 m/s,稍弱于南侧。受不均匀时空观测计划影响,本文未对流量做出估计。  相似文献   
170.
刘妍  司海燕 《测绘工程》2012,21(6):92-94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面对"三项试点"工程的新模式下,测绘CAD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分析测绘CAD课程体系的现状,探讨其教学内容、教材、实训基地、师资队伍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从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方法等几方面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实施应用型高等学校测绘CAD课程的全方位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