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112篇
地球物理   93篇
地质学   186篇
海洋学   7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1 Introduction Jimsar sag covers about 1278 km2 in the south of the eastern uplift of Junggar basin.It is a half graben depression area in which the west,south and north is controlled by faults(Fig.1),and is tilting uplift to the east.It deposited Permian,Triassic,Jurassic,the Cretaceous and Cenozoic strata chronologically.The thickness of Lucaogou Formation is about 200 m to 350 m,it is the  相似文献   
52.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冲绳海槽南部MD05-2908孔近1000年来沉积物硅藻数据进行研究发现,MD05-2908孔各样品在主成分一上的得分情况与该于孔淡水硅藻含量、夏季海水表层盐度变化以及台湾近1000年来的降水异常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各样品在主成分一上的得分可作为台湾东北部台风降雨指标,用来指示台风强降雨事件对南冲绳海槽海洋环境的影响情况.近1000年来台湾东北部台风强降雨事件波动增加,在1500~1800A.D.期间达到峰值;此外,5次典型的强台风降雨记录,分别发生于1040A.D.、1310A.D.、1530A.D.、1690A.D.和1900A.D.,其平均重现周期为215年(160~270年).利用MD05-2908孔各样品在主成分一上的得分重建的台风记录与广东、台湾等地已有的台风记录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进一步验证了硅藻作为研究工具重建古台风记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3.
利用山东88个气象站1961—2019年夏季6—8月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观测数据,分析了山东各地极端热昼、极端热夜、极端高温日三个极端热事件的时空演变规律和突变特征。结果表明:1)山东夜间出现极端热事件及白天和夜间同时出现极端热事件的天数增多、强度增强、占比增加。历年极端热昼出现天数和占比均呈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平均强度呈减小趋势,其中占比减少最明显;极端热夜、极端高温日出现天数和占比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平均强度呈增强趋势。2)山东内陆和沿海地区各极端热事件变化差异明显。内陆地区极端热昼各指标减少、减小趋势更显著,大部分地区变化趋势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半岛南部和东部部分区域则有增加、增强趋势;中西部地区极端热夜各指标增加、增强趋势更显著,大部分地区变化趋势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中东部区域尤其是半岛地区极端高温日各指标增加、增强趋势更显著,大部分地区变化趋势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3)各极端热事件不同指标的突变情况迥异。极端热昼历年出现天数没有发生突变,平均强度在1970年前后发生突变,突变发生后,平均强度明显减小;极端热夜出现天数和平均强度均在1994年前后发生突变,突变发生后,出现天数明显增加、平均强度明显增强;极端高温日出现天数和强度分别在1994年、1973年前后发生突变,突变发生后,出现天数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4.
沙莎  郭铌  李耀辉  韩涛 《干旱气象》2013,(4):657-665
NDVI/MODIS、NDVI/GIMMS和NDVI/NSMC是时间长度不同、空间分辨率相差甚远的3套ND—VI数据集,如何集成应用这些不同时间长度、不同分辨率的数据进行相关研究,数据集间的比较是最基础的工作。本文以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为例,用直方图、相关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这3套NDVI产品数据集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NDVI/NSMC与NDVI/MODIS的直方图具有类似的图像分布特征,但是NDVI/MODIS数据分布范围更大;2)3套NDVI在数值上表现为NDVI/MODIS〉NDVI/GIMMS〉NDVI/NSMC;3)3套数据集空间图像特征一致,两两间均具有十分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其中1月份相对最弱,5、10月份最强,三者相比NDVIfNSMC与NDVI/MODIS的空间相关性更强;4)1—3月、5—8月及年均的NDVI/GIMMS与NDVI/NSMC值存在显著的时间相关性,但两者逐年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别,两者气候倾向率相差最大的高达5倍之多。NDVIfNSMC数据集在处理过程中可能未进行大气订正及交叉定标,这是造成共同源的NDVIfGIMMS与NDVI/NSMC差异较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5.
本文用广义相对论讨论了黑洞吸积盘内边缘半径r(ms)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吸积盘的中心黑洞在由Schwarzschild型向极端Kerr型演化的过程中,黑洞的角动量变化对r(ms)的影响始终比黑洞的质量变化对r(ms)的影响大。在此过程中r(ms)始终是连续、单调减小的。本文得出r(ms)对时间变化率的取值范围,并对其物理意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6.
Cores from boreholes penetrating late Quaternary, glacial, interglacial and postglacial sediments and the underlying late Cenozoic delta complex of the southern North Sea have been examined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A magnetic polarity stratigraphy has been established as an aid to biostratigraphic dating of the sediments; the Kaena-Gauss and Gauss—Matuyama transitions and the base and top of the Olduvai subchron have been identified. The strength and stability of laboratory-induced isothermal remanent magnetisation display clear magneto-petrological variations, which match lithostratigraphic changes in the core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has picked out a basin-wide and palaeoenvironmental consistency in the magnetic data. Large, multi-domain magnetite grains predominate in the post-deltaic and fluvio-deltaic sediments, whereas smaller greigite or titanomagnetite grains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intertidal and marine deltaic facies. Since heavy mineral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most of the deltaic detritus derived from common source areas, the differences in magnetic mineralogy have probably been caused by the sediment transport processes operating within the delta complex.  相似文献   
57.
王莎  邬江平 《测绘》2012,(4):190-192
针对机载GPS数据辅助空中三角测量时控制数据稀少的情况,分别从有、无构架航线等方面探讨:控制点数量、控制点位置分布、GPS数据丢失对平差精度的影响及补救措施等问题,同时结合生产实践,分析GPS辅助空三测量在现行生产中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58.
利用热带测雨卫星搭载的测雨雷达10年探测结果,就季尺度亚洲对流降水和层云降水的降水频次和强度及降水垂直结构的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春、秋、冬三季东亚季平均降水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呈带状分布,雨强一般不超过10 mm/d;夏季,沿孟加拉湾、中国西南、中国东部至日本的大片雨区中出现了大于12 mm/d强降水;亚洲陆面对流和层云降水强度均弱于洋面.亚洲山地强迫不但可引起迎风坡上千公里长度的高降水频次和强降水带,而且导致其下风方向降水频次减少.季尺度降水频次分析表明,亚洲大部分地区对流降水频次小于3%;而层云降水频次一般大于3%,最高可超过10%;副热带高压南侧及西南侧的热带地区对流和层云降水频次均高于副热带高压北侧及西北侧的中纬度地区;降水频次的区域分布还表明,春季中南半岛至中国华南及南海南部对流活动多于同期的印度次大陆.季平均对流和层云降水廓线的季节变化主要表现为"雨顶"高度的季节变化,即降水云的厚度变化;两类降水平均廓线季节变化的区域性差异表明,热带外地区较热带地区显著、陆面较同纬度洋面显著、孟加拉湾比南海显著,而南海和西太平洋暖池无明显的季节变化.此外,降水结构的剖面分析还表明对流降水存在4层结构、层云降水存在3层结构.  相似文献   
59.
利用NCAR公用陆面模式(Community Land Model 3.0,CLM3.0)及普林斯顿大学1948—2001年1°×1°、3 h一次的全球大气近地面强迫资料,对中国地区1948-2001年的土壤温度进行了off-line模拟试验,通过对模拟结果和全国台站观测土壤温度资料的对比,评估了CLM3.0对中国区域不同层次土壤温度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模式能模拟出中国地区多年平均土壤温度的空间分布型,除部分地区模拟比观测偏高外,模式模拟的土壤温度普遍偏低;模式能较好地反映出中国地区土壤温度的年际变化,对4月的模拟稍好于7月。对于划分的8个子区域,东部区域模拟好于其它各区,除高原一带外,表层的模拟均好于深层;模式基本能抓住土壤温度的变化趋势,而且模拟出了7月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土壤温度显著降低这一趋势,但模拟的趋势比观测有所偏弱。  相似文献   
60.
采用NCEP/NCAR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河南省2008年12月3-6日和19-22日的两次强冷空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前期中层均为强盛的西北气流,天气晴好,气温偏高.对河南的影响均以强降温和大风天气为主,最大降温幅度接近,3-6日过程冷空气持续时间更长,强降温范围更广;后一过程持续时间较短,降温主要在豫东北部,大风更为明显.2)前一冷空气过程为"不稳定小槽东移发展型",后一过程为"横槽转竖型".冷空气源地均为新地岛以东洋面;均在贝加尔湖一带形成横槽,横槽北侧的东北气流引导极地冷空气加强,形成异常强的冷高压和冷中心,是造成两次强降温的主要原因.3)第一次冷空气为偏北路径,后一过程为典型的中路路径.4)过程中大风与强的正变压、强冷空气下沉运动引起的动量下传及其到地面时的强度和落区存在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