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8篇
  免费   836篇
  国内免费   1219篇
测绘学   397篇
大气科学   1002篇
地球物理   966篇
地质学   2181篇
海洋学   534篇
天文学   91篇
综合类   377篇
自然地理   665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269篇
  2020年   237篇
  2019年   260篇
  2018年   285篇
  2017年   249篇
  2016年   272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隧道地震波场,采用波场快照与时间记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空洞对隧道地震波场传播的影响,并对含空洞模型的时间记录进行处理,得到数值模型的速度云图和反射层位图。经数据处理表明,采用TSPwin设定默认值处理得到的速度云图与模型设定的空洞位置比较一致,在提取反射层位图上,空洞反射层呈现条带状特征,需要结合速度云图来确定空洞位置,且P波预报的准确性相对较高。对TSP系统的抗噪性进行研究,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抗噪性能。最后通过对工程实例的处理,验证了数值模拟所得的结论。  相似文献   
872.
李曈  王文  蔡晓军 《气象科学》2017,37(4):505-513
利用改进的CIn指数,结合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逐候分析2013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干旱演变过程和高温异常成因。结果表明:改进后的CIn指数能够准确识别此次干旱过程,整体持续时间近一个月。旱情从7月第4候湖南南部开始,8月第3候干旱程度最强,特旱中心位于湖南省中东部,浙江省为高温中心,8月第4候旱情得到缓解。在干旱成因上,极涡位置异常偏西,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冷空气偏弱,南亚高压东伸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明显;鄂霍次克海至菲律宾一带呈较强的EAP遥相关型,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位势高度的正异常加强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中心强度并使其位置偏西;乌拉尔山地区的阻塞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相对峙,有利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长期稳定地控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同时欧亚大陆与西太平洋海陆温差增大,东亚夏季风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长江中下游地区下沉气流强盛,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南亚高压共同作用下,造成持续的高温干旱过程。  相似文献   
873.
1 INTRODUCTION As shown by much domestic and overseas study, the GPS technique can be used as a novel, efficient means in the measurement of water vapor. It increases the density of existing sounding sites both temporally and spatially and is useful in the remote sensing of regional and global content of water vapor[1]. The principle with which the GPS works in water vapor remote sensing is as follows[2]. While they are travelling to the receivers, GPS satellite signals are delayed in …  相似文献   
874.
中山站至DomeA冰川学考察断面是国际ITASE计划的核心断面之一。首次利用GIS开展了该断面的数据处理与信息提取 ,采样点的布设与管理。介绍了ADD数字地图拼接与裁剪 ,野外数据和BEDMAP数据地理坐标投影变换的方法。利用ArcView内插等高线方法对GPS导航仪高程数据进行了校正。沿考察路线提取了BEDMAP的冰下基岩高程和冰厚度数据 ,以及冰盖表面的坡度与坡向数据。指出应进一步开展该断面以及兰伯特冰川盆地GIS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875.
无锡城市制造业企业区位调整与苏南模式重组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袁丰  魏也华  陈雯  郭垚 《地理科学》2012,(4):401-408
苏南地域广阔,区域和城市发展路径多样。较多研究关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和省级开发区发展带来的苏南模式创新,但是城市化对苏南模式重组影响同样值得关注。基于企业数据的空间分析以及企业访谈和问卷调查资料,从制造业企业进入和退出的角度,考察无锡市南长区在从乡镇企业典型发育地区(郊区)转变为城区过程中的产业升级和空间格局调整过程。研究表明:南长区制造业经历了产权重组、结构重组和空间重组三个过程,呈现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空间上高度集中等城市化特征。政府表现出明显的"企业化"倾向,与传统苏南模式中直接介入企业经营不同,地方政府通过规划调控以及开发区建设、税收等金融刺激政策和措施影响企业区位行为,从而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空间再集聚。  相似文献   
876.
我国土壤中铜的污染现状与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铜是动植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但过量的铜会严重影响动植物的生长。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土壤铜污染已成为重要的土壤环境污染问题之一。土壤铜污染不仅降低土壤环境质量,而且影响植物、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等的平衡稳定发展,并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文中综述现阶段我国土壤铜污染的来源、污染现状,分析了土壤铜污染的特点及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危害,介绍土壤铜污染的预防方法,分析并总结目前用于治理土壤铜污染的修复技术原理、适用性及其国内外研究与发展动态,进一步提出未来我国土壤铜污染修复技术有待深入研究的相关问题,以期为我国土壤铜污染的研究和修复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7.
李驰  潘文  杜远生 《古地理学报》2018,20(5):869-876
黔东铜仁地区寒武系清虚洞组和娄山关组中分布有多处热液白云岩,其形态包括块状、透镜状、角砾状等。通过露头及薄片观察、流体包裹体温度测定、稀土元素和锶同位素分析,笔者探讨了研究区不同类型热液白云岩的形成机制、热液性质与来源及其与铅锌成矿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 (1)热液白云岩由中粗晶-巨晶鞍状白云石组成,形成温度为96~223 ℃,平均为155.86 ℃;盐度为8.28~16.15 wt% NaCl,平均为12.30wt% NaCl;具有轻稀土富集和Ce负异常特征,LREE/HREE为16.51,δCe为0.79, 87Sr/86Sr为0.708662。(2)块状和透镜状热液白云岩形成于交代作用较完全的环境,角砾状热液白云岩可能形成于水力破裂作用;白云石化流体可能来自包括震旦系碳酸盐岩在内的下伏地层,断层和裂缝为其运移通道。(3)白云石化流体与区域铅锌成矿流体温度、盐度和地球化学特征相近,来源相同或相似;热液白云岩中含有少量成矿物质,应形成于铅锌主成矿期前后。  相似文献   
878.
本文通过对中国沿海25个观测站水位资料的分析,初步探讨了中国沿海1980-2012年增减水的变化特征及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国沿海增减水的季节变化特征明显,相邻站由于受到的气象状况相同,其沿海增减水变化的过程相近,但是变化幅度存在较大差异。从空间分布看,沿海增减水的变化幅度呈现中间大南北小的区域特征,自长江口至广东沿海,增减水的年变化幅度最大,年变幅平均为5.0~7.5 cm;南海周边及北部湾沿海,增减水的年变化幅度次之,年变幅平均为4.0~5.5 cm;自渤海至黄海沿海,增减水的年变化幅度较小,年变幅平均为3.3~3.5 cm。(2)从时间变化看,1980-2012年中国沿海年平均增减水长期基本没有趋势性变化,但明显存在2至5年的周期性变化信号,该信号的震荡幅度为0.1 cm。经过高频滤波后,对沿海月平均增减水序列与Niño3.4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为-0.5,该相关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中国沿海的增减水变化与ENSO事件呈现负相关关系。(3)中国沿海增减水的长期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均与海平面变化不同。1980-2012年,中国沿海海平面的上升速率为2.9 mm/a,而增减水长期基本无趋势性变化;另外,其季节变化与海平面的季节变化从时间和区域上均不存在一致性。(4)但是,短期海平面的变化与增减水有关,并且增减水对短期海平面的贡献根据其具体情况而定,增水幅度大且持续时间长的过程对短期海平面有抬升作用,其贡献率最大可达65%;反之,减水幅度大且持续时间长的过程则对短期海平面有降低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9.
Iron (Fe) is an essential nutrient for plants but toxic at high concentrations. We subjected seedlings and young plants of eelgrass Zostera marina to different seawater iron concentrations (500, 600, 700, 800, 1,000 and 1,500 μg/L) for 30 days under controlled laboratory conditions. Natural seawater without added iron (500 μg/L) was used as reference seawater. No sediments were provided to avoid iron scavenging by particle surfaces in the sediment. We measured plant response in terms of survivorship, morphology, growth rate and productivity. Survival analysis combined with morphological, dynamic and productive assessment suggested that the optimum seawater iron concentr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Z. marina seedlings and young plants is 700 μg/L. The no observed effect concentration, lowest observed effect concentration, lethal concentration that caused an increase in mortality to 10% of that of the control, and the effect concentration that caused a decrease in growth to 10% of that of the control values of young pla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seedlings, implying an increased sensitivity to high Fe concentrations (>1,000 μg/L). This study further develop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ysiological ecology of the early life stages of Z. marina and provides data that could prove helpful in the development of successful eelgrass restoration and conservation.  相似文献   
880.
中国海岛旅游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资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海岛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海岛旅游发展必须兼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文章提出了树立海岛旅游发展中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强海岛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合理规划海岛生态旅游发展、加强海岛生态环境整治修复、推进适用海岛的污染物处理设施的研发和应用等保护和改善旅游海岛生态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