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68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142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21.
On 9 October 2007, long-horizontal-wavelength gravity waves were observed for the first time to steepen and form mesospheric bores at the altitude of ~87 km, by an all-sky OH imager located at Fort Collins (41°N, 105°W), Colorado. The collocated sodium lidar simultaneously observed the presence of a temperature inversion layer as the ducting region. One mesospheric bore uniquely later evolved into a large-amplitude soliton-like perturbation. When the gravity wave and the associated soliton-like perturbation passed through the lidar beams, the lidar detected strong vertical disturbance at 90 km, indicating convective instability. A large cold front system recorded several hours before in the troposphere was aligned to phase fronts of these large gravity waves. For all of the 7 mesospheric bores observed over a 5 year period, we found a similar alignment with a cold front 1000–1500 km away as the likely source of these large-scale gravity waves.  相似文献   
122.
Based on 5 years of OH imager data between September 2003 and September 2008 over Yucca Ridge Field Station, CO (40.7ºN, 104.9ºW), we presented the variation of gravity wave (GW) occurrence frequency and propagation direction in the upper mesosphere. In summer the GW occurrence frequency was extremely high at above 95% compared to other seasons (around 85%). The GW propagation direction showed a strong northward (poleward) preference in summer and a southward (equatorward) preference in winter. This could be possibly due to ducting of waves in the mesopause thermal structure and wave generation by the strong deep convection located at south side in summer and possible storms located at north side in winter. Westward traveling waves were rare, but eastward were frequent. In addition to seasonal variability, significant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was also observed.  相似文献   
123.
利用激光点云数据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校园内具有典型地物的长方形区域为试验对象,依据仪器功能与测区情况介绍了获取点云数据的技术方案与实施过程,以及点云数据的预处理方法,详细阐述了大比例尺地形图制作方法,并与全站仪测图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激光点云数据制作大比例尺地形图技术方法可行,精度能够满足要求,但要做到广泛应用,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24.
125.
重点介绍了NaC l溶液的电容随着溶液矿化度、测量极板之间的距离以及测量频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直接测量电容的情况下,NaC l溶液的电容随着极板距离的增加按负平方关系减小;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按平方关系增加;随着频率的增加按负幂指数规律减小。通过和NaC l溶液电阻的对比发现,同样的条件下,电容的变化率比电阻明显,这将有助于地层流体的识别,尤其是目前大量存在的水淹油气层、低阻油气层和薄油层。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第二介电常数的概念,第二介电常数不同于传统介电常数的关键之处在于:第二介电常数是直接测量介质的介电特性,而不是将其置于极板之间进行测量。还指出,在进行交流电测井时,地层的电容信号也同样能反映出地层及其孔隙流体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容率法测井的想法,即在测量地层电阻率的同时,还要进行电容率的测量,来反映地层及其孔隙流体电容率的信息。此外,还提出了两电极法进行地面电容率勘探的设想,这种方法不仅能够用于找油找气,还可以探测金属矿藏。  相似文献   
126.
华北克拉通西北缘中元古代火山岩特征与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华北克拉通西北缘中元古代火山岩分布在狼山和渣尔泰山地区,并产在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中,主要属正常岩石系列的基性岩石。其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套火山岩为低钾—中钾玄武岩,并与大洋拉斑玄武岩类似。反映了中元古代火山活动是发生在狼山—渣尔泰山南、北两支裂陷槽发育的强烈裂陷阶段。岩石、矿石和矿物的稳定同位素、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揭示,本区大型—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的形成与中元古代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7.
佘诗刚 《岩土力学》1988,9(3):22-22
<正> 由湖北省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省土建学会土工基础、工程勘察委员会和武汉水利电力学院联合主办的湖北省首届土工合成物应用交流会于1988年5月5日-7日在武汉水院召开。省内外参加会议的代表共113人。我所袁建新所长、郭见杨副所长分别主持会议,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128.
水体叶绿素含量的遥感定量模型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利用1992年7月25日陆地卫星TM数据与该日同步湖面多点观测资料,对太湖北部水体叶绿素含量与不同波段遥感值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TM3与Chl-a含量有负幂次关系,TM4,TM7则分别与Chl-a含量有较好的正、负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9.
九寨沟7.0级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具有高位滑坡远程灾害的特点,传统地质灾害排查手段无法有效解决隐患的早期识别问题。本文采用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快速获取九寨沟地震核心景区的激光点云数据。通过构建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建立三维地质灾害解译场景,利用数字地形分析、地形形态学分析和计算机图像识别等技术,综合开展九寨沟高位远程区域内隐蔽性强、随机性大的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与分析。应用实践表明,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可以提高九寨沟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隐患的早期识别能力,对进一步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0.
青海格尔木驼路沟喷流沉积型钴(金)矿床的黄铁矿Re-Os定年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青海驼路沟矿床是新近发现的中国西北首例独立大型喷流沉积型钴(金)矿床,赋矿岩石为富钠的热水沉积岩——石英钠长石岩。利用Re-Os同位素体系(ICP-MS方法)对不同类型矿石中的7件黄铁矿样品进行了定年,结果表明尽管它们的Re(0.122×10-9~8.988×10-9)和Os(0.00313×10-9~0.05366×10-9)的含量很低,但在两种相关图解上分别得到432±23Ma和442±17Ma较好等时线年龄。该Re-Os定年结果不仅进一步厘定区域纳赤台群地层的主体时代为早古生代,而且为确定东昆仑造山带晚奥陶世板块裂解及成矿作用提供了新的重要证据,对深入认识区域成矿规律和探讨地质构造演化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