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2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77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114篇
地球物理   534篇
地质学   424篇
海洋学   157篇
天文学   78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7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4篇
  1937年   5篇
  1935年   5篇
  1934年   4篇
  192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Payment scheme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face serious budget constraints in Mexico. Payments are equally distributed among forest owners, and the governmental agencies that make payments to beneficiaries do not evaluate the amount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produced by forested areas. This lack of evaluation could lead to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deficiencies that restrict the possible benefits of such programmes. In general, these programmes do not achieve their conservation objectives, and local beneficiaries are not involved in the design or application of these programmes. Similarly, the Payments for Hydrological Environmental Services (PHES) programme of the State of Mexico, Mexico, makes equal payments to beneficiaries of forested areas considering tree density.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work was to create a methodology for determining differentiated payments schemes for hydrological environmental services, prioritising areas that contribute the most to groundwater recharge and promote the participation of society. In the Nevado de Toluca Natural Protected Area, the environmental criteria of forest type, tree density and aquifer overexploitation as well as social participation were considered in a multi-criteria analysis implemented in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 methodology was developed to determine differentiated payments based on specific forest characteristics that influence the potential capacity of forests to recharge groundwater reserves in addition to the level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In particular, social participation is key as it could ensure the viability of PHES programmes as conservation alternatives in forested areas with high groundwater recharge potential.  相似文献   
62.
T.  M.  Hill  J.  P.  Kennett  D.  L.  Valentine  庄畅 《海洋地质》2010,(1):14-23
俄勒冈州外海水合物脊现代甲烷渗漏区的发现,为研究甲烷对活体有孔虫生态和地球化学方面的影响提供了机会。2002年在水合物脊南部高点获取一批岩心。样品经保存和染色后用来测定Uvigerina peregrina、Cibicidoidesmckannai和Globobuliminaauriculata3个底栖有孔虫属种的活体(经染色)和死体的碳同位素(δ13C)组成。有孔虫样经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检查,未发现有成岩作用或自生碳酸盐沉淀作用的迹象。渗漏区活底栖有孔虫单体记录的乎δ13C值在-0.4%--21.2%0之间,说明受高浓度甲烷碳同位素的影响。渗漏区底栖有孔虫护C平均值(由单体样品计算)范围在-1.28%--5.64%0之间,而背景区(没有甲烷渗漏)的介于-0.81%--0.85%之间。为了解环境因素对底栖有孔虫δ13C值的影响,对细菌席和蛤床两种截然不同的甲烷渗漏环境的底栖有孔虫进行研究。细菌席区的有孔虫单体比蛤床区的具有更负的δ13C值。我们解释这种差异是食物来源或共生细菌对底栖有孔虫δ13C值影响的结果,通过溶解无机碳(DIC)作用于底栖有孔虫,使其δ13C值负偏移。对比活体和死体底栖有孔虫的δ13C值,并未发现统计上的差异。这说明自生碳酸盐沉淀作用未在观测到的同位素组成中起主导作用。然而,少量极度亏损δ13C(〈-12%)的死体底栖有孔虫确实显示了自生碳酸盐岩沉积对有孔虫δ13C值影响的潜在证据。  相似文献   
63.
热液活动,特别是高温流体释放,通常与轴部存在岩浆房(AMC)有关,然而这种关系尚未得到系统的验证。通过对6个区域性较长(长度在170—560km之间)的洋脊段进行连续的AMC以及热液羽流调查,就有可能定量比较热液活动的分布、强度与AMC范围、深度以及在部分站位岩浆熔融程度之间的关系。这六个区域性洋脊的扩张速率在55—145mm/a之间,共包含20个次级的洋脊段。在洋脊段尺度上(除去受到热点影响的加勒帕戈斯扩张中心),热液羽流的发生率随着AMC的发生率(AMCr,r^2=0.64)增加而线性增加。对所研究的6个区域性洋脊段而言,热液羽流的发生率随着AMC的深度减小而增加(AMCZ,r^2=0.66)。在次级洋脊段尺度上,热液羽流的发生率与AMCr(r^2=0.12)以及AMCz(r^2=0.25)相关性很差。最后在亚段尺度上,或者在局部尺度上(0.75km长的区间内),热液羽流的强度随着AMCz的变浅而增强(r^2=0.85)。羽流强度越强的区间也就越接近它们的海底来源,其中68±13%直接位于AMC之上。这种分布与现在已知的40个高温喷口场中至少有37个位于AMC之上的分布相似。现在的数据能够允许我们验证AMC与热液活动相互之间关系的假设。尽管现存的数据很少,不支持如下假设:熔融富集的岩浆透镜体优先发育强烈的、持续周期长的热液喷发。同时,在任何洋脊段也未能为如下提议找到证据:在段尺度上,热液冷却的增加可以在局部亚段上降低AMCz。在慢速洋脊,岩浆房存在的证据相当稀少,然而这些数据却与那些具有更快扩张速率洋脊的数据相一致。对所有扩张速率洋脊的观察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高温热液场均与岩浆或者推断的岩浆有关;而“热岩”或者非岩浆热源不足以引起高温热液喷发。  相似文献   
64.
位于中非东部的Kibaran带被解释为大约在1400~950Ma期间发育的碰撞带。碰撞带演化不同阶段的岩浆特征解释如下: 1.大陆裂谷作用阶段(>1400Ma),在东部扎伊尔下Kibaran单元,角闪岩与大陆拉斑玄武岩质的和碱性同源的麻粒岩互层为特征(Shaba,未公布资料;Kivu,参考资料1)。  相似文献   
65.
引言澳大利亚东北部芒特艾萨的铜和银-铅-锌矿体,在沉积岩容矿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中占据着特殊位置,它们都产在相同的建造(乌尔库哈特页岩)中,但它们之间有一定空间间隔,具有不同的容矿岩的特征。铅-锌矿体呈雁行排列在白云质页岩中,由层状方铅矿和闪锌矿层组成、Neudert(1983、84)根据沉积学分析认为,方铅矿和闪锌矿是在沉积地层中定位的,而不是沉积在沉积物-水界面上。为确定与变形历史有关的银-铅-锌矿体矿化时间,尚需进行详  相似文献   
66.
67.
68.
四、主要业务活动在第2.1节中我已谈到了气象局观测资料的收集、全球通信、制作全球范围预报的计算机模式等方面的主要业务活动。在这一部分我将谈谈这些活动的各个组成部分。1.观测和仪器设备不仅全球模式需要全球资料,而且有限区域预报模式的边界条件的建立也需要(如英国区域内)。因此,全球资料的收集和交换系统对于任何预报的成功与否是至关重要的。有必  相似文献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