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348篇
  免费   30193篇
  国内免费   53013篇
测绘学   13013篇
大气科学   26195篇
地球物理   20995篇
地质学   65050篇
海洋学   23341篇
天文学   1649篇
综合类   8421篇
自然地理   10890篇
  2024年   511篇
  2023年   1601篇
  2022年   4014篇
  2021年   4908篇
  2020年   4940篇
  2019年   7691篇
  2018年   7657篇
  2017年   7307篇
  2016年   7203篇
  2015年   7634篇
  2014年   7170篇
  2013年   8528篇
  2012年   8917篇
  2011年   8961篇
  2010年   8874篇
  2009年   8027篇
  2008年   7635篇
  2007年   7378篇
  2006年   6743篇
  2005年   5907篇
  2004年   5235篇
  2003年   4133篇
  2002年   3968篇
  2001年   3607篇
  2000年   3028篇
  1999年   2219篇
  1998年   1896篇
  1997年   1932篇
  1996年   1508篇
  1995年   1424篇
  1994年   1245篇
  1993年   1227篇
  1992年   1073篇
  1991年   771篇
  1990年   762篇
  1989年   614篇
  1988年   519篇
  1987年   400篇
  1986年   332篇
  1985年   258篇
  1984年   300篇
  1983年   175篇
  1982年   216篇
  1981年   157篇
  1980年   114篇
  1979年   134篇
  1978年   64篇
  1977年   57篇
  1976年   46篇
  1971年   5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王连备 《测绘工程》2009,18(5):51-54
针对遥感影像共享服务的应用需求,提出基于中间件技术的影像数据共享方法;设计基于中间件技术的影像数据服务模式。通过实验实现支持多用户并发访问的服务原型,验证基于中间件技术的影像数据服务方法的可行性并给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2.
以地理信息网络服务的安全策略为研究对象,根据我国空间数据生产到应用整个流程保密管理规定,研究地理空间数据在存储、分发、传输、表现以及与其他系统集成应用阶段上的安全策略,解决地理空间数据共享与空间数据安全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3.
济宁市嘉祥县石灰岩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嘉祥县石灰岩矿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评价体系,其中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为2个评价指标,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评价分为2种要素3个指标,同时将矿山恢复治理难易程度也作为一个评价因子。评价过程中对各指标危害性大、中、小程度均单独赋值,然后将各指标的分值进行叠加,确定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等级,将概划出的13个评价单元分为极差、差、一般3个区。提出了强化矿山管理、植树造林、科学避让、修建拦水坝等保护与治理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4.
样品在分解过程中 ,亚铁易被空气部分氧化 ,致使测试结果偏低 ,采用在HF H2 SO4溶矿过程中加入邻菲卟罗啉 ,与亚铁形成络合物 ,对保护亚铁具有较好的效果。拟定了在塑料坩埚中加邻菲卟罗啉、H2 SO4及HF ,中高温电热板溶矿 ,容量法测定样品中的亚铁 ,方法精密度为 0 .2 3% ,样品加标准回收率 98.8%~ 10 1.9%。此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5.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GIS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this paper brough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GoGIS,namely Cooperative GIS ,CoGIS is GIS facing group-users and supporting human-human interaction,which makes it differ from the former GISs,Then,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neral Computer Spport Cooperative Work (CSCW)applications and the complexity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were analyzed,and the conclusion the CoGIS was not a simple GIS layer on CSCW was reached,Further,this paper gaver the hierarchical architecture of CoGIS,and analyzed the coperative platform in detail from the following:1)basic elements;2) collaboration patterns;3) cooperation control mechanism;4) synchronization mechanism;5) security and 6) group communication and so on.With those,the problems about GIS applications are discussed,such as 1)distributed multi-source GIS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sharing platform;2)the fusion and visualization of GIS information;3)virtual reality cooperative modeling;4) dymamic simulation;5)expert system and 6) decision-making.Finally,this paper analyzed CoGIS application mode in brief.  相似文献   
136.
GNSS地面测试环境中关于影响站址选择因素的考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卫星导航产品在投入正式运行之前需要在地面上对其进行测试和校准,因此需要在地面建立模拟天上GPS卫星星座的测试环境,并通过修建伪卫星发射塔来发射类GPS卫星信号。测试环境中关于伪卫星发射塔站址选择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硬件建设环节,它直接影响了系统的运行性能,本文通过对五个影响站址选择的因素进行论述,详细地说明了它们各自的影响特征,给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7.
通过海阳市城区D级GPS控制网的布设,探讨了GPS控制网的布网方法和要求,阐述了GPS外业观测的质量控制措施,基线处理方法及其精度检验,讨论了已知控制点的选用方法,以及平差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38.
在GPS数据处理中 ,存在着误差影响、影响波的干扰、周跳和数据量大等问题。误差影响和影响波的干扰实质是在接收卫星信号时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 ;周跳是由于卫星信号的失锁而造成信号的不连续 ;数据量大是因为GPS观测需要采样间隔小又连续观测所致。由于小波理论具有时频分析、波形分解、特征提取和快速小波变换等特性 ,应用小波变换和波形分解可以解决误差影响和影响波的干扰的问题 ;应用特征提取可以解决周跳检测问题 ;应用快速小波变换可进行数据压缩  相似文献   
139.
昆仑山8.1级地震前中国大陆的构造应变背景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利用“网络工程”1998~2001年累积的1181个测站的GPS重复观测资料,采用双三次样条函数模型建立中国大陆水平运动模型速度场,用大地坐标在椭球面上计算各类应变场,详细分析了2001年昆仑山8.1级地震前中国大陆水平构造应变场空间分布特征。各类构造应变场的最高值都出现在喜马拉雅构造带与昆仑山地块内(地震断裂带南侧),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次之。分析表明,昆仑山8.1级地震正好发生在张性面膨胀应变率的高值区,第一、第二和最大剪应变率高值区边缘的突变区和最大、最小主应变率的高值区。  相似文献   
140.
A synthesis of Holocene pollen records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 shows the history of vegetation and climatic changes during the Holocene. Palynological evidences from 24 cores/sections have been compiled and show that the vegetation shifted from subalpine/alpine conifer forest to subalpine/alpine evergreen sclerophyllous forest in the southeastern part of the plateau; from alpine steppe to alpine desert in the central, western and northern part; and from alpine meadow to alpine steppe in the eastern and southern plateau regions during the Holocene. These records show that increases in precipitation began about 9 ka from the southeast, and a wide ranging level of increased humidity developed over the entire of the plateau around 8-7 ka, followed by aridity from 6 ka and a continuous drying over the plateau after 4-3 ka. The changes in Holocene climates of the plateau can be interpreted qualitatively as a response to orbital forcing and its secondary effects on the Indian Monsoon which expanded northwar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