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4篇
  免费   288篇
  国内免费   446篇
测绘学   271篇
大气科学   93篇
地球物理   207篇
地质学   858篇
海洋学   193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89篇
自然地理   19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方案的正交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出用"教师的讲授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生的知识基础"作为三个因素的3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法,筛选出<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的最佳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22.
利用Doris软件对伊朗Bam地震ENVISAT图像进行处理,得到InSAR差分干涉图并对InSAR差分干涉图进行了相位解缠;然后用几种边缘检测算法对解缠后的差分图进行边缘检测以提取地面断裂带的位置,最后对这几种边缘检测算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3.
基于GDI+的GML可视化模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基于GML地理数据的可视化模型设计方法。利用文档对象模型(DOM)对GML进行解析,以及通过对GD I+自身特性的分析,展示了在.NET环境下采用GD I+类库进行可视化模型设计的优良特性,为实现GML数据可视化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24.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成像过程中会出现斑点噪声,一般用多视处理减少图像的斑点噪声,这对合成孔径雷达船只探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对不同视数SAR图像的等效视数、空间分辨率和船只海面对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多视处理增加了等效视数,改善了图像质量,更有利于船只探测;但另一方面,多视处理又降低了图像空间分辨率和船只海面对比度,对船只探测产生不利影响.最后本文选取了窗口滤波法和K分布法两种典型的SAR船只探测方法对多视处理的SIR-C SAR图像进行了船只探测试验,得到了最适合船只探测的多视处理的视数.  相似文献   
25.
"5·12" 汶川大地震极重灾区地震堰塞湖应急遥感调查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在空军、总参等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快速获取了北川、汶川等极重灾区的航空遥感资料.本文介绍了以航空遥感资料为主,结合北京1号小卫星、CBERS-02B等卫星数据快速调查地震堰塞湖的成果.  相似文献   
26.
在GPS控制测量中,环检验是个不可或缺的步骤,其目的在于及时发现粗差,控制整网的精度。本文通过设计一个环检验程序,从算法角度讨论了手工检验和自动检验的具体实现,并详细介绍了针对复杂网形控制网构环算法的优化,保证了程序的可靠性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27.
The Central Asia Orogenic Belt is the world's largest Phanerozoic accretionary orogen. The Altai orogen was key to understand the orogeny. Voluminous intrusions occur in the Chinese Altai orogen.  相似文献   
28.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盒8气藏为弹性驱动的河流相低效气藏,储层非均质性强,在开发中普遍见水。根据试采情况将气藏储层分为气层、水层、气水层三类,开展气、水层的测井识别研究。以区内26口井50个射孔层段各层的试油结果作为依据,选出了700个样本点作为判识建模的标本,以声波时差和中子孔隙度等8个原始测井值作为判识变量组合,采用模糊判别分析,建立了各层的判识模型。回判结果表明,模型对气层精度达到97%,水层为89%,气水层为94%。利用未参加建模的出水井射孔段对模型进行验证,判识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模型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29.
在羌塘西部的三岔口一带泥盆系拉竹龙组中发现规模较大的生物礁——台地前缘礁。下层礁体厚7.28m,上层礁体厚40.98m。两个礁体均为叠置礁,礁体由礁基、礁核、礁顶组成。剖面显示发育有礁前垮塌角砾、礁格架、礁间及礁后环境。泥盆纪生物礁的发现为羌塘盆地寻找油气资源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0.
从地上、地下有机物质生产对湿地碳输入的贡献,湿地土壤碳库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对湿地土壤碳库和碳排放的影响,甲烷排放和可溶性有机碳输出以及影响因子,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动态模型4个方面对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分析,提出了我国亚热带区域天然湿地碳循环研究的主要热点和方向:⑴沿海湿地碳库估算及土地利用转化对土壤碳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⑵酸沉降对于我国东南沿海低纬度地区湿地甲烷排放的影响;⑶沿海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动态模型的应用与开发;⑷湿地系统可溶性有机碳的输出机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