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20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72篇
地球物理   268篇
地质学   341篇
海洋学   72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3篇
  1937年   3篇
  1935年   2篇
  1931年   2篇
  192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提出了岩石破裂的两阶段模型。在第一阶段,裂纹或局部的破坏是互不相关的,与以前含裂纹的负载相应,在岩石内随机萌生。随着岩石中损伤的累积,大丛集的空间上密集的裂纹和局部破坏区发育的可能性逐渐增大。在裂纹群扩展到足以形成更大一级破坏(第二阶段)岩石裂纹的地方先出现临界破坏密度。通过统计分析可知,空间上邻近的裂纹群内出现裂纹相互作用和协同裂纹时,裂纹群的最初发育是以业已存在的裂纹群中的随机变量为基础进行预测的。这样,模型中不稳定的第二阶段的开始可从随机的、不相关的破裂的产生中计算出来。本文提出的模型综合了固体强度的动力学概念(时间相关)岩石的分散等级结构及导致破裂增加的裂纹群。该模型的优点是对于包括地震过程在内的大范围尺度级别的破裂过程它都是正确的。引入了裂纹等级(裂纹大小)概念,提出了裂纹集结作用和破裂过程从一个级别向另一个级别的转变。  相似文献   
62.
海水的氯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基于Cs2 Cl+离子的正热电离质谱法测定了海水中的氯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海水的3 7 Cl 3 5Cl值基本上是均一的 ,平均值为 0 .3190 93,变化范围为 0 .318782~ 0 .3192 2 1。相对于某一标准海水的表面海水的δ3 7Cl值与包括海水温度、盐度、经纬度在内的所有因素基本无关。但不同深度的海水的δ3 7Cl值随深度而降低 ;δ3 7Cl值也显然与大陆注入水和区域有关。  相似文献   
63.
The Momentum Turbulent Counter-Gradient Transport in Jet-like Flow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Ⅰ. INTRODUCTIONIt is very well known from the observations that some atmospheric motions are accompanied by jets in the boundary layer, for example, breezes and circulations in the mountain valleys (Gutman, 1969); nocturnal increasing of wind (Byzova et al., 1989); cross-equatorial flow during the summer Indian monsoon (Das, 1986) and others. One of the important questions concerning a mathematical modelling of such motions is the problem of the turbulent closure of the equations set which describes the jet dynamics. It is still popular to use for the momentum turbulent flow (u'w') a closure, bas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K-theory on the Boussinesq hypothesis  相似文献   
64.
中元古代与新元古代期间平均组分变化的主要趋势是在对采自乌拉尔,西伯利亚地台及其褶皱带的里菲期、文德期及早寒武世碳酸盐岩1277个样品的化学分析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下里菲统到上里菲统,白云石/石灰石的比例递减,并且在文德统中重新升  相似文献   
65.
本文建立了造山阶段变质作用和重熔作用过程热方式研究的二维模式,该模式为:(1)基性/超基性岩浆在大陆地壳中的侵入;(2)流体通过一垂直渗透带的流动;(3)结合前文的合成流体—岩浆模式。问题的解决是利用计算机通过有限差分法完成的,从有关6km厚的似板状侵入体的第一个模式中,可以得出重熔带的宽度在顶岩石中达1km,在底部岩石中达2.5km。在侵入体上部变质带的总厚度能达到5~6km,其中包括重熔的岩石,在地壳内不规则高温的总持续时间为6~9Ma。对于流体的初始温度为700℃、流动  相似文献   
66.
柯克切塔夫地块中的超高压变质岩石有两个产地,二者相距15km。超高压变质岩石以石榴黑云片麻岩和片岩、辉石碳酸盐岩及石榴辉石岩为代表。锆石中可含有微粒金刚石(5~20μ)和柯石英包体,而石榴石中仅含金刚石。作为石榴石包体的金刚石常与云母片和金红石颗粒共生,多为八面体、立方八面体、立方体和多晶集合体。石榴石和锆石中也含有单斜辉石、蓝晶石、金红石和石榴石包体。  相似文献   
67.
矿源和成矿次序可以通过分析矿床的组构、矿物和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在前苏联和芬兰,对前寒武到中生代的Cu-Ni矿床中的硫化物及硫化物-硅酸盐矿物组合都进行过研究。这些矿物组合代表岩浆结晶作用、岩浆期后流体中沉积作用、岩浆退变中和不同级别区域变质中变质重结晶作用的不同阶段。这一研究强调了贵金属矿物作为成矿过程标志的作用。矿源主要在地幔,这些元素在地壳中重新分布,并且在有些情况下,地幔产生的岩  相似文献   
68.
This paper explores alternative understandings and experiences of migration under neoliberalism in Ecuador. Through the case study, the study examines migrants' multiple motivations for mobility and their ambivalence toward the process. Insights from the transnational migration literature were drawn in order to think through the implications of an increasingly contradictory context of economic modernization and its impact upon the sense of possibilities and belonging of migrants.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urban-destined migrants in Ecuador were drawn to argue that mobility produces ambivalent development subjects. This argument is developed in three sections. First, the paper centers on the epistem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elevance of migrant narratives in extending theorizations of migration. Secon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migrants to Quito are drawn to explore migrants' sense of belonging and regional affiliation, identity formation through migration, and experiences of alienation and disruption in their lives. Lastly, this paper concludes with a retheorization of the role of migration places in the migrant identity 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69.
斯林格兰姆法和突拉姆法一样,都属于低频电磁感应法,不过斯林格兰姆法采用偶极的发射线框,是一种动源的感应法,在苏联称作偶极剖面感应法.目前所用的标准仪器有瑞典的探矿枪、电磁枪、有加拿大的SE-600电磁水平(垂直)线框探矿仪.仪器的结构都相同,只是仪器的电子线路和工作频率有少许差别.仪器包括两只轻便的线框.一只是发射线框,另一只是接收线框.两只线框按不同方式排列,构成各种不同的线框系统.其中最常用的是共面的水平线框系统,即两线框相隔一定距离平行地面在同一水平内安放,在此情况下发射线框建立的一次场垂直地.面地下导电矿体中产生的涡流在空间形成二次场.此二次场的垂直分量可以分解成一个与一次场相位相同的分量(即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