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20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72篇
地球物理   268篇
地质学   341篇
海洋学   72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3篇
  1937年   3篇
  1935年   2篇
  1931年   2篇
  192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31.
在阿尔丹-斯坦洛沃依地盾的西伯利亚地台西南部地区划分出四个金矿带:(1)Ket-Kep带(主要由矽卡岩型、石英脉和网脉型、碳酸岩中的伊利石-褐铁矿型以及伊利石-绢云母交代型矿床或矿点构成);(2)Ulkan带(伊利石-云母交代和石英脉型);(3)Dzhugdzhur带(石英脉型和矽卡岩型);(4)Dzhugdyr带(石英-硫化物脉型)。含矿矽卡岩成矿时代为中生代,而与石英和石英-硫化物脉型有关的矿化形成于晚元古代、古生代和中生代。大多数中生代的金矿化都与岩浆作用有关。含金岩石的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成矿过程主要发生在Dzhugdzhur带的矽卡岩(500-715℃)和Ket-Kep带的热液交代型岩石(510-530℃)中,这些矿石的矿物流体包裹体中的水溶液盐度高达40%NaCl当量,其子矿物主要为Na,K,Ca的氯化物,并以存在CO2为特征。Ket-Kep带内高温(高达465℃)和中温条件形成的石英脉和网脉中的流体包裹体盐度达32%NaCl当量,包裹体中有时含低密度的CO2。Dzhugdzhur带中的含金石英脉形成于225-230℃,为低盐度成矿溶液(1%-2%NaCl当量)。Dzhugdyr带中含金石英-硫化物脉的成矿温度为260-390℃,成矿溶液为低盐度(1.5%-7.5%NaCl当量)KCl水溶液。Ulkan带石英脉的成矿流体中含K-Na氯化物物种,所测定的盐度值为2%-10%NaCl当量,成矿温度在220-280℃之间。  相似文献   
832.
最近几年,人们提出了利用电法来寻找油气藏的可能性。如果从不同地电断面所表征的若干油田电测井资料的研究中,可以确定平均地电参数的话中,那么,利用各种电测深资料来定量解释异常是可以实现的。由深部含油层所引起的直流视电阻率异常,取决于含油层上下岩层的电阻率,以及所采用的电极装置形式。径向偶极装置将得到最大的异常值,其次才是其他电极装置,象施芦姆贝格尔装置和温纳装置。当目的层下部的电阻率比上部低的时候,就会获得最大视电阻率异常;视电阻率的相对异常总是和含油层与上覆岩层横向电阻的比值相同。当采用径向偶极装置的时候,有限延伸的含油层并不使无限延伸含油层异常值发生明显的改变,在此情况下最小极距大约为埋藏深度的4倍。在含油层附近,埋设一个供电电极就会使异常幅值增大;最大异常出现在和深度相接近的极距上。在若干油田中,只有0.1~10%的油田能够引起典型的视电阻率异常。对于较大的油田可以探测到这些异常,而对较小的油田则必须在改善电测深方法的探测能力之后,才能探测到它的异常。  相似文献   
833.
中亚细亚矽卡岩矿床,根据其(1)构造和地质位置,(2)最主要金属以及(3)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划为六类建造。矿床类型按主要矿物划分(表1)。不同建造矽卡岩矿床地质位置的若干特征西尼村等(1957)曾在中亚细亚境内根据地质发展史、构造位置、岩浆岩性质和晚华力西期矿床等方面的不同划分了若干构造带。铁矿床分布在加里东和早海西期构造带中。某些铁矿床磁铁矿石重叠以后成绿柱石、钼、铜-金和其它矿化。一些主要的矽卡岩钨矿床和铅-锌矿床则分布在更晚期构造带中。  相似文献   
834.
"The effect of agro-climatic factors on female age at marriage [in India] is studied by carrying out areal analysis of the 1981 Census data. The study found a close association between agricultural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in an area and corresponding female age at marriage. In general, women in Himalayan regions and coastal areas have higher age at marriage than most hinterland regions. Rainfall, altitude, forest area, land availability and productivity are observ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female age at marriage. In addition, female age at marriage in rural areas is found to be more sensitive to the agro-climatic conditions. It is hypothesized that with socio-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the agricultural and climatic factors are losing their grip on female age at marriage in India."  相似文献   
835.
亚洲地区视磁化强度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等效偶极源方法对MAGSAT卫星地磁总强度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亚洲地区地壳内部的视磁化强度分布图.该分布图基本反映了中亚和东亚地区地球深部磁性结构,表明视磁化强度异常分布与地质构造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亚洲地区各地块上(哈萨克斯坦地块、塔里木地块、扬子地块、印度地块、中朝地块、青藏地块、印度支那地块和日本海地块等)都有独立的异常显示;盆地、平原和海盆为较低磁化强度区;高原和海岭为较高磁化强度区.同时,异常边界与断裂带、一些山脉和海沟相吻合.中国中部的南北构造带两侧异常差异明显:青藏高原与印度地区交界处异常梯度大,其两边覆盖着明显不同的磁化强度异常;郯庐断裂带为正负磁化强度异常分界,这条分界线还向西南方向延伸,与三江断裂带汇合.此外,在异常图上中国东南沿海的褶皱带界线明显.  相似文献   
836.
RUNOFF-ENERGY FACTORS FORMUSLE SEDIMENT-YIELD MODEL FOR SURFACE MINE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INTRODUCTIONSediment-yieldestimatesarerequiredforsurfacec0al-minepermitsunderFederalandStatelaws-Estimatesareneededfordeterminingtheimpactsofminingandreclamationduringmine0Peration,fordiversi0nandsmallimpoundmentdesigns,andforsizingsedimentpondstocontrolsedimenttransporteddownstfeam0faproposedminesite.Technologiesavailablef0rsediment-yieldestimationsincludetheUniversalSoilLossEquati0n(USLE,WischmierandSmith,l978);theWaterErosionPredictionPr0ject(WEPP,FlanaganandLivingst0n,l995),…  相似文献   
837.
在南极洲高原的冰穹C有望发现非凡的天文观测条件,受此鼓舞,许多国际小组协同努力对该地的大气条件作全面的测量.评述对冰穹C的选址现况,讨论过去、现在和计划中的选址仪器,迄今已得到的结果,以及这些结果的天文含意.  相似文献   
838.
在伟大丝绸之路复兴的新历史阶段背景下,结合全球和区域市场一体化,文章分析了城市群这一最为重要增长极形成的关键因素和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区域空间组织问题。在欧亚地缘战略中哈萨克斯坦具有横贯中西的区位优势,文章综合评估了哈萨克斯坦城市群发展的可能方向、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及其影响范围。研究表明,哈萨克斯坦当前的城市化过程具有多维特征,城市群地区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明显上升,城市的集聚形式预示着定居形式的成熟,并塑造着特有的社会经济空间,如区域核心、对外经济联系的节点、内部基础设施最重要的连接点等。城市群将扮演区域一体化的特殊平台,以城市群为基础,哈萨克斯坦将在新丝绸之路建设中恢复其重要历史地位,它将成为中亚地区贸易、交通、商业与金融、科技创新和旅游的枢纽,以及链接欧亚的桥梁。  相似文献   
839.
尽管镁铁质侵入体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得到了特别关注,但有许多科学问题迄今仍模糊不清。基于新的野外观察和理论分析,文中提出一个复杂性流体动力学模型,试图整合解释矿床地质学、矿相学和矿物学特征。假定岩浆成矿系统的行为取决于熔体和流体两个子系统的强相互作用,系统演化过程中子系统物理性质的连续改变可以导致多种非线性变化:(1)熔体子系统未发生明显结晶作用之前,含矿流体弥漫式透过熔体向上迁移,产生具有隐性火成层理的致矿侵入体和浸染状整合矿体。在这种条件下,高速运动的含矿流体可以导致岩浆侵入体全岩矿化;较低速上升的含矿流体也可以导致强烈的岩浆分异作用,但岩浆侵入体的边缘部分将没有成矿金属的富集。(2)岩浆侵入体部分固结(如半固结)时,含矿流体只能大规模输入到岩体中心尚未固结的部分,并导致强烈的双扩散对流,产生明显的韵律性层理和整合型块状矿体。(3)岩浆侵入体接近完全固结时,巨大的流体超压或远场应力场可导致板状侵入体沿补给通道方向破裂,含矿流体上升导致了不整合矿体的产生。(4)岩浆侵入体完全固结之后,后续含矿流体只能沿着层状侵入体与底板围岩的接触带迁移,形成新型板状矿体或巢状矿体,甚至夕卡岩型矿体。(5)富氧化物流体之后还可以有富硫化物流体上升,有利于产生硫化物矿体。这种分析大致符合攀西地区的客观实际,因而可以得出结论:(1)岩浆侵入体是否成为致矿侵入体取决于含矿流体的输入,而不是岩浆分异作用;(2)致矿侵入体的分异特征是含矿流体输入的结果,而不是相反;(3)镁铁质岩浆成矿系统是一种复杂性动力系统,含矿流体的输入是其行为发生非线性变化的根本原因;(4)攀西地区的镁铁质岩浆成矿系统包括整合型(包括块状和浸染状两种亚型)、不整合型和夕卡岩型铁矿子系统以及浸染状和块状硫化物型成矿子系统;(5)攀西地区的铁矿体不仅仅位于层状岩体之内,下伏围岩中也有找矿潜力,甚至发现块状硫化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840.
This study aimed to analyze the impact at sea of a pesticide factory located 7 km north of Durres (Albania) by investigating a lowland area under the sea situated 0.7 km from the shoreline. The main product of this factory was lindane. Production ceased in 1991 during the Albanian civil war, and a large amount of industrial waste was dispersed over the ground surrounding the factory, resulting in a high level of lindane pollution. A water-scoop channels the ground water accumulated around the disused factory directly into the sea. The concentrations of lindane in sediments collected along the coasts of the region ranged from 0.60 to 22.55 ng g(-1).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in the muscles of fish did not exceed the limits specified by European Commission legislation, whereas the concentration in the liver did exceed these limits; consequently, liver is not recommended for consump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