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25篇
  免费   14391篇
  国内免费   20988篇
测绘学   10342篇
大气科学   8056篇
地球物理   10565篇
地质学   38363篇
海洋学   10960篇
天文学   929篇
综合类   4984篇
自然地理   8605篇
  2024年   424篇
  2023年   1317篇
  2022年   3482篇
  2021年   4199篇
  2020年   3429篇
  2019年   4180篇
  2018年   3653篇
  2017年   3511篇
  2016年   3394篇
  2015年   4104篇
  2014年   3973篇
  2013年   4863篇
  2012年   5294篇
  2011年   5348篇
  2010年   5317篇
  2009年   4881篇
  2008年   5061篇
  2007年   4754篇
  2006年   4443篇
  2005年   3860篇
  2004年   2961篇
  2003年   2029篇
  2002年   2043篇
  2001年   1881篇
  2000年   1564篇
  1999年   788篇
  1998年   344篇
  1997年   269篇
  1996年   202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38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8篇
  1979年   28篇
  1978年   18篇
  1977年   15篇
  1976年   13篇
  1957年   19篇
  1954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密度和压缩系数的散射层析成像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速度成像的基础上研究了同时对密度和压缩系数成像的散射波层析成像法.对不同散射角度的计算可以得到一系列反演图像,拟合这些图像,从而可以有效地达到对密度和压缩系数(或速度)成像的目的.与单纯的速度成像相比,增加了反演的难度.首先是对资料的方位性要求增加;其次是对资料的利用率下降.即便如此,从对较少量的炮点和检波点资料的数值计算来看,仍取得了满意的成像结果.我们对组成字母“A”的散射体结构进行了成像计算,结果能够同时再现密度和压缩系数,成像清晰,表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并能应用于复杂结构的成像问题.  相似文献   
52.
发育于造山带中的蛇绿岩,其剖面下部的地幔橄榄岩部分是造山带地区富集型上地幔的直接标本。其地球化学特点是:主要元素Al_2O_3、TiO_2、CaO、Na_2O、K_2O强烈亏损,而REE,痕量元素和87Sr/86Sr则强烈富集;同时,143Nd/144Nd<0.511836,亦表明它们属于一个富集型的源区。 形成富集型上地幔的主要机制是地幔交代作用,富含不相容元素的低熔岩浆和富Ca-LREE流体与已亏损的地幔橄榄岩发生脉状交代和渗透交代反应,从而造成上地幔中不相容元素的富集。造山带富集型上地幔形成的构造环境是:洋壳从扩张脊向两侧运移并最终拼入造山带这段时间内。富集型上地幔不但存在于大陆区,而且亦存在于造山带地区,它可能是一种全球性的地球内部的化学作用。  相似文献   
53.
程明高 《铀矿地质》1991,7(6):321-327,344
本文较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北西部金矿主要类型、矿化特征和金矿时空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划分出4个成矿区、12条成矿带、32条成矿亚带,从而指明了找矿方向,为贯彻“以铀为主,综合找矿,多种经营,搞活地质”的方针,提供了较好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4.
鄂尔多斯地块构造演化的古地磁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鄂尔多斯地块与中朝地台其它地区相同时代地层的古地磁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晚二叠世以来,中朝地台经历了从低纬度(19°左右)向中纬度的北移过程,并伴有50°左右的逆时针旋转;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地台北移10°(1000km)左右,而方位基本未变;中三叠世—中侏罗世主要发生50°左右的逆时针旋转,而北向位移不明显,这一旋转可能与杨子地台和中朝地台碰撞拼合有关,或者说是印支运动在该地区的反应,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地块已基本和现代位置一致  相似文献   
55.
We propose a new heating mechanism of faculae. We think that the formation of faculae is a result of the Joule dissipation of the Hall current generat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the convection field of granules in an active region and the inter-granular magnetic field. For a region to generate effectively Hall current, its characteristic length must be such that the magnetic Reynolds number is less than 1. The equation of energy balance in the facula region is
16σT3p(Tl ? Tp)nHPsaH? = Qnsmiux22inωi)
.For five observational models of faculae, we calculated the corresponding velocity fields, and the results are in basic agreement with the observed fields. The present mechanism explains the dependence of the facula brightness on the magnetic and velocity fields, the apparent distribution of the faculae on the solar disk and suggest a possible interpretation of the five structures of faculae.  相似文献   
56.
我国著名的水文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郭敬辉同志于1985年4月5日溘然长逝。他的逝世是我国地理学界和水文学界的一大损失。我们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对他表示沉重悼念。  相似文献   
57.
A high‐speed digital camera was employed to record the sand grain/bed collision process. With image processing and a statistical method, a series of parameters of the collision process were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llision process of a grain with rebounding can be represented by two parameters: the kinetic energy restitu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collision angle. Both parameters satisfy a normal distribution, and they are dependent on one another. With an increase of the collision angl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kinetic energy restitution gradually reduces from a broad to a narrow range with low values. The percentage of vertical velocity restitution coefficients greater than 1 can reach 70% or more, which ensures that the settling time of the sand grains in the air increases and that they receive more energy from the air to progress the saltation movement.  相似文献   
58.
太湖平原西北部全新世古河道沉积特征及环境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粒度、磁化率定量数据分析在判明第四系沉积物的来源、识别沉积分异作用、解译古沉积相和环境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对太湖平原西北部卜弋桥ZK01钻孔上部全新统如东组进行了粒度和磁化率测试分析,结合该孔孢粉成果,揭示研究区全新世古河道沉积环境和气候明显经历了3个阶段:1)11000—9500cal.aBP,沉积物主要由粉砂组成,粒度证据表明水动力条件较强,孢粉证据显示该阶段气候较温暖湿润;2)9500—3900cal.aBP,沉积物砂组分含量大幅增加,粒度资料显示古河道水动力明显增强,孢粉植被表明该时期处于全新世大暖期,气候暖湿稳定;3)3900cal.aBP以来,粉砂组分在沉积物中占优势,粒度结果表明该阶段水动力显著减弱,孢粉资料和磁化率证据表明研究区自该阶段特别是后期以来逐步出现了明显的人类活动迹象。  相似文献   
59.
通过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客观地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长8砂岩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发现该区长8储层为致密型砂岩,直观地显示出长8砂岩储层具有很强的微观非均质性,砂岩的成岩作用和孔隙结构是影响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长8砂岩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在低渗透砂岩中,引起砂岩产生强烈的非均质性,而这些砂岩则形成长8砂岩储层的高渗带。  相似文献   
60.
氢化物发生及其在分析检测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论述了氢化物发生的条件和普遍性及其在分析检测领域的应用,这些领域包括试样分解,分离富集,容量分析、比色分析、原子荧光光谱、原子吸收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分析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