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351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8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中国白垩纪沙漠中的戈壁沉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戈壁是广义沙漠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在沙漠研究尤其在古沙漠研究中未得到充分的重视。笔者根据近年来的古今沙漠的研究,讨论了戈壁的形成作用、中国白垩纪沙漠戈壁沉积和风磨石的形成和分布特征,以便引起广大同行的重视。  相似文献   
72.
提供了地震勘探方法在金属矿区寻找隐伏火成岩(矿)体的应用技术和地质成果。通过钻探工程验证,其结果与地震解释推断的结论有较好的吻合。这种尝试对拓宽地震勘探服务领域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3.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新生代玄武岩源区地幔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新生代玄武岩随时代逐渐变新 ,碱性逐渐增强 ,轻、重稀土元素分离程度及不相容元素的富集程度也逐渐增强 ,Sr、Nd同位素组成越来越亏损。古地温线特征表明 ,断裂带之下的上地幔具有高的大地热流值。老第三纪拉斑玄武岩地幔源区主要以轻微富集的EMⅠ组分为主 ,新第三纪以来的碱性玄武岩来源于亏损地幔。研究区地幔源区随时间的演化受老第三纪软流圈上涌的影响 ,大量的深源流体对上部岩石圈地幔进行广泛的交代 ,从而使郯庐断裂带下面的岩石圈地幔出现不相容元素和LREE富集 ,且由轻微富集地幔转变为亏损地幔。  相似文献   
74.
绿片岩的力学实验表明 ,在围压 45 0MPa条件下 ,岩石约于 45 0℃开始塑性变形。温度升至 5 5 0℃时变形加剧 ,原来直径为 10mm、高 2 0mm的均匀圆柱体变成直径为 10 8mm、高 17 4mm、中部变粗的不规则柱体。这一结果为解释青藏高原的地壳加厚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5.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机理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上海地区应用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的工程实例的试验结果,进一步认识后压浆技术提高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机理,在深入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应用后压浆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76.
本文研究了卡林顿自转周1591 - 1592 中冕流偏振亮度的变化。冕流带偏振亮度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均匀度为10 % - 50 % 。无日冕物质抛射影响存在时,沿冕流带冕流的分布可持续稳定存在近两个太阳自转周。当一个日冕物质抛射伴随冕流产生时,冕流的经向角大小若大于27°,可导致冕流尖角区顶部上升速度大于2km/s。  相似文献   
77.
世界性科学难题——地震预报有可能首先在中国实现突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多学科交叉的地震前兆观测方法 ,成功地做出了一些地震的临震预测及年度 (中期 )预测。可以预测几千km以外的 7级以上大地震。预测地震 3要素 (发震时间、震级及地点 )所达到的精度在地震史上也是罕见的。文中介绍了我们所用的主要地震前兆观测方法 :次声波、地应力、地电脉冲、大地微动、引潮力共振叠加等。文中还介绍了几次较好的临震预测及年度预测震例。从近几年的地震预测实践证明 ,对 7级以上大地震做出准确的预报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78.
作为对中国东部陆缘地带大型盆地区及邻区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的部分结果,本文的基本认识:(1)穿过松辽盆地的1孙吴-双辽断裂可能是东倾伯低角度壳内断裂;(2)松辽盆地和渤海湾盆地可能属于“混合型裂谷盆地”;(3)东海盆地台北坳陷处在多期次张性应力场环境中,使在其西部附近产生张性正断层系;(4)欧亚大陆东部新生代区域构造运动总体处于右旋走滑拉张环境,其动力因素包括板块运动和地幔物质运动;(5)研究区莫霍面具有较为复杂的变化;(6)复合尺度研究方法是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分析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79.
中国黄土的剩磁获得机理和Lock-in深度问题是目前黄土古地磁研究的焦点和核心问题之一,它直接关系到黄土时间标尺的精确度和海陆古气候对比的可靠性.文章以黄土高原东南缘三门峡曹村剖面获得的高分辨率古地磁极性界线作为年代控制点,通过黄土-古土壤序列1.1Ma以来的磁气候记录与近年来中、高纬度大西洋ODP/DSDP钻孔中获得的具有高分辨率古地磁年代约束的深海氧同位素记录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提出与传统的海陆对比不同的基于古地磁界线的海陆对比方案:松山/布容地磁极性转换界线记录在曹村剖面S8的顶部,可对应深海沉积的MIS 19,而不是前人认为的MIS 21.黄土高原不同地区记录东亚冬、夏季风的差异性和变化性可能是全球具同时性的松山/布容地磁极性转换在黄土高原不同地区产出层位不一致性的主要原因,而基于Lock-in模型的天文年代标尺则可能高估了黄土/古土壤的年龄.  相似文献   
80.
Galileo系统导航电文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所要使用的导航电文进行介绍,详细介绍其导航电文的结构、内容、参数与相关定义,并对GPS和Galileo两种卫星导航系统所使用的导航电文的并同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