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43篇
  免费   17234篇
  国内免费   24360篇
测绘学   13269篇
大气科学   9730篇
地球物理   12641篇
地质学   45020篇
海洋学   12695篇
天文学   1009篇
综合类   5705篇
自然地理   10768篇
  2024年   475篇
  2023年   1470篇
  2022年   4102篇
  2021年   5015篇
  2020年   3956篇
  2019年   4452篇
  2018年   4177篇
  2017年   3975篇
  2016年   4056篇
  2015年   4844篇
  2014年   4650篇
  2013年   5848篇
  2012年   6603篇
  2011年   6592篇
  2010年   6517篇
  2009年   6187篇
  2008年   6145篇
  2007年   5716篇
  2006年   5660篇
  2005年   4681篇
  2004年   3512篇
  2003年   2446篇
  2002年   2510篇
  2001年   2392篇
  2000年   1870篇
  1999年   900篇
  1998年   373篇
  1997年   265篇
  1996年   209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146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51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0篇
  1979年   39篇
  1978年   9篇
  1965年   9篇
  1964年   8篇
  1957年   29篇
  1954年   3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Mobile Agent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具有移动性、智能性和异步计算的特点,已成为计算机网络和分布式系统最具活力的发展方向.现对Mobile Agent的概念、系统结构及其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2.
西秦岭温泉花岗岩体岩石学特征及岩浆混合标志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温泉花岗岩体由酸性端元的寄主岩石和暗色微细粒镁铁质包体群及基性岩墙群组成。无岩浆混合作用或岩浆混合作用较弱区段,寄主岩石以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为主.显示正常的花岗岩结构构造岩浆混合作用强烈区段。岩石的异常结构构造十分发育.矿物之间自形程度差异显著.常见包晶反应、包含结构、交代边、熔蚀边、交代蚕食的港湾状结构构造及交代缝合线、矿物镶边、斜长石异常环带和矿物残留等,多见指示岩浆混合的标志性矿物针状磷灰石。暗色微粒包体中多见寄主二长花岗岩中的捕掳晶。包体的形态、结构构造以及与寄主岩石强烈地成分交换等均是岩浆混合作用的标志。  相似文献   
73.
沂水崔家峪玻璃用石英砂岩矿床赋存于早寒武世李官组砂岩段中.呈近水平的层状产出。因其岩石坚硬.矿体呈环山的平台状分布。矿体厚度大,矿石品级高,特级品矿石二氧化硅平均含量98.47%,铁杂质平均含量0.043%(选矿后,铁杂质含量可降至0.02%以下),为一优质玻璃硅质原料矿床。矿石为细一中粒石英砂岩,粒度以中粒为主,矿石由碎屑颗粒和胶结物组成,碎屑成分含量为97%~98%.其中绝大部分是石英颗粒.具典型的砂屑结掏。该矿床属滨海陆源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74.
图像目标形状匹配与视频过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图像目标形状特征的提取、匹配,运用随机过程,投影理论,提出用于识别目标形状统计特性的波动度特征,建立目标形状匹配函数,给出实际图像目标的匹配实现算法,实际系统测试表明该算法能准确、快速完成实际图像目标形状的匹配、过滤,为图像跟踪、识别及视频过滤等应用领域提供了新的可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75.
隧道工程地质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工程隧道实际,首先阐述了隧道工程的基本地质环境和工程地质条件,然后针对隧道工程可能出现的不良地质现象和可采取的工程措施,从大气降水、围岩稳定、围岩压力、洞口稳定、隧道比选等角度探讨隧道工程地质评价的主要方法和一般内容,进行隧道工程地质评价,为隧道施工、支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6.
黄土高原古植被与再造山川秀美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要想恢复秀美的山川,主要在于恢复被人类严重破坏的原始植被.黄土高原的原始植被到底是什么样子,学者们说法不一.孢粉分析是最重要的方法.目前,研究结果已揭示出黄土高原古植被在第四纪以来显示着时间上、空间上的变化.古土壤代表间冰期夏季风盛行的湿热气候,植被比较繁盛;黄土代表冰期冬季风盛行的干冷气候,植被凋凌.全新世中期5000~6000年前,现代间冰期气候最佳时期,半坡人生存之时,森林茂密并有亚热带植物入侵,但兰州一带1万年来一直保持着荒漠草原的面貌.因此,黄土高原植被的恢复应参照各地的原始植被并考虑现代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地实施.在东南部可以恢复森林,中西部可以恢复森林草原,西北部只能种草恢复草原.  相似文献   
77.
为了促进小卫星数据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与推广,本文以监测采矿图斑变化为目标,通过对北京地区的2006年和2007年两期北京一号小卫星4m全色影像采用正射校正、配准和迭加对比的方法发现变化信息。结合1∶50 000影像图、野外调查和测量,确定变化图斑的边界、变化原因和规模,并对小卫星全色图像的变化监测能力进行分析和总结。本文通过对小卫星4m全色影像数据的分析,基本上可以概括出其变化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78.
网络RTK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定位精度高、可靠性强等优点,在测量与导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网络RTK系统一般由基准站网、计算与控制中心、系统用户和必要的数据通信链路四部分组成,快速、可靠的数据传输是网络RTK的必要条件。本文介绍了Winsock以及如何利用Winsock在Visual C++环境下实现网络RTK的数据传输。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可以用于基准站与计算与控制中心、计算与控制中心与后处理用户间的数据传输,并具有高速、简捷、稳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79.
基于SAR干涉点目标分析技术的城市地表形变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深入研究干涉点目标的相位模型,提出基于空间搜索的邻近点目标干涉相位差解缠方法,用以计算点目标的地形残差和线性形变,以及分离点目标大气延迟相位和非线性形变相位的时空域滤波方法,解决干涉点目标分析中的关键问题.最后,以苏州地区地表沉降监测为应用试验,利用形成的SAR干涉点目标形变信息提取技术,获取苏州市区1992-2002年间的地表沉降信息.研究结果与已有文献记录保持比较好的一致性,证明SAR干涉点目标技术完全可以发展成为应用于城市地表形变监测的实用化技术.
Abstract:
Interferometric point target analysis (IPTA) is one of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radar interferometric processing. It is achieved by analysis of the interferometric phases of some individual point targets, which are discrete and present temporarily stable backscattering characteristics, in long temporal series of interferometric SAR imag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ferometric phase model of point targets, and then addresses two key issues within IPTA process. Firstly, a spatial searching method is proposed to unwrap the interferometric phas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neighboring point targets. The height residual error and linear deformation rate of each point target can then be calculated, when a global reference point with known height correction and deformation history is chosen. Secondly, a spatial-temporal filtering scheme is proposed to further separate the atmosphere phase and nonlinear deformation phase from the residual interferometric phase. Finally, an experiment of the developed IPTA methodology is conducted over Suzhou urban area. Totally 38 ERS-1/2 SAR scenes are analyzed, and the deformation information over 3 546 point targets in the time span of 1992-2002 are generated. The IPTA-derivecl deformation shows very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published result, which demonstrates that the IPTA technique can be developed into an operational tool to map the ground subsidence over urban area.  相似文献   
80.
基于ArcGIS的二次调查地籍图形拓扑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二次调查地籍数据库的质量,提高地籍空间数据检查效率,在分析二次调查地籍建库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ArcGIS对地籍图形进行拓扑检测,并通过实例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