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2篇
  免费   1171篇
  国内免费   1438篇
测绘学   472篇
大气科学   959篇
地球物理   1426篇
地质学   3543篇
海洋学   686篇
天文学   350篇
综合类   528篇
自然地理   817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259篇
  2021年   322篇
  2020年   266篇
  2019年   340篇
  2018年   350篇
  2017年   341篇
  2016年   319篇
  2015年   323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387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387篇
  2010年   352篇
  2009年   332篇
  2008年   384篇
  2007年   343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233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249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229篇
  1999年   251篇
  1998年   184篇
  1997年   207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5篇
  1958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1.
辉长岩大多为地幔岩石部分熔融的产物,辉绿岩脉及碱性正长岩的形成通常与伸展构造有关,本文对海南岛万宁辉长岩及辉绿岩脉和分界洲正长岩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并以此来讨论其构造意义。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万宁辉长岩及辉绿岩脉形成约在240 Ma,分界洲正长岩形成约在231 Ma,主量元素特征表明万宁辉长岩和辉绿岩分别属碱性系列和亚碱性系列,分界洲正长岩属于典型的碱性岩浆岩。万宁辉长岩及辉绿岩脉的稀土元素具有轻稀土富集的特点(LREE/HREE=7.22~8.50和8.11~11.10),微量元素具有岛弧型火山岩的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Th,贫高场强元素Nb、Ta和Zr、Hf;分界洲正长岩的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出与A型花岗岩类似的特征。海南岛三叠纪中基性岩如分界洲正长岩和万宁辉长岩及辉绿岩脉形成的构造背景为陆内伸展环境,指示海南岛在240~230 Ma处于印支造山运动的应力松弛阶段。  相似文献   
812.
青藏高原西北缘盆山过渡带陡坡地貌的形成时代与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均海拔大于4500 m的青藏高原,是通过高原边缘的陡坡地貌与海拔低于1500 m的周缘盆地或平原相连接的,这些围绕高原的陡坡地貌是何时、如何形成的呢?本文通过对西昆仑山中段北缘主逆冲断层上盘陡坡地貌区9件磷灰石样品的裂变径迹年龄与长度分析表明:在海拔3900~4635 m的陡坡地貌中的裂变径迹样品年龄为6.2±1.4 Ma~0.9±0.3 Ma,呈现“上新下老”的反序分布特征; 而通过热历史模拟显示约5 Ma,约3~2 Ma,约2~1 Ma 和约1 Ma该地区出现多阶段的隆升与剥露。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野外地质的观察认为,现今青藏高原西北缘陡坡地貌的形成是中新世晚期以来高原边界叠瓦状断裂系经历了约8 Ma、约5 Ma、约3~2 Ma、约2~1 Ma和约1 Ma多阶段后展式逆冲运动的结果,这为青藏高原周缘陡坡地貌的形成和青藏高原的隆升时代与型式提供了关键的热年代学约束。  相似文献   
813.
Aseismic crustal-strain signals prior to the 2003 Mw 6.8 Chengkung, 2006 Mw 6.1 Taitung, and 2008 Mw 5.0 Antung earthquakes with epicenters located 20, 55 and 11 km, respectively, from the Antung radon-monitoring station have been calculated using the radon anomalies recorded. Specifically, radon decreased from background levels of 791 ± 46, 762 ± 57, and 735 ± 48 pCi/L to minima of 326 ± 9, 371 ± 9, and 480 ± 43 pCi/L prior to the 2003, 2006, and 2008 earthquakes, respectively. The estimated aseismic crustal-strain maxima at the Antung hot spring during the rock dilation stage were 3.6, 2.7, and 1.3 ppm, respectively. The v-shaped radon pattern recognized in all three anomalies is valuable for detecting the aseismic strain precursory to disastrous earthquakes in the Antung hot spring which is situated in a brittle fractured aquifer of limited recharge surrounded by ductile mudstone.  相似文献   
814.
位于熊耳山-外方山地区的前范岭钼矿是东秦岭地区新近发现的石英脉型钼矿床之一。赋矿围岩为古元古界熊耳群安山质火山岩类。矿体主要以含辉钼矿石英脉产出,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金属矿物以辉钼矿和黄铁矿为主,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其次为方解石、萤石等。围岩蚀变类型有硅化、钾长石化、青磐岩化等。对6件辉钼矿样品进行Re-Os同位素测年所获得的模式年龄为233.3±3.3~248.2±3.5Ma,等时线年龄为239±13Ma,表明矿床形成于中三叠世。矿床的成矿作用发生于华北与扬子两个板块碰撞对接的晚期阶段。区域上整体的挤压造成了局部的剪切和伸展环境,这种环境为控矿断裂的形成和成矿流体的运移提供了有利条件。嵩县境内现已发现的多处脉型钼矿床很可能形成于同一时期(三叠纪),它们构成了熊耳山与外方山之间的嵩县脉型钼矿田。  相似文献   
815.
论文在阿尔泰造山带富蕴县乌恰沟基性麻粒岩的锆石SHRIMP年代学、地球化学、变质温压条件和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研究基础上,利用麻粒岩、围岩片麻岩和侵入到麻粒岩的辉绿岩岩墙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探讨了麻粒岩从深部折返至地表的过程。裂变径迹年代学研究发现基性麻粒岩的锆石裂变径迹年龄为三叠纪,而麻粒岩、围岩片麻岩和侵入到麻粒岩的辉绿岩岩墙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均显示为晚白垩世至新生代早期。对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所得到的径迹长度和单颗粒年龄数据进行热史模拟表明,三叠纪时,基性麻粒岩抬升至约地表以下7.8km的上地壳,温度冷却至锆石裂变径迹的封闭温度;晚白垩世至新生代早期(约100~50Ma),麻粒岩、围岩片麻岩和辉绿岩抬升至约地表以下3.5km,温度冷却至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封闭温度;约50~15Ma,三者滞留在约地表以下1.7km的磷灰石部分退火带;约15Ma以来,喜马拉雅运动使得它们被抬升剥蚀至地表。  相似文献   
816.
西拉木伦钼铜多金属成矿带处于华北克拉通与中亚造山带的过渡区,是古生代古亚洲构造域与中生代西太平洋构造域的交汇部位。在中生代受多种构造体系的制约,如中亚造山带造山后期局部伸展、蒙古-鄂霍茨克俯冲-碰撞造山作用、古太平洋板块的向西俯冲和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事件的影响等。西拉木伦成矿带成矿斑岩锆石U-Pb年龄和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资料显示,钼铜矿成岩成矿主要集中在260~220Ma、180~150Ma和140~120Ma三个时期。结合华北克拉通北缘构造演化历史,推测这三期成矿作用主要与造山后局部伸展、构造体系转折和陆内伸展(岩石圈减薄)过程有关,并相应建立了"车户沟式"、"鸡冠山式"和"敖伦花式"三类斑岩钼铜矿床成矿模式。进一步研究表明,岩石的酸碱性、岩浆来源、岩浆的氧逸度、岩浆演化方式、构造背景等因素,制约了成矿作用的专属性。  相似文献   
817.
为了研究油气侵位对松辽盆地中浅层成岩作用和孔隙度衰减的抑制作用,本文系统的统计和分析了该盆地大量的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岩芯分析数据。结果表明,所有探井储层的孔隙度与含油饱和度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储层含油饱和度越高,孔隙度越大,而且中部含油组合中萨尔图油层、葡萄花油层和高台子油层二者的相关性好于下部含油组合中扶余油层和杨大城子油层的相关性。由此可见,油气注入储层之后,可以有效地抑制储层的成岩作用,保护孔隙,而且油气注入越早,越有利于孔隙的保护。  相似文献   
818.
区域性张性断裂把鲁西地区分割成凸起、凹陷相间排列的构造格局,控制着该区含煤地层及煤炭资源的分布。山东省单县煤田张集井田位于青崮集凸起(潜)北侧,单县断层以南,含煤地层盖层为第四系、新近系和古近系,厚度约500~700 m,沉积基底为奥陶系,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纪月门沟群,其中山西组是该区最重要的含煤地层。石炭-二叠纪是海相到陆相的过渡时期,在古气候、古环境和古构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煤层;同时,该区所处的特殊构造位置为煤层的保存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19.
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珠江组层序界面的识别及划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掌握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年代地层、生物地层和岩石地层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对测井/录井、地震、古生物、岩心及成岩等相关资料的研究,将珠江组划分出四个三级层序和五个层序界面,归纳出四类界面标志,即沉积标志、成岩标志、测井标志和地震标志。各种界面标志的识别方法都有其特点和局限,实际应用时应综合利用,相互印证,以使层序界面划分更具有可靠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820.
对潞安矿区高河煤矿进行了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试验,通过实验获得区内合理的采集参数,并在处理和解释中采用了多项关键技术,如分频剩余静校正迭代技术、叠前时间偏移技术、正演模型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属性体切片和彩色剖面联合技术等。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解释结果与常规三维地震勘探解释结果的对比表明,高密度三维地震能够提高构造成像准确度和精度,避免误判,还可以提高下组煤层反射波的能量和连续性,是进一步提高潞安矿区三维地震勘探精度的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