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62篇
  免费   3687篇
  国内免费   4927篇
测绘学   1990篇
大气科学   3013篇
地球物理   3729篇
地质学   9573篇
海洋学   2215篇
天文学   476篇
综合类   1799篇
自然地理   2181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44篇
  2022年   952篇
  2021年   1079篇
  2020年   902篇
  2019年   958篇
  2018年   1147篇
  2017年   981篇
  2016年   1057篇
  2015年   1148篇
  2014年   1203篇
  2013年   1276篇
  2012年   1375篇
  2011年   1424篇
  2010年   1329篇
  2009年   1196篇
  2008年   1071篇
  2007年   965篇
  2006年   852篇
  2005年   699篇
  2004年   506篇
  2003年   458篇
  2002年   459篇
  2001年   428篇
  2000年   412篇
  1999年   417篇
  1998年   328篇
  1997年   313篇
  1996年   282篇
  1995年   213篇
  1994年   238篇
  1993年   188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4篇
  1976年   5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7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由10个大雹块(长轴47—64mm)切片中的43个氘样分析得知:雹块的平均δD值为-93.8‰,其相应高度为海拔807m(-14.7℃),干生长层的平均δD值为-101.8‰,相应高度为8803m(-19.5℃),湿生长层的平均δD值为-91.5‰,相应高度为7413m(-11.4℃)。氘含量与冰晶平均长度之间有较好的统计关系。  相似文献   
942.
943.
赤道地区向西传播的40天周期低频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滤波和EOF位相合成技术对1981年7—12月份赤道地区出现的向西传播的40天周期低频波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东太平洋地区从南半球到北半球的越赤道40天周期温度波是产生这种西传波的主要原因。这种波动主要产生于两个源地:一个是赤道150°E附近的对流层下层;另一个是110°W的赤道对流层上层。这两处产生的低频波性质不一样,前者与对流密切相关。通过计算整层积分的非绝热加热Q_1和水汽汇Q_2,结果表明Q_1加热中心在东太平洋也有越赤道传播。在150°E以西Q_2加热中心是向西北传播的,与低频波方向一致,Q_1的传播特征不明显,这说明西太平洋地区的热带对流可能有这种周期振荡。  相似文献   
944.
东亚冷空气爆发后陆地变性的物理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赵强  丁一汇 《气象学报》1991,49(2):170-180
本文对1981年不同月份8次东亚冷空气活动的陆地变性过程进行了分析。首先,用相似理论方法,直接计算了地面的感热和潜热的湍流交换及拖曳系数,又利用收支法和物理参数化方法计算了视热源视水汽汇的收支以及长短波辐射的加热和冷却作用。发现南下冷空气一经离开源地就开始了明显的变性过程。在冬季,变性强度随冷性气团向东南移动而逐渐增强,到达海上时变性最剧烈;在夏季,温湿变性最大区出现在我国北方,并且在陆上的变性强度比冬季要强得多。  相似文献   
945.
本文介绍用栅格数据进行图形叠置分析的方法,提出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的链拓扑法、减少栅格数据存储量的编码方法、根据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建立多因素综合评价数学模型以及叠置评价结果的类型格网合并的边界跟踪算法,最后给出一个实例说明栅格图形数据叠置分析方法在城镇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46.
在pH2.2的HCl-NH_4Ac缓冲溶液中,Ga、In与邻菲啰啉、β—巯基丙酸(MPA)生成的多元配合物,分别在电位-0.95V及-0.67V(υ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吸附波。Ga、In的检测下限分别为0.002μg/ml及0.0002μg/ml,波高与Ga、In浓度分别在0.005—0.8μg/ml及0.0004—0.6μg/ml之间呈线性关系。探讨了极谱波的性质。应用于化探样品中痕量Ga、In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47.
1989年中日青藏高原冰川联合考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948.
文章根据对萨拉乌苏河地区第四纪地层中的碎屑矿物分析结果,将重矿物按其抗化学风化的能力不同分为不稳定、较稳定、稳定和极稳定四种类型,不同层位的重矿物类型的百分含量不同,从而可求出重矿物的风化系数HW。不同时期地层的HW不同,而HW的大小变化与化学风化的程度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化学风化作用强,HW相应变小。而化学风化作用的强弱又主要受气候的影响,从而可推测该时期气候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949.
引入时间序列分析进行危岩体监测数据的处理,建立了危岩体变形的动态模型,取得了较好的拟会与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950.
一次东亚寒潮爆发后冷涌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丁一汇  蒙晓 《气象学报》1994,52(4):442-451
分析了1981年1月21—28日一次东亚强寒潮爆发后南海和西太平洋地区冷涌的发展过程。冷涌的发展最先表现为低层强东北风沿东亚沿海地区和南海中北部的迅速建立。2—3d之后,又在菲律宾以东洋面激起第二次冷涌。与冷涌相伴随的低层温度场变化也十分明显,同样具有先后两次降温过程。冷涌期高空风场表现有明显的脉动,南海北部高空西风迅速减弱,而在南海近赤道地区出现了很强的高空东风区。冷涌的发展与寒潮冷高压的南下有密切关系,它的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纬度冷高压的强度。另一方面,冷涌发展后,通过Hadley环流可影响中纬西风急流和热带东风急流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