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利用TRMM/LIS 0.1°超高分辨率闪电定位产品, 分析了浙江省及周边地区(117.5~123.0°E, 26~32°N)卫星闪电资料的时空分布特点; 并结合中国区域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亚洲大陆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集, 分析了该区域闪电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 研究区域内闪电平均密度为5.97 f1/(km2·a), 其中陆地闪电平均密度为7.94 f1/(km2·a), 海洋闪电平均密度为2.09 f1/(km2·a), 陆地闪电平均密度为海洋闪电平均密度的3.80倍; 平均闪电密度值逐月变化特征在陆地和海洋区域有很好的一致性, 夏季闪电密度最大, 冬季闪电密度值最小; 陆地闪电密度日变化呈现单峰结构, 海洋闪电密度日变化呈现双峰双谷波形。该区域陆地气温、地面辐射、比湿及降水率均与闪电密度的月变化成正相关, 其中地面降水率和闪电密度月变化相关系数最高, 为0.858 0;气溶胶光学厚度与闪电密度月变化呈现弱的负相关, 相关系数为-0.397 8。   相似文献   
52.
正1研究目的(Objective)东北地区中生代地层蕴藏着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是我国东北石油工业基地的主力产油层系。随着东北地区油气勘探开发程度的提高,各大油田均面临着后备资源不足、接替领域不明的难题,急需向盆地外围开拓新的接替区。前期勘探表明,大兴安岭西缘有中小型凹陷群分布,但勘探程度极低,烃源岩分布不清,油气勘探潜力不明。本次研究旨在通过物探、钻井、分析测试等手段,明确新区  相似文献   
53.
Time-Domain Spectral Induced Polarization Based on Pseudo-random Sequenc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o reduce noise during electrical prospecting, we hereby propose a new method using correlation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and conventional electrical exploration devices. A correlation operation can be carried out with the transmitted pseudo-random sequence and received time signal to suppress the random noise, and the time-domain impulse response and frequency response of the frequency domain of the underground media can be obtained. At the same time, using a dual Cole–Cole model to fit a complex resistivity spectrum, which is close to the frequency response, we can get a variety of induced polarization parameters and electromagnetic parameters of subsurface, which can provide mor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the explor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This time domain prospecting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spectral induced polarization method. In this article, we have carried out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and a simulation to prove the feasibility of such a method.  相似文献   
54.
�ռ�ֱ��������������ת���㷨�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owring?????????????????H???????H??1 000 km?,??????????????????????????Bowring?????????????????????????????????????????????????????????????????????????????H?????  相似文献   
55.
谭勇  皮灿  何东进  游巍斌 《热带地理》2014,34(2):241-247
以教育、医疗和文体设施为例,采用Kernel密度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广州市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1)城乡聚集水平差异显著,总体上呈核心―边缘圈层结构格局,其中老城区为核心区,新开发区为过渡区,而广大农村区则为边缘区;2)不同类型设施空间格局基本一致,但各具特色,医疗设施密集程度最高,教育设施次之,文体设施最低;3)区际空间分布不均,行政区划烙印明显,越秀、海珠和荔湾区核密度最高,与增城、从化差异显著,行政边界成为Kernel密度等值线连续向外扩展的割裂线;4)通径分析表明,人口因素决定公共服务需求,是影响公共服务空间布局最重要的因素,经济因素决定公共服务供给,防止人口过于集中分布和增加公共服务设施投入是解决广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城乡分布不均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6.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使中国的部分地面电阻率观测台站遭受到严重的电磁干扰,导致地电阻率测量产生了较大的误差,淹没了地震引起的地电阻率变化。本文选取通渭地震台,通过运用编码源地电阻率观测技术和循环互相关计算方法,改变发射序列信号周期(观测时间长度)和测量叠加次数使激发极化效应更加充分,有效地抑制环境随机噪声,在高铁、基建等干扰运行或活动时段获得离散度较小的地电阻率数据。这种新的地电阻率观测体系,对现有地面地电阻率台站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能为地震预报与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57.
以广东省某海域海上风电项目为背景,针对六边形钢混组合筒型基础海上建造过程中敞口筒裙无法自浮移位及基础整体起浮稳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助浮浮箱提高基础移位及起浮稳性的技术,并分别基于SESAM和ABAQUS软件进行了整体浮稳性分析与结构强度校核。计算结果表明:在浮箱助浮作用下,可将基础满足稳性要求的吃水深度从13 m减小至8 m,极大地降低了对基础制造海域水深的要求;敞口筒裙—浮箱移位及筒型基础—浮箱起浮过程中,其整体垂荡与纵摇固有周期均随吃水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且两种结构分别在7 m和8 m吃水深度下的运动响应最优;移位及起浮过程中,浮箱与基础结构的应力均满足结构强度要求。此项技术的研究及在广东省某海域的成功应用,为推动在更多的浅海区域预制大型筒型基础结构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  相似文献   
58.
三种地震“平静”的概念及其预报意义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归纳、区分出三种地震“平静”的概念,综述了确定各种“平静”的方法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作用和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59.
基于海床基观测资料的辽东湾东部海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骞  陈超  丁德文  陈伟斌 《海洋工程》2016,34(4):118-124
基于海床基观测平台,对2010年秋季辽东湾东部海域的海流开展连续观测,并运用谱分析和调和分析方法对该海域的潮流和余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辽东湾东北部潮流属于规则半日潮流;而中东部和东南部两站潮流属于不规则半日潮流。三个站位优势分潮流均为M2分潮,并呈往复流特征;其最大流速介于38~55 cm/s之间,流向为东北-西南,最大流速发生时刻随深度增加而提前。最大可能潮流流速介于91~142 cm/s,流向与岸线走向大致平行。秋季辽东湾东部沿岸余流整体较弱,流向以西南向为主,从北往南三站余流流速分别约为3~5 cm/s,3 cm/s和2~5.5 cm/s。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