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6篇
  免费   1173篇
  国内免费   1639篇
测绘学   761篇
大气科学   1029篇
地球物理   1270篇
地质学   3117篇
海洋学   923篇
天文学   165篇
综合类   533篇
自然地理   65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340篇
  2021年   403篇
  2020年   347篇
  2019年   411篇
  2018年   379篇
  2017年   387篇
  2016年   391篇
  2015年   374篇
  2014年   445篇
  2013年   453篇
  2012年   456篇
  2011年   416篇
  2010年   384篇
  2009年   359篇
  2008年   322篇
  2007年   354篇
  2006年   273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11.
DLT程序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裴亮  蔡锋  李国庆 《测绘工程》2003,12(4):50-54
在近景摄影测量直接线性变换原理的基础上,加入附加条件建立附加有平行条件的直接线性变换函数模型,探讨了在解算过程中用数据探测法剔除粗差,用验后补偿的方法补偿系统误差的实现。鉴于非量测像机在近景摄影洲量中应用导致直接线性变换解法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及数据量大、解算过程过于复杂的情况。用VC 编制了直接线性变换的解算程序,对其关键的方法和用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12.
3G技术与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的集成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霍亮  李欣 《测绘科学》2003,28(3):59-61
3G技术能够对现代物流作业与管理进行有效地监督和控制,3G技术与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的集成是物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探讨了3G技术与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的集成模式,对于以GIS技术为平台支撑、以定位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为辅助手段的分布式空间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3.
梁永平  时坚  张良  刘德深 《地球学报》2003,24(2):167-170
陕西渭北地处鄂尔多斯南缘,分布大面积的古生代碳酸盐岩,由于东西部所处地质背景不同,岩溶地区含水介质特征以及对应的地下水赋存、运移、循环特性存在极大的差异性。通过对东、西部岩溶含水岩组的结构组合特征、地质构造特征以及地球化学背景特征的深入对比,分析了对岩溶作用的影响,揭示了造成两地岩溶地下水赋存特性差异性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14.
利用2000年6月1日~8月11日北京地区地基全球定位系统(Globe Positioning System)网遥感大气总水汽量试验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北京地区夏季大气总水汽量的时空变化,研究了大气总水汽量与日平均温度、地面水汽压和降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气总水汽量存在明显的时空变化,对于地理位置基本相近的台站,海拔高度的影响比较明显,一般情况下高山站的水汽总量低于平原站;在晴天,地面水汽压与大气总水汽量有较好的相关性,而在云雨日,由于高低层大气湿度的变化常常不同步,用地面水汽压估算的大气总水汽量具有较大的偏差;大气总水汽量短时间内的快速增加往往对应有降水过程出现,但总水汽量的大小与降水量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在降水预报中应综合考虑总水汽量的前期平均水平、短时的增幅和峰值大小等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5.
数值预报产品在2002年汛期暴雨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周雨华  毛亮  何正阳  姚蓉  居晶琳 《气象》2003,29(11):41-44
为了解数值预报产品在暴雨预报中的作用,总结了欧洲中心、华盛顿、日本及中央气象台天气在线网站德国数值预报模式的高空、地面形势预报产品和降水预报产品在湖南省2002年几次典型暴雨预报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数值预报产品在2002年湖南省中短期暴雨预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6.
广东省空气质量预报系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介绍了广东省气象系统开展空气质量预报的概况,包括使用的预报工具,其预报能力与业务运行的预报质量分析,以及进一步提高预报水平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17.
双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误差和资料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5,自引:1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用双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进行回波强度、径向速度和方位定位的质量控制方法,以及利用概率分布法订正配对的双多普勒雷达回波强度的方法。以2001年973“中国暴雨”外场试验期间获取的双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为例,比较了合肥、马鞍山和宜昌、荆州的两对双多普勒雷达同步观测的回波强度、径向速度和方位的改变对观测数据对比的影响;分析了这两对双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测量误差引起的风场反演的误差。结果表明:两对双多普勒雷达观测的回波强度和径向速度的空间位置和变化趋势比较一致,合肥与马鞍山雷达的回波强度有一定差异,径向速度也有1~2 m/s的差异。风场反演的误差与风场的方向、大小、空间位置等有关。在两个径向速度夹角在40°~140°范围内,共面上的风场的反演误差在1~2倍的雷达探测径向速度的误差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8.
广东近海台风路径异常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949~2000年的52年间在广东沿海近岸转折或沿海岸移动的热带气旋异常路径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还研究了广东沿海的地形特征。结果发现,转折点 (或靠岸点) 主要集中在有明显山脉地形的区域,同时靠岸前热带气旋有移速减慢的特征。另外还发现,转折前强度越强,则转折点离岸越近;靠岸前平均移速越小,则转折角度越大;靠岸前强度越强,则其沿海岸移动所需入射角越小。  相似文献   
119.
本文利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进行业务预报试验。对2002年12月6日前后一次降水过程进行应用分析,重点对阳泉市站点预报进行对比检验,得出该模式在站点有无降雪、降雪量级及降雪起报、结束时间等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结论,对于进一步开发降水预报精细产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0.
Water tank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convection flow induced by bottom heating and the effects of the ambient wind on the flow in non-symmetrical urban street canyons based on the PIV (Particle Image Visualization) technique. Fluid experiments show that with calm ambient wind,the flows in the street canyon are completely driven by thermal force, and the convection can reach the upper atmosphere of the street canyon.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motions also appear above the roofs of the buildings. These are the conditions which favor the exchange of momentum and air mass between the street canyon and its environment. More than two vortices are induced by the convection, and the complex circulation pattern will vary with time in a wider street canyon. However, in a narrow street canyon, just one vortex appears. With a light ambient wind, the bottom heating and the associated convection result in just one main vortex. As the ambient wind speed increases, the vortex becomes more organized and its center shifts closer to the leeward build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