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4篇
  免费   741篇
  国内免费   1114篇
测绘学   325篇
大气科学   910篇
地球物理   883篇
地质学   2057篇
海洋学   469篇
天文学   90篇
综合类   331篇
自然地理   59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236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240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为研究双偏振雷达资料在冬季冰雹监测预警中的应用,利用厦门S波段双偏振雷达资料,分析了2016年12月21日福建漳州冰雹的回波特征。发现在降雹过程中,最强回波达69 dBZ,三体散射回波径向长度达16 km,旁瓣回波切向宽达20 km,低层的钩状回波与入流缺口明显;冰雹区的差分反射率因子Z_(dr)和差分相位常数K_(dp)数值小,冰水混合区的相关系数ρ_(hv)较低。分析表明:此冰雹个例并非典型的超级单体,但存在超级单体的部分偏振回波特征,回波前侧下沉气流存在Z_(dr)弧,可延伸到中层,在入流缺口和后侧下沉气流处,Z_(dr)柱和K_(dp)柱成对出现,中层存在CC的低值环。  相似文献   
192.
2017年江西汛期设区市城区暴雨回波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邓虹霞  智海  马中元  张瑛  何文 《气象科学》2019,39(2):274-284
使用江西WebGIS雷达拼图和自动站雨量、雷电监测、强天气监测等数据,以及MICAPS常规天气图资料,对2017年3—7月江西汛期11个设区市26次城区暴雨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7年江西汛期共出现52日暴雨过程,其中江西11个设区市所在地城区出现26次暴雨。在这26次城区暴雨个例中,有23次伴随出现短时强降水,有3次降水比较均匀。暴雨维持时间长短不一,最长的有15 h,最短只有3 h,平均是10 h。有5次出现大风天气,21次没有大风出现。雷达回波特征主要有3种:块状(强单体、超级单体)、带状(飑线、回波带)、絮状(絮带、絮团)。这3种回波形态特征,出现率最高的是絮状回波,即比较宽、嵌有中等强度的对流单体絮带状回波带,强度40~55 dBz,出现16次,概率62%;其次是窄而长、紧密排列由强单体组成的飑线回波带,强度50~60 dBz,出现8次,概率30%;块状(强单体、超级单体)回波强度最强,中心强度达到60~70 dBz,出现2次,概率8%。  相似文献   
193.
WP92-3柱样采自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利用稀土元素(REE)特征参数研究了该柱样的沉积物来源和地层序列划分,并对其所揭示的环境变化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样品的REE分布模式揭示了该海域的沉积物源主要为海相自生沉积;基于REE指标的垂向深度变化特征可将该柱样划分为3个地层序列;∑REE,LREE/HREE和δCe几个指标对环境的温度变化以及地磁场的极性变换均有良好的响应,∑REE高值段基本对应于δ18O和SST所揭示的暖池低温期,而地磁场极性转变的时间正好对应着稀土指标(∑REE,LREE/HREE和δCe)快速大幅波动的层位。REE特征参数较好地记录了暖池区近3万年来的沉积和环境变化信息,是一组对气候环境演化具有潜在良好指示作用的地球化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4.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砂岩储层中普遍发育粘土矿物,根据岩心薄片观察,自然γ能谱测井交会图识别出的粘土矿物类型有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薄片分析按粘土矿物形成方式划出沉积粘土和成岩粘土(蚀变、转变及化学成因粘土),以及按其产出状态尚划出构造(骨架)粘土和结构(填隙)粘土,并定量分析出构造粘土和结构粘土含量在多数层段分别为20%以上与10%~18%。依据自然γ能谱测井分析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查明各粘土矿物含量同T h,U,K质量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85,建立了粘土矿物定量计算模型X=a-b×T h c×U d×T h/K还对储层中粘土矿物进行预测及粘土矿物的纵向分布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195.
文彤  李思敏  苏海洋  肖凯杰 《热带地理》2022,42(10):1677-1689
以中小学生自然教育研学旅游作为具体情境,基于539份家长问卷数据阐释研学旅游动机与价值感知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成本感知和风险感知探讨其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表明,家长感知的研学旅游动机越强烈,越容易感知到研学旅游产品所传递的价值,验证了研学旅游情境下动机对价值感知的积极影响,也形成了对动机与价值之间关系研究的理论补充。并且,这一动机除了直接作用于价值感知外,还会通过成本感知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价值感知,揭示了中国家长对于教育价值的重视会削弱其对“利失”的感知。此外,进一步验证了风险感知的积极影响,即家长感知研学旅游的不确定性水平越高,动机对价值感知的积极影响越明显,且会抑制成本感知对价值感知的负向作用,但风险感知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其对成本感知与价值感知间的抑制作用将不显著。因此,面向需求设计打造产品,突出产品价值、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把控活动安全、合理制定价格,获取家长群体的认同接受,将是研学旅游进一步拓展市场的重要考量。  相似文献   
196.
汾渭盆地地裂缝成因研究中的若干关键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汾渭盆地是我国地裂缝发育最强烈的地区,地裂缝类型多样,成因复杂。本文概述了汾渭盆地地裂缝的分布规律,分析了目前汾渭盆地地裂缝成因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围绕构造型地裂缝的成因问题,提出如下研究思路:通过多学科联合手段,重点研究汾渭盆地地裂缝灾害的分布规律及其与活动构造的分布关系与成生联系,建立构造地裂缝的地质结构模型;将现代物理数值模拟技术与高精度观测技术相结合,分析研究构造活动启动地裂缝灾害的力学机理以及构造作用与抽水作用耦合致裂机理;以GPS观测资料为约束,将汾渭盆地地裂缝的成生与青藏、华北大陆变形的动力学过程联系起来,研究该区地裂缝与现今中国大陆动力学的内在联系,揭示大陆驱动力产生地质灾害的动力学机制与模式。  相似文献   
197.
王文  蔡晓军  隆霄 《干旱气象》2007,25(4):5-11
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MM5V3的模拟资料对"99.6"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对流动量输送(CMT)和视热源视水汽汇分析。CMT诊断分析表明,水平动量残差在切变低涡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中尺度低涡发生初期对流层低层动量残差X主要是加速西南气流的北上;在对流层中层动量残差在槽后加速冷空气南下,在槽前加速西南暖湿气流北上,非常有利于东亚大槽的发展。在低涡切变线强烈发展时,850hPa的X方向与发生阶段相反,此时西南气流受到了强烈的减速作用,同时500hPa东亚大槽的前部和后部出现了减速气流的动量残差,槽后冷空气和槽前的暖湿气流都已经受到减速作用,此后低涡切变线逐渐衰减。低涡切变线发展到最强的阶段,强X矢量几乎总是与强烈上升运动区相对应,能量转换E的水平分布表明,大尺度系统与中尺度系统之间的能量转换非常复杂,并不是简单的能量串级过程,但能量主要是从大尺度向次网格尺度转换。200hPa动能转换E的带状分布非常清楚,E的正负大值中心分布在高空急流的2侧,表明高空急流在能量转换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视热源和视水汽汇的诊断分析显示,强凝结潜热的释放与低涡的发展相伴随,但视热源只与β中尺度系统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视水汽汇有和视热源非常相似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98.
1999年6月长江中下游梅雨暴雨的环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2,他引:7  
隆霄  程麟生  王文 《高原气象》2007,26(3):563-571
利用客观分析资料和加强观测期资料,对1999年6月发生在我国长江流域的持续性梅雨期降水过程的大尺度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999年梅雨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强降水带状分布非常明显,强降水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强降水带呈东西向分布,并且雨带的南北边界非常清楚。(2)在对流层低层,从孟加拉湾来的西风气流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前缘的东南气流在长江流域维持,为此次强暴雨过程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条件。高空急流和低空急流的存在和维持为此次梅雨锋暴雨过程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抬升机制,而对流层中低层的中性对流不稳定特征则为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不稳定机制。(3)梅雨锋区对流层低层的水汽辐合非常明显,水汽输送主要来自孟加拉湾和西太平洋,同时南海季风槽在向梅雨锋区输送水汽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热带海洋地区向我国内陆输送水汽的通道。(4)平均纬向风速u对流层高层出现了与高空西风急流与高空东风急流相对应的两个强风速核;径向平均风速v在400 hPa以下层次盛行南风,而在400 hPa以上的高层盛行北风;受两侧下沉气流的制约,梅雨锋降水带南北两侧存在位势不稳定层结中的不稳定能量无法释放,因此没有出现明显的降水。  相似文献   
199.
利用广州S波段双偏振雷达观测数据和低频电场探测阵列三维闪电定位数据,分析了2017年5月4日和5月8日华南地区两次飑线过程中闪电起始和通道位置处的雷达偏振参量和降水粒子特征.两次飑线中约80%的闪电起始和通道(统称闪电放电)定位于对流区.对流区闪电放电位置处的雷达反射率(ZH)要比层云区平均大4~5 dBZ,其它偏振参...  相似文献   
200.
南阳市水资源情势及承载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9512000年南阳市降水资料和全国第二次水资源调查评价数据,分析了降水量的年变化趋势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南阳市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受其影响,水资源量也呈减少趋势.南阳市人均水资源虽在河南省辖市中位居第三,但仍属缺水地区.因此,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的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