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2篇
  免费   1300篇
  国内免费   1754篇
测绘学   659篇
大气科学   1165篇
地球物理   1373篇
地质学   3438篇
海洋学   800篇
天文学   171篇
综合类   588篇
自然地理   922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384篇
  2021年   457篇
  2020年   389篇
  2019年   381篇
  2018年   414篇
  2017年   387篇
  2016年   425篇
  2015年   441篇
  2014年   451篇
  2013年   453篇
  2012年   434篇
  2011年   439篇
  2010年   451篇
  2009年   350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299篇
  2001年   271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4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利用三维有限元模拟两层地球模型(包括弹性层和粘弹性层)介质的横向不均匀和断层错动的复杂性对震后地表位移场的影响,其数值结果包括弹性解和粘弹性解。结果表明,震后位移场的分布特征不仅与粘弹性层的流变特性有关,还与弹性层介质的剪切模量以及断层的同震错动有关。  相似文献   
22.
利用上海天文台的照相底片资料,确定了疏散星团NGC6530天区364颗恒星的自行和成员概率,并对有关自行测定的方法、结果和精度等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讨论。使用的底片历元差为87年,全部恒星自行中误差的均方根值为1.09mas/a。  相似文献   
23.
We study a model of mergers affecting only the progenitors of present E/SO. We adopt the standard scenarios of star formation as prescribed by Guiderdoni & Rocca-Volmerange. The merging process is parametrized under the assumptions of(1) self-similarity of the Schechter MF and(2) mass conservation. Nine models are discussed. The predictions are compared with counts ofB J ,U +,F +,N + bands. E/SO mergers account for the excess of the faintest blue galaxies without causing excess in redder bands. However, as we no longer have enough mergers at brighter magnitudes, a plain E/SO merging model fits less tightly for the redshift and the colour distributions. Detection effect, a steeper slope of LF may be ways to improve. Our models predict acceptable merger frequencies atz = 0.5 although some models predict more interacting galaxies than observation atz = 0.  相似文献   
24.
建立了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Cd标准溶液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析的实验方法。仪器的质量分馏校正采用Standard-Sample Bracketing法。实验结果用δ114/110Cd来表达。在此研究基础上,以SPEX Cd标准溶液为参考标准,对国外4种Cd标准溶液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实验测定的精度在0.07‰~0.13‰(δ114/110Cd),与目前文献报道的结果具有相似的精度。以最新SPEX Cd标准样品(δ114/110Cd=0)为基准,计算的δ114/110CdJMC、δ114/110CdSPEX-1、δ114/110CdBAM1012和δ114/110CdM櫣nster的值分别为0.55‰、0.56‰、-0.65‰和5.14‰,说明不同批次SPEX标准溶液的Cd同位素组成是明显不同的,最新的SPEX Cd标准溶液与SPEX-1 Cd的δ114/110Cd值存在着0.56‰的差别。将以SPEX Cd为参考标准的δ114/110CdBAM1012和δ114/110CdM櫣nster转化为以SPEX-1或JMC为参考标准后,得到的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  相似文献   
25.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侏罗系(中下侏罗统)的优质烃源岩主要发育于湖相与三角洲相环境。研究了不同时代、不同沉积环境中烃源岩的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结果发现,有3类化合物的分布与组成差异显著,包括三环萜烷(C19、C20、C21)的分布型式、重排藿烷的丰度以及规则甾烷的相对组成。其中,不同时代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规则甾烷组成上;而不同沉积环境的差异主要体现为三环萜烷(C19、C20、C21)的分布型式及重排藿烷的丰度。分析认为,这些差异与烃源岩的沉积环境及其生源组成有密切关系。据此,初步将这些参数应用于两方面研究,一是为划分地层沉积环境提供“生物标志物相标志”,二是研究油源对比,取得良好效果。因此,本文研究结果具有重要实用价值与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6.
Soil n-alkane δD vs. altitude gradients along Mount Gongga,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altitude effect on the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precipit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to paleoelevation reconstruction using authigenic or pedogenic minerals have been intensively studied.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no studies on variations in biomarker δD along altitude transects to investigate its potential as a paleoelevation indicator, although 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δD of higher plant lipid may record changes in precipitation δD (δDp). Here, we present δD values of higher plant-derived C27, C29, and C31n-alkanes from surface soil along the eastern slope of Mount Gongga, China with great changes in physical variables and vegetation over a range from 1000 to 4000 m above sea level. The weighted-mean δD values of these n-alkanes (δDwax) show significant linear correlations with predicted δDp values (R2 = 0.76) with an apparent isotopic enrichment (εwax-p) of −137 ± 9‰, indicating that soil δDwax values track overall δDp variation along the entire altitudinal transect. Leaf δDwax is also highly correlated with mountain altitude by a significant quadratic relationship (R2 = 0.80). Evapotranspiration is found declining with altitude, potentially lowering δDwax values at higher elevations. However, this evapotranspiration effect is believed to be largely compensated by the opposing effect of vegetation changes, resulting in less varied εwax-p values over the slope transect. This study therefore confirms the potential of using leaf δDwax to infer paleoelevations, and more generally, to infer the δD of precipitation.  相似文献   
27.
在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分别选取有机碳含量很低和较高的侏罗系泥岩样品,对比分析了它们在生物标志物组成上的差异。结果发现,高有机质丰度泥岩的生标组成与我国西北地区侏罗纪煤系有机质的特征差异不大,相比而言,低有机质丰度泥岩的正烷烃以前主峰为特征,Pr/Ph比值在1.0左右,三环萜烷和伽马蜡烷丰度较高,并在部分样品中检出了25 降藿烷系列。结合泥岩的有机岩石学特征,认为这些差异可能反映了泥岩沉积环境和生烃母质的不同:高有机质丰度泥岩的有机显微组分以相对弱还原条件下的形态有机质为主,包括藻类体、孢子体和角质体等,而低有机质丰度泥岩的有机显微组分以相对强还原条件下的矿物沥青基质为主,其母质可能来源于低等显微菌藻类。进一步通过对比不同有机质丰度泥岩,以及区内原油生标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讨论了研究区的油源问题。  相似文献   
28.
藏南地区中生代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藏南地区中生代硅质岩包括蛇绿岩套硅质岩(与蛇绿岩共生)和非蛇绿岩套硅质岩两大类.本文重点分析日喀则地区彭错林、夏鲁以及泽当地区的罗布莎、江孜盆地宗卓组及四个剖面的硅质岩.其中,彭错林、夏鲁和罗布莎硅质岩与蛇绿岩共生,江孜盆地宗卓组为非蛇绿岩套硅质岩.分析表明:(1)藏南地区硅质岩剖面地球化学特征鲜明,具有一致性和多样性特点;(2)与蛇绿岩共生的彭错林、夏鲁、罗布莎硅质岩普遍具有高Si、高Fe、低Al特征,大部分微量元素相对于克拉克值亏损,稀土元素总量低,经北美页岩标准化后,Ce异常明显或不明显,重稀土相对轻稀土富集.硅质泥岩的∑REE要明显高于硅质岩;(3)非蛇绿岩套宗卓组硅质岩SiO2含量稍低,Al2O3、TiO2则相反.V、Th、Hf、Ta等不相容元素上亏损程度较小,部分样品含量可接近克拉克值.稀土总量相对较高,页岩标准化配分模式上体现为弱Ce正异常,负Eu异常,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的平坦型曲线图;(4)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了,藏南地区硅质岩多数具有明显的热水沉积成因属性,同时有正常陆源组分的加入.其中,夏鲁硅质岩的热水沉积地球化学特征较为典型,而宗卓组硅质岩则表现出受陆源物质加入的影响显著的地球化学特点.  相似文献   
29.
西秦岭熊山沟岩体地球化学及构造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区域地质调查及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位于西秦岭天水东南部地区的原百花岩体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岩体接触关系、同位素年龄研究,从中解体出熊山沟岩体,并初步了解了该岩体的岩浆活动规律。熊山沟岩体早期岩石类型为斜长花岗岩,岩石化学成分K2O含量较低,K2O∕Na2O比值为0.33~0.42;晚期岩石类型为二长花岗岩,岩石相对富集K2O,K2O∕Na2O比值为1.01~1.43,岩石属拉斑-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富集Th、Hf、Nb、Zr等元素;稀土元素以富集轻稀土,无铕负异常或铕负异常不明显为主要特征;氧同位素值较低(δ^18O为+3.32‰),岩石具Ⅰ型花岗岩的特征,岩浆来源于下地壳物质,形成于大陆弧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30.
使用1979年1月至1984年12月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对热带地区积云对流的长期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带地区积云对流活动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冬季积云对流区主要是东西向,位于南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近赤道地区;夏季则北移至北印度洋和菲律宾附近的西太平洋地区。低纬地区积云对流活动存在明显的季节性位移,北印度洋地区的积云对流活动主要集中在5—10月,7—8月位置最北;北半球热带西太平洋地区的积云对流活动则主要集中在6—11月,8—9月位置最北。标准差分析表明,冬季北半球热带西太平洋、赤道中太平洋及热带印度洋东部地区积云对流的年际变化最明显。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的主要空间型反映了赤道中太平洋、热带西太平洋、阿拉伯海和副热带西太平洋地区的积云对流活动存在一定的关系。结合遥相关计算还表明秋云对流存在4种遥相关型,即2种东西向偶极型涛动型、西太平洋型和北印度洋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