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试验以大豆饼作为主要蛋白源取代部分优质鱼粉饲养罗非鱼。结果表明,以大豆饼取代50%鱼粉并添加4.8%油脂的饲料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而过多地以植物蛋白代替鱼蛋白显然还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82.
为了研究蓬莱西庄海岸侵蚀原因、揭示泥沙运移规律,利用萤光示踪砂和染色砾石进行侵蚀岸段的泥沙示踪研究.其主要结果如下:1.海滩泥沙运动完全由波浪控制,泥沙运移的速度和方向取决于破波的大小和方向.2.海滩泥沙以群体形式沿岸输移.3.在平直海岸上,泥沙可超越粘土质海蚀平台进入另一砂质海滩。  相似文献   
83.
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象信息共享平台作为新一代气象信息管理系统, 将极大提升现有的气象信息管理水平和对业务科研的支撑能力。该文首先介绍了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概念、内涵及其系统框架, 然后从数据资源管理和共享发布两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元数据技术、数据网格技术、海量数据存储管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构建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关键技术, 最后以两个关联的系统开发实例对我国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发展思路和技术路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4.
苏家屯台电磁辐射异常与地震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家屯观测台是位于辽宁沈阳的一个地方性专业地震观测台站,用EMAOS-L数字化电磁辐射观测仪进行电磁观测。本文将该台站4年多的电磁辐射观测资料和这期间观测到的Ms4.0以上的震例进行了收集和整理,从观测仪器的性能指标、地质构造特征、电磁信息的来源等方面进行了震例的电磁前兆异常特征分析。研究认为,该台站前兆异常突出,电、磁异常同步性好,异常信息与发生在上地壳的震源深度小于20km的地震具有良好的对应性,同时,对震级较大的地震,其前兆异常有日变周期特性。  相似文献   
85.
辽西上白垩统大兴庄组地层层序及时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辽宁西部白垩系上统大兴庄组主要分布于锦州、义县地区,在朝阳波罗赤、阜新碱锅等地也有零星出露。除阜新等地区为中基性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外,均为中酸性、酸性火山熔岩、熔岩碎屑岩、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沉积岩及次火山岩。角度不整合覆于白垩系下统义县组、九佛堂组、沙海组之上,平行不整合覆于白垩系孙家湾组之上,K—Ar同位素年龄值为80.83Ma,属晚白垩世。该期火山活动以爆发—喷溢交替进行为特点,间有次火山岩侵入,活动强度微弱,分布局限。  相似文献   
86.
采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厦门基准站的GPS观测数据以及厦门验潮站的验潮数据,计算了厦门海域的海平面绝对变化速度,并就高程变化问题作了深入讨论,表明点位高程变化呈周期性,几期GPS连续观测受其影响不能得出实际的高程线性变化速率,指出了要监测验潮站的地壳垂直运动,最好采用多年连续的GPS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87.
我国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10年来,我国海洋地质工作在海岸带、近海与管辖海域、大陆架边缘海和深海大洋开展了地质构造、矿产资源、环境灾害和探查技术及仪器设备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和研发,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如历时8年的“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专项),完成了1∶100万管辖海域的16个图幅、1∶25万13个图幅的综合调查和9个区块海砂资源评价; 在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发现了3个大气田; 开展了海岸带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与图集(1∶400万)编制; “南海深海过程演变”专项研究与南黄海陆架区科学钻探均有新发现; 海底石油勘探与开发技术(“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南海北部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探测技术及发现(Ⅱ型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冷泉)、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以及海底探测技术与采样设备的研发等等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或突破。这些重要成果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海洋地质调查的程度、研究水平和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88.
ITRF的发展及其在建立和维持地区性大地坐标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了 ITRF(国际地球参考框架 )的发展情况以及它与 IGS的关系 ,讨论了它在建立和维持地区性地球参考系的作用 ,最后展望了它在建立和维持我国地心参考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
研究了导航卫星自主导航问题,提出了基于星间测距和轨道定向参数约束的导航卫星自主定轨方法,通过该方法的可行性分析,得到一些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90.
灰色系统模型在卫星钟差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分析了二次多项式模型在卫星钟差长期预报中的缺陷,依据灰色系统理论和卫星钟差的变化规律,以较少的观测样本建立了预报卫星钟差的灰色预测模型,并将其与二次多项式预测模型进行分析比较。计算结果表明,两者的短期预报精度基本相当,而灰色系统模型的长期预报精度要明显地优于二次多项式模型,更适合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