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1篇
  免费   1444篇
  国内免费   2242篇
测绘学   1059篇
大气科学   1062篇
地球物理   1054篇
地质学   3780篇
海洋学   1058篇
天文学   80篇
综合类   462篇
自然地理   76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370篇
  2021年   462篇
  2020年   370篇
  2019年   449篇
  2018年   387篇
  2017年   415篇
  2016年   379篇
  2015年   443篇
  2014年   460篇
  2013年   498篇
  2012年   544篇
  2011年   541篇
  2010年   497篇
  2009年   440篇
  2008年   470篇
  2007年   423篇
  2006年   448篇
  2005年   347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乌鲁木齐10号泉流量变化的多尺度小波分析与异常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10号泉开始观测以来的震例,利用基于小波分析的多尺度分析原理对乌鲁木齐10泉流量的日均值观测序列进行了分析,总结了10号泉流量多尺度分析结果的映震特征。10号泉流量的地震前兆异常绝大多数是高值异常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即一般都是在高值异常结束后几个月之内发生地震,个别情况下地震会发生在高值异常持续时段内。初步可以认定,利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分析原理将流量数据分解成若干频段后,能够较好地识别和提取流量原始测值中不易分辨的震前异常。  相似文献   
142.
油气差异泵吸作用机理探讨——以泌阳凹陷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泌阳凹陷油气成藏过程的系统研究,发现在差异抬升过程中,深凹源岩区抬升幅度小,凹陷四周圈闭发育区抬升幅度大,差异抬升运动导致源岩和圈闭之间的势能差急剧增大,从而促使油气大规模沿砂体向圈闭充注,这一过程类似于水泵抽水的过程,据此,文中提出了油气泵吸作用和油气差异泵吸作用的概念及机理,并以泌阳凹陷为例讨论了油气差异泵吸作用的形成条件、主要影响因素及油气差异泵吸作用对油气差异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影响油气差异泵吸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势能梯度、通道质量和泵源配置及油气运移距离;泌阳凹陷油气分布总体上受成藏运聚系统的控制,在各运聚系统内油气分布受油气差异泵吸作用的控制,其中势能梯度、泵源配置及油气运移距离是影响油气差异分布的主要因素,而在每一个大泵(复合泵)内部,通道质量差异是影响油气差异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3.
As surface exchange processes are highly non-linear and heterogeneous in space and time, it is important to know the appropriate scale for the reasonable prediction of these exchange processes. For example, the explicit representation of surface variability has been vital in predicting mesoscale weather events such as late-afternoon thunderstorms initiated by latent heat exchanges in mid-latitude regions of the continental United States. 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of input data on modeled fluxes, so a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esolution needed for accurate modeling. A statistical procedure was followed to select two cells from the Southern Great Plains 1997 hydrology experiment region, each 20 km×20 km, representing the most homogeneous and the most heterogeneous surface conditions (based on soil and vegetation) within the study region. The NOAH-OSU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Land Surface Model (LSM) was employed to estimate surface energy fluxes. Three scales of study (200 m, 2 and 20 km) were considered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s of the aggregation of input data, especially soil and vegetation inputs, on the model output. Model results of net radiation and latent, sensible and ground heat fluxes were compared for the three scales. For the heterogeneous area, the model output at the 20-km resolution showed some differences when compared with the 200-m and 2-km resolutions. This was more pronounced in latent heat (12% decrease), sensible heat (22% increase), and ground heat flux (44% increase) estimation than in net radiation. The scaling effects were much less for the relatively homogeneous land area with 5% increase in sensible heat and 4% decrease in ground heat flux estimation. All of the model outputs for the 2- and 20-km resolutions were in close agreement.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for this study region, soils and vegetation input resolution of about 2 km should be chosen for realistic modeling of surface exchange processes. This resolution was sufficient to capture the effects of sub-grid scale heterogeneity, while avoiding the data and computational difficultie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spatial resolutions.  相似文献   
144.
论述了卫星测高空间技术的主要特征、科学意义及其在军事和经济建设领域的重要价值,阐明了国内外测高卫星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利用卫星测高空间技术建立数字化海洋所取得的成果,分析卫星测高目前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发展我国卫星测高空间技术以及利用该技术建立数字化海洋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5.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最大剪应力等值线来确定边坡的滑动面,并与其结构面抗剪强度相比较,给出了确定边坡的稳定系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6.
The multivariate information conprehensive processing technique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at present to the digital mineral prospecting. However, the GIS-based weights of evidence have provided us with powerful tool for the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mineral resource potential. In this paper, the mineraliz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achievements made by previous researchers, to mend such deficiencies ad few references on ore fields in Yujiacun, Yunnan Province and the shortage of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and assess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addition, the weights of evidence are used to make a systematic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and assess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there, so that 2 mineral prospecting target areas of grade Ⅰ and 8 mineral prospecting target areas of grade Ⅱ are delineated, providing the further mineral resource exploration with the basis for the selection of mineral deposits.  相似文献   
147.
通过对湖北省富水水库坝基渗漏水及其析出物的研究,探讨了现代沉积环境(水库)中显微铁矿物形成的机理及微生物在铁的生物矿化中的作用和意义。对析出物中微量元素的富集特征也进行了初步研究。用化学分析方法测试出坝基渗漏水中阳离子以Ca^2 、Mg^2 、K^ 、Na^ 为主,Fe^2 和Fe^3 含量极少,阴离子以HCO3^-为主。析出物的化学成分以铁的氧化物为主。采用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和穆斯堡尔谱,以及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分析研究了析出物的物相和形貌特征。析出物的主要矿物相为针铁矿、石英、伊利石、蒙脱石和微量方解石,呈弱结晶状态。由析出物中显微针铁矿特殊的形貌特征及其特征的穆斯堡尔谱图推测出富水水库沉积环境中显微针铁矿是由铁细菌形成。ICP-MS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析出物中不仅富集了铁,还富集了Yb、Pb、Dy、Zn、Co、Be、Eu、Sm和Tb等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富集是微生物与显微针铁矿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8.
周志恩  蒋维楣  胡非  奚文 《气象科学》2003,23(3):292-299
目前 ,我国气象部门相当普遍地拥有气象卫星观测资料 ,但是 ,这些资料如何在城市气象服务以及为城市建设规划等方面的决策研究中发挥作用 ,急待进一步研究并开展工作。本文试图通过合理的反演处理 ,给出卫星观测对地面温度的测量结果 ,由此可比较细致地分析了解地面热状况及其与土地利用类型 ,地面覆盖性质等的关系。本文利用有限的 NOAA- AVHRR气象卫星遥感资料 ,采用修正的 Ulivieri分裂窗方法反演出同期的地表温度场 ,通过对北京地区的卫星观测资料进行算例分析 ,揭示出一个 2 0 0 km× 2 0 0 km范围内的地面温度分布特征。反演结果可以明显地揭示出城市热岛现象的变化规律 ,并且能较为清楚地反映出相对的高温区和低温区  相似文献   
149.
1948-2000年ENSO事件与全球陆地年降水量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用最新创建的全球陆地月降水资料(PREC/L),研究了1948—2000年期间的ENSO事件与全球陆地年降水量的关系。对合成分析的结果进行了蒙特卡罗模拟检验。结果表明,暖事件年全球陆地年降水量大范围减少。显著地区是:赤道西太平洋区、中国华北、赤道中美洲区、孟加拉湾北部及尼泊尔、东澳大利亚区、印度西部及巴基斯坦南部、勒拿河以东地区、西欧及南极的威尔克斯等区域。在暖事件年,陆地年降水量增加地区不多,主要是南美的智利和阿根廷、东非索马里、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中东的土耳其、伊拉克及伊朗、北非的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西南非的纳米比亚及非洲南部的博茨瓦纳和津巴布韦。统计检验表明,暖事件年全球陆地年降水量减少面积比降水量增加面积要大,而且更为显著。研究还指出,ENSO的年代际变化对上述地区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影响不明显。但是,80年代以后的暖事件对东澳大利亚干旱、中国华北干旱的影响比80年代前的影响要大。  相似文献   
150.
吴飞 《探矿工程》1997,(1):50-52
固体粒子是良好的稳泡剂,其稳泡作用实质是在气-水界面产生吸附,形成固态膜,固态膜致密性强,机械强度高,表面粘度大。固体粒子的润湿性能,粒子大小及形状对固态膜的牢固程度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