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5篇
  免费   393篇
  国内免费   663篇
测绘学   355篇
大气科学   215篇
地球物理   371篇
地质学   1133篇
海洋学   331篇
天文学   31篇
综合类   150篇
自然地理   23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1.
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中、上侏罗统沉积体系演化控制因素不清、沉积模式不明等问题,通过对多条露头剖面精细解剖、详尽写实沉积特征描述等手段,分析了其垂向序列、砂体叠置方式、水动力条件、沉积体系演化及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准南中、上侏罗统自下而上分别发育辫状河沉积、曲流河沉积和扇三角洲沉积,古气候与构造造成的水动力条件的变化是控制这种沉积演化的主要因素。其中头屯河组底部发育辫状河沉积,古气候温暖湿润,形成堆叠型砂体叠置方式;中部发育辫-曲转换沉积,古气候开始初步干旱,形成紧密叠置型砂体;上部发育曲流河沉积,降雨量较少古气候干旱,形成孤立河道型砂体。齐古组发育季节性曲流河沉积,古气候较为干旱,在湿润期降雨量较充足时发育侧向迁移型砂体,干旱期则发育侧向连片型砂体。喀拉扎组发育扇三角洲沉积,古气候整体炎热干旱,构造活动剧烈,碎屑水道在扇三角洲平原构成垂向切割型砂体,而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则构成侧向切割型砂体。  相似文献   
92.
根据贵州省清水江三板溪水电站低温水治理隔水幕墙试验工程中水下钻孔的施工工艺和要求,设计了漂浮式水上钻探平台。平台主要由甲板、定位系统、吊装系统、钻探施工系统组成。甲板作为水上载体,主要是用来提供浮力及工作台面;定位系统用来完成平台在水中的移动及固定;吊装系统主要功能是在悬臂吊旋转半径内完成平台上相关物资、大型工器具等的起吊移动;钻探施工系统即实施钻探工作,完成水下钻孔。通过现场实际应用,该平台设计合理,相关配套符合要求,完全能够满足项目所需水下钻孔的钻探工作。平台的成功应用,为以后类似项目在作业平台及钻探施工设备的选用配套上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3.
松散破碎性地层孔壁失稳一直是困扰钻探工程界的难题之一,增强该类地层的胶结性,提高其力学性能是有效解决孔壁失稳的技术关键。本文将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技术与CMC无固相钻井液相结合,构建微生物-CMC无固相钻井液体系。通过岩心浸泡实验、X射线衍射实验(XRD)以及扫描电镜分析两种微观分析手段对微生物-CMC无固相钻井液的固壁作用与机理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微生物-CMC无固相钻井液对松散破碎性地层具有较明显的加固作用,且作用时间越长,初始菌种浓度越高,钙源浓度越大,固壁效果越好。在固壁过程中,微生物随钻井液渗透进入试样内部,在松散颗粒之间诱导生成碳酸钙晶体,填充孔隙空间,将松散颗粒胶结成整体,并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从而达到加固孔壁的目的。本研究结果为解决松散破碎性地层孔壁失稳提供了新的钻井液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94.
崔敏  徐建永  郭刚  谢晓军  祁鹏  肖曦  王欣 《现代地质》2021,35(4):1106-1113
杭州斜坡是西湖凹陷油气勘探的新区,构造特征的研究是开展石油地质条件研究的基础。通过对杭州斜坡的结构、主控断裂的演化及其对油气运移控制作用的分析,探讨了斜坡结构差异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杭州斜坡分为北段、中段和南段三个部分,中段断层走向为北北东向,单个断层的延伸长度小但数量多,存在倾向东和倾向西的顺向断层和反向断层。迎翠轩主断裂在平湖组沉积时期持续活动,杭州斜坡中段在平湖组中段下部沉积时期断层活动最强,最大落差达800 m。迎翠轩主断层走向变化、断层两侧砂岩含量和岩性反演结果表明,杭州斜坡中段断层上升盘的砂体发育程度较北段差,封堵性优于北段。关键成藏期(23 Ma和12 Ma)杭州斜坡中段处在有利的油气运移通道之上,迎翠轩主断裂中段在15 Ma后基本不活动,有利于下降盘的油气聚集。  相似文献   
95.
Oil and gas shows are rich in drilling wells in Kaiping sag,however,large oilfield was still not found in this area.For a long time,it is thought that source rocks were developed in the middle-deep lacustrine facies in the Eocene Wenchang Formation,while there is no source rocks that in middle-deep lacustrine facies have been found in well.Thickness of Wenchang Formation is big and reservoirs with good properties could be found in this formation.Distribution and scale of source rock are significant for further direction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Distribution characterization of middle-deep lacustrine facies is the base for source rock research.Based on the sedimentary background,fault activity rate,seismic response features,and seismic attributes were analyzed.No limited classification method and multi-attributes neural network deep learning method were used for predicting of source rock distribution in Wenchang Formation.It is found that during the deposition of lower Wenchang Formation,activity rate of main fault controlling the sub sag sedimentation was bigger than 100 m/Ma,which formed development background for middle-deep lacustrine facies.Compared with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middle-deep lacustrine source rocks developed in Zhu I depression,those in Kaiping sag are characterized in low frequency and good continuity.Through RGB frequency decomposition,areas with low frequency are main distribution parts for middle-deep lacustrine facies.Dominant frequency,instantaneous frequency,and coherency attributes of seismic could be used in no limited classification method for further identification of middle-deep lacustrine facies.Based on the limitation of geology knowledge,multi-attributes of seismic were analyzed through neural network deep learning method.Distribution of middle-deep lacustrine facies in the fourth member of Wenchang Formation is oriented from west to east and is the largest.Square of the middle-deep lacustrine facies in that member is 154 km2and the volume is 50 km3.Achievements could be bases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study and for exploration target optimization in Kaiping sag.  相似文献   
96.
地面强风可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出行安全、工农业生产等社会秩序。强风的发生与天气系统和复杂下垫面的共同作用密切相关,在城市区域尤为明显。受数值模拟技术和计算资源的限制,对实际天气条件下大范围城区的强风现象进行建筑物分辨率的大规模数值模拟研究仍是一个挑战。本研究利用中尺度气象模式嵌套流体计算动力模式的超高分辨率局地气象预报系统,对强冷空气过程造成广州市区的一次强风事件进行数值模拟,深入探讨强风的精细结构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伴随着强冷空气入侵,广州市区的平均风速和风场高频扰动均明显增强,且在城市冠层顶尤为明显,呈现区域不均匀的三维结构,数值模拟与地面观测相一致。较大范围的强风速和阵风主要出现在建筑物较为低矮的老城区上空,并持续影响下游河道等开阔区域。在高层建筑密集的新城区,虽然整体风速明显减弱,但能在平行风向的街道狭管和下游区域形成局地强风。特别是,超高层建筑群引起显著的垂直环流,导致强风扰动向下传播,造成最大风速达8 m s?1的地面局地强风,阵风指数接近2。上游建筑群引起的风场扰动呈现大尺度湍流结构,能沿着平均气流传播影响数公里之远的下游地区。当风场扰动经过广州塔等单体超高层建筑时,可在其两侧绕流区再次加强,形成局地强风。局地强风和阵风还出现在垂直于风向排列的沿江高层建筑群的侧边,与建筑屏风的阻挡效应和缺口溢出有关。研究结果促进认识城市强风的时空特征和物理机制,有助于提升城市气象的精细化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97.
本文基于长江三峡东部地区——宣昌王家湾、分乡和黄花场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剖面生物地层学,同位素年代学,沉积岩以及古地磁的进一步研究,联系当前世界上一些有代表性的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剖面资料,再论了全球奥陶纪晚期到志留纪初期笔石带和有关介壳化石的对比以及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的划分问题,仍然主张将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划在pers-culptus带底部,并明确指出,就选择国际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层型剖面而言,宣昌王家湾剖面较之Dob’s Linn剖面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98.
塔里木盆地北部油气运移二维二相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范土芝  刘鹏生 《地球科学》1995,20(3):322-327
油气运移和聚集过程实际上是油(气)水饱和度知疏导层的变化过程,盆地中油(气)二相流动问题的研究就是对这一过程的定量描述,本项研究是在前人工作基础上,考察压实作用造成骨架变形来推导新的二维二相流动方程,它容描述异常压力演化与二相流动于一式,在模拟方法上采用有限分析的数值方法,这应用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展示了该区异常压力、含水饱和度弥散状扩散效应以及流速场在地质历史时期动态模拟演化特征;指出了该  相似文献   
99.
介绍了BP网络的特点,阐述了它在位场资料解释中应用的方法、特点和可行性。通过模型计算证实了该方法在位场异常识别中的效果,正确率达97%。此外,通过修改网络单元的激发函数,增强网络的稳定性和内插功能,使BP网络在多层密度界面反演中得到满意的结果,模型和实例计算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0.
从实践出发,总结了如"人治"等传统势力的影响、"小不管大"、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等是导致矿政执法难的重要原因,特别是"长官"意志、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常常使矿政执法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做好矿管行政执法工作,必须建立建全矿管机构并赋予其执法主体地位,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法制宣传,加大矿政执法力度,正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研究对策,不断寻求矿管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