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5篇
  免费   301篇
  国内免费   533篇
测绘学   254篇
大气科学   165篇
地球物理   171篇
地质学   905篇
海洋学   254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1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东北非是一个快速兴起的世界级金矿省,发育大量造山型金矿床.选择东北非努比亚地盾代表性造山型矿床进行总结梳理,认为区内金矿成矿可能受控于努比亚地盾地块拼帖后挤压/压扭向张扭剪切转换的过程,绿片岩相-角闪岩相变质基性火山岩是主要赋矿围岩,剪切带(断层)为主要控矿构造.通过对比,发现努比亚地盾矿集区与胶东矿集区类似,在大规模...  相似文献   
112.
多步分解法初步研究石英砂中甲烷水合物p-T稳定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加工了一套研究海底沉积物水合物稳定条件实验装置,采用多步加热分解的方法对不同孔隙度的石英砂沉积物甲烷水合物相态平衡点(p-T稳定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为校验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首先对甲烷水合物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中的生成和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获得的实验数据与文献数据吻合得很好。在此基础上,以4种不同粒径(96~180μm、180~380μm、212~380μm和380~830μm)的石英砂为介质,分别研究了甲烷水合物的p-T稳定条件。结果表明,实验测得的数据与纯水溶液中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在实验所用的不同粒径石英砂构成的孔隙尺度内,毛细管作用对水合物相态点的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13.
江孜盆地是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北部典型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对该盆地东段构造剖面(哲古错-措美南)的石英脉进行ESR测年,获得的年龄分布区间为63.8~4.3Ma,对应于古新世早期-上新世早期。测年结果对于江孜盆地断裂活动的多期性及盆地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约束意义,表明江孜盆地的构造演化可划分为盆地主体构造形成(古新世初期)、构造定型(始新世晚期—中新世晚期)和构造改造(上新世及之后)3个主要阶段。  相似文献   
114.
西藏札达盆地晚上新世—早更新世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札达盆地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隅的阿里地区,是在中新世晚期约9.6 Ma B.P.形成的一个NW—SE向断陷盆地。该盆地在上新世—早更新世发育一套完整的河湖-冲积扇相地层。在札达县香孜乡西北约1 km处精细实测了上上新统—下更新统香孜剖面。根据前人的古地磁及ESR年龄数据确定下更新统香孜组年龄为2.60~1.67 Ma B.P.。根据孢粉学研究把香孜剖面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孢粉组合带(8个孢粉组合),并据此将札达盆地2.75 Ma B.P.以来的气候变化划分为3个阶段:(1)孢粉组合带Ⅰ(孢粉组合1~2),植被为温暖偏湿的常绿与落叶针阔叶混交林,2.67 Ma以后气候逐渐向干旱转变,地层对比时代为晚上新世(2.75~2.60 Ma);(2)孢粉组合带Ⅱ(孢粉组合3~5),发育温凉偏湿的亚高山落叶针阔叶混交林,并在约2.38 Ma逐渐变为针叶林,气候趋向变冷,地层对比时代为早更新世(2.54~2.16 Ma);(3)孢粉组合带Ⅲ(孢粉组合6~8),发育寒冷干旱的高山针叶林,并存在高寒灌丛草甸草原,低海拔处零星分布落叶针阔叶混交林,指示较强的地势差异,地层对比时代为早更新世(2.13~1.86 Ma)。  相似文献   
115.
<正>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Ordovician carbonate reservoir beds in the Lungudong region of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Tarim Basin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and the reservoir-forming conditions of oil and gas are preliminarily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by collecting and sorting out a large amount of data.The carbonate reservoir beds are mainly developed in open-platform and platform marginal facies;the reservoir beds have large changes in and low average values of physical property;the main type is fractured reservoir beds with the fracture-porous type second.The reservoir bed development is chiefly controlled by the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ary facies,tectonic activity and karstification. Whereas the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hydrocarbons in the region are controlled by an advantageous structural location,a good reservoir-caprock combination and a favorable transporting system,with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zed by zones horizontally and belts vertically,the oil and ga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areas with structural uplift,densely developed fractures,and surface karst,a vertical vadose zone,and a horizontal undercurrent belt of palaeokarst.  相似文献   
116.
根据研究区蚀变岩在ETM图像上的光谱特征,利用比值增强、主成分分析及比值增强后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内蒙古乌拉山地区蚀变岩信息进行增强,进而采用均值加标准差与最优密度分割相结合的方法对蚀变信息进行提取和分析。通过多层次的筛选和评估,划出真异常区,制作遥感异常图。  相似文献   
117.
北淮阳构造带东段中生代岩浆活动与多金属成矿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徽北淮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可分为早、晚期两期:早期高钾钙碱性和钾玄岩系列、晚期碱性岩系列.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岩浆活动特征等角度分析,多金属成矿作用与中生代岩浆活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8.
伊热达坂铅锌矿区位于塔里木微板块的塔里木北缘古生代被动陆缘带,阿尔彼什麦晚古生代前陆盆地,矿体主要赋存于上泥盆统哈孜尔布拉克组下段(D3h1)。本文主要对伊热达坂铅锌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初步揭示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19.
长江中下游庐江-枞阳火山岩矿集区深部结构与成矿作用   总被引:32,自引:16,他引:16  
为探测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江-枞阳白垩纪火山岩盆地和铁、硫矿集区深部构造和地壳结构,探讨成矿深部控制条件,作者完成了穿越火山岩盆地的深反射地震剖面(150km,记录30s)和罗河铁矿区浅层高分辨反射地震剖面(20km),以及平行剖面的大地电磁、高精度重磁剖面,揭示了矿集区全地壳精细结构和电磁结构,同时开展区域构造测量和火山岩年代学研究,获得了新的认识。证实"耳状"的庐-枞火山岩盆地是一个沿北东向罗河断裂向东侧发育的非对称火山盆地,排除了另一半被断在西侧红层之下的判断;罗河断裂是一条切穿MOHO的深断裂,倾向南东,是引导地幔流体和岩浆上涌和喷发的通道,在中地壳形成岩浆房(反射亮斑);鉴别出多层界面,火山岩-侏罗系厚度约4~5km(其中火山岩厚度约3km),三叠系-震旦系变形层底界深度大致18~20km,变质基底组成中下地壳,MOHO平缓向北西倾,深度33~31km;追踪郯-庐断裂带的深部产状,陡立延伸到MOHO,宽约10km。从而揭示了早白垩系(132~127Ma)庐-枞火山岩矿集区深部过程与成矿、控矿作用。  相似文献   
120.
作者最近在北京延庆高于庄组张家峪亚组上部发现了凝灰岩,并测得了该凝灰岩中锆石1559±12Ma的SHRIMPU-Pb年龄和1560±5Ma的LA-MC-ICPMS U-Pb年龄。这一新的高精度定年结果表明,华北北部高于庄组形成于中元古代初期的盖层纪(Calymmian Period,1600~1400Ma)早期。结合早先大红峪组火山岩的锆石U-Pb年龄(1622~1625Ma),现在可以确切地将高于庄组的底界年龄限定在1600Ma左右。结合最近在铁岭组斑脱岩获得的锆石U-Pb年龄(~1440Ma),本文再次建议,应将华北中元古界蓟县系的底界下拉到高于庄组底界,自该组底部(1600Ma)到铁岭组顶部(1400Ma)的巨厚碳酸盐岩序列都属于新定义的蓟县系,并对应于国际中元古界的盖层系,高于庄组与大红峪组之间的界线则可作为蓟县系与长城系的分界标志。高于庄组凝灰岩锆石的精确定年,为华北北部中元古界年代地层划分等研究,提供了直接的年代学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