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09篇
  免费   25418篇
  国内免费   50120篇
测绘学   9832篇
大气科学   23807篇
地球物理   17754篇
地质学   54384篇
海洋学   21045篇
天文学   1099篇
综合类   6906篇
自然地理   8020篇
  2024年   399篇
  2023年   1134篇
  2022年   2834篇
  2021年   3670篇
  2020年   3831篇
  2019年   7210篇
  2018年   6884篇
  2017年   6448篇
  2016年   6462篇
  2015年   6689篇
  2014年   6124篇
  2013年   7229篇
  2012年   7452篇
  2011年   7361篇
  2010年   7275篇
  2009年   6489篇
  2008年   6032篇
  2007年   5822篇
  2006年   5377篇
  2005年   4735篇
  2004年   4390篇
  2003年   3548篇
  2002年   3406篇
  2001年   2992篇
  2000年   2468篇
  1999年   1868篇
  1998年   1760篇
  1997年   1804篇
  1996年   1398篇
  1995年   1323篇
  1994年   1182篇
  1993年   1142篇
  1992年   1000篇
  1991年   726篇
  1990年   714篇
  1989年   586篇
  1988年   489篇
  1987年   384篇
  1986年   315篇
  1985年   246篇
  1984年   284篇
  1983年   168篇
  1982年   205篇
  1981年   148篇
  1980年   107篇
  1979年   125篇
  1978年   51篇
  1977年   47篇
  1971年   53篇
  1970年   4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便于大型软件系统的后续开发和用户软件系统的升级,介绍了软件系统在Internet/Intranet上更新功能或数据的原理和方法,并用C#.Net进行了编程实现。  相似文献   
12.
西秦岭温泉花岗岩体岩石学特征及岩浆混合标志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温泉花岗岩体由酸性端元的寄主岩石和暗色微细粒镁铁质包体群及基性岩墙群组成。无岩浆混合作用或岩浆混合作用较弱区段,寄主岩石以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为主.显示正常的花岗岩结构构造岩浆混合作用强烈区段。岩石的异常结构构造十分发育.矿物之间自形程度差异显著.常见包晶反应、包含结构、交代边、熔蚀边、交代蚕食的港湾状结构构造及交代缝合线、矿物镶边、斜长石异常环带和矿物残留等,多见指示岩浆混合的标志性矿物针状磷灰石。暗色微粒包体中多见寄主二长花岗岩中的捕掳晶。包体的形态、结构构造以及与寄主岩石强烈地成分交换等均是岩浆混合作用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沂水崔家峪玻璃用石英砂岩矿床赋存于早寒武世李官组砂岩段中.呈近水平的层状产出。因其岩石坚硬.矿体呈环山的平台状分布。矿体厚度大,矿石品级高,特级品矿石二氧化硅平均含量98.47%,铁杂质平均含量0.043%(选矿后,铁杂质含量可降至0.02%以下),为一优质玻璃硅质原料矿床。矿石为细一中粒石英砂岩,粒度以中粒为主,矿石由碎屑颗粒和胶结物组成,碎屑成分含量为97%~98%.其中绝大部分是石英颗粒.具典型的砂屑结掏。该矿床属滨海陆源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14.
地壳对海洋潮汐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三维动态有限元方法研究了中国北部地区的地壳对邻近的渤海与黄海海平面变化的响应。虽然此应力场过于微弱不足以引发地震,但发现应力集中的位置及应力场变化较大的位置恰好与某些现代地震的震中一致。这一结果表明研究地壳对广泛分布的载荷的响应对研究区域地震构造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5.
The auriferous veins at Jinniushan occurs within the Jinniushan faulted zone in the Kunyushan Granite. Optical observation reveals that gold ore body formed during the main stage of hydrothermal activity. Detailed geothermometric studies of fluid inclusions from the veins show that the forming temperature ranges between 130℃ and 370℃ and the salinity is from 4.01 to 15.21 wvt percent NaCl. The ore-forming fluid is featured by low to moderate salinity, and low to moderate temperature. According to investigations of the values of vapor/liquid and temperatures of the ore-forming fluids, we propose that the boiling fluid inclusions exist in the main mineralization stages. Fluid boiling is suggested as a mechanism for the precipitation of gold from the hydrothermal fluid in the Jinniushan gold deposit.  相似文献   
16.
青藏块体东北缘断层形变与中强地震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对祁连山-海原断裂带近期断层形变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多场地,大范围的断层活动异常是中等强度地震发生的显著背景,并且往往与大陆地震活动的阶段性总体状况相呼应;区域形变存在明显的特征量,包括特征形态和特征时间,同一场地在不同地震前的异常特征具有重复性,但会受到背景差异显著的不同地震的影响,目前形变状况表明研究区仍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地壳运动背景。  相似文献   
17.
U–Pb age, trace element and Hf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zircon were analysed for a metasedimentary rock and two amphibolites from the Kongling terrane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Yangtze Craton. The zircon shows distinct morpholog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Most zircon in an amphibolite shows oscillatory zoning, high Th/U and 176Lu/177Hf ratios, high formation temperature, high trace element contents, clear negative Eu anomaly, as well as HREE-enriched patterns, suggesting that it is igneous. The zircon yields a weighted mean 207Pb/206Pb age of 2857 ± 8 Ma, representing the age of the magmatic protolith. The zircon in the other two samples is metamorphic. It has low Th/U ratios, low trace element concentrations, variable HREE contents (33.8 ≥ LuN≥2213; 14.7 ≤ LuN/SmN ≤ 354) and 176Lu/177Hf ratios (0.000030–0.001168). The data indicate that the zircon formed in the presence of garnet and under upper amphibolite facies conditions. The metamorphic zircon yields a weighted mean 207Pb/206Pb age of 2010 ± 13 Ma. These results combined with previously obtained Palaeoproterozoic metamorphic ages suggest a c. 2.0 Ga Palaeoproterozoic collisional event in the Yangtze Craton, which may result from the assembly of the supercontinent Columbia. The zircon in two samples yields weighted mean two-stage Hf model ( T DM2) ages of 3217 ± 110 and 2943 ± 50 Ma,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their protoliths were mainly derived from Archean crust.  相似文献   
18.
济宁市嘉祥县石灰岩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嘉祥县石灰岩矿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评价体系,其中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为2个评价指标,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评价分为2种要素3个指标,同时将矿山恢复治理难易程度也作为一个评价因子。评价过程中对各指标危害性大、中、小程度均单独赋值,然后将各指标的分值进行叠加,确定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等级,将概划出的13个评价单元分为极差、差、一般3个区。提出了强化矿山管理、植树造林、科学避让、修建拦水坝等保护与治理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GPS/LEO掩星观测的变分同化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敏  郭鹏 《天文学进展》2006,24(1):27-42
在简单介绍GPS/LEO掩星探测大气的发展历史和科学意义之后,详细阐述了反演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标准反演中存在的问题,并说明一维变分同化(1DVAR)在反演方法中的重要性;给出了一维变分同化中价值函数的求解,以及各种同化因子;简单介绍了对当前气象学中普遍使用的四维变分同化(4DVAR);重点讨论了各种同化方法,以及使用各种同化因子的优缺点。最后,通过CHAMP卫星的观测实例分析,验证了GPS数据在数值天气预报(NWP)中的作用,以及相对于标准反演法一维变分对气象要素的改进。  相似文献   
20.
样品在分解过程中 ,亚铁易被空气部分氧化 ,致使测试结果偏低 ,采用在HF H2 SO4溶矿过程中加入邻菲卟罗啉 ,与亚铁形成络合物 ,对保护亚铁具有较好的效果。拟定了在塑料坩埚中加邻菲卟罗啉、H2 SO4及HF ,中高温电热板溶矿 ,容量法测定样品中的亚铁 ,方法精密度为 0 .2 3% ,样品加标准回收率 98.8%~ 10 1.9%。此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