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0篇
  免费   329篇
  国内免费   494篇
测绘学   225篇
大气科学   118篇
地球物理   217篇
地质学   880篇
海洋学   309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12篇
自然地理   8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31.
赣北芙蓉―周溪断面下蜀黄土粒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北鄱阳湖地区沙山南部近南北向的芙蓉―周溪断面上,分布由FZ-01、FZ-02~FZ-05和FZ-06~FZ-12三部分组成的下蜀土剖面,粒度分析结果表明:1)下蜀黄土砂粒组分自北往南变化为27.29%、1.94%~7.23%和0.45%~7.27%;粉砂组分质量分数大,且存在差异变化,分别为68.23%、81.71%~87.20%和66.9%~79.39%;黏土组分自北向南质量分数增加,变化为4.48%、8.46%~16.35%和18.13%~32.07%,总体表现为砂黄土―黄土―黏黄土等相态的逐渐过渡;2)粒度三组分、粒度参数散点图等均表现为从北而南的阶段性系统渐变特征;3)各种粒度参数与距长江的远近,均服从对数函数变化关系。这些特征初步揭示研究区的下蜀黄土是风成的,并可能与同样是风成堆积的沙山的形成存在某种联系,属于区域性风沙-风尘堆积体系。  相似文献   
132.
利用我国西南和华南地区131个测站1961~2010年近50 a降水和NECP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合成分析、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基于秋季降水距平百分率,研究分析了近50 a我国西南和华南地区各级别秋旱的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特征,并初步讨论了各级别干旱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秋季干旱集中在川东、贵州中东部—华南,中旱、重旱、特旱主要出现在华南;近50 a来秋旱有显著增多的趋势,主要体现在轻旱的增多,而重旱和特旱趋势不明显。1960年代秋旱相对较多,1970年代初至1980年代后期秋旱较少,此后秋旱频繁,其中2002年以后秋旱突变性增多,干旱范围扩大的同时,其强度也在增强;秋旱频率具有显著的2.2 a周期,其中重旱有显著的12 a周期,特旱有显著的2.7 a周期;秋旱频率高的地方连旱频率也高,连旱高频区在川东—渝北、黔中—华南,连续5 a以上的秋旱较少,个别地方可达到6 a。700 h Pa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印缅槽、高原东部槽等是影响西南、华南地区秋季干湿的主要环流因子。  相似文献   
133.
热带大气对单一型赤道非对称热源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楠  李建平  李耀锟 《大气科学》2014,38(6):1147-1158
本文采用Gill模式得到了热带大气对单一型赤道非对称热源响应的理论解析通解,从理论上完善了单一型赤道非对称热源激发的赤道非对称的大气响应结果。同时在单一型赤道非对称热源的位置、强度及范围变化对大气响应的影响方面做了详细的研究。当热源中心位置北移,北半球气旋强度增加、位置北移,同时赤道辐合气流减弱而越赤道气流增强;当热源强度增强(减弱),热源激发的大气响应整体增强(减弱),但大气分布型不发生变化;当热源范围不断增大(减小)时,北半球气旋强度增强(减弱)、位置西移(东移)、范围增大(减小),同时越赤道气流增强(减弱)。将上述结论应用于分析孟加拉湾地区海温对夏季风爆发影响的研究,指出当孟加拉湾地区经向最大暖海温位于赤道附近时,其两侧表现为Rossby波响应的Gill型气旋环流,而海温暖轴北移后,其南侧激发出有利于季风爆发的越赤道气流,这是Rossby重力混合波对热源响应的结果。这是上述理论结果的一个很好例证,同时也为孟加拉湾夏季风的爆发给出一种动力学解释。  相似文献   
134.
王晓雯  梁艳  邢婧  刘旭雅  黄倢 《海洋与湖沼》2014,45(6):1338-1345
Runt结构域转录因子家族(Runx)在哺乳动物体内存在三种基因型,分别起着造血,骨生成和控制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本文应用反转录和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首次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中克隆并测序了一种Runt(lvrunt)基因全长。lvrunt c DNA全长1754bp,含有1个663bp长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21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23.6k Da,具有Runt-family结构域。对凡纳滨对虾鳃、肠、肝胰腺、类淋巴、心脏、肌肉组织和血淋巴lvrunt的转录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几乎特异性地在血淋巴细胞中表达,而在其他组织中表达较低。肌肉注射重组造血激素蛋白(r AST)或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粗提液均可显著提高lvrunt在凡纳滨对虾体内的转录表达。上述结果提示,lvrunt主要在血细胞发挥作用,可能作为造血激素的下游基因起到调节血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并在受到病毒感染后,参与提升血细胞数量或者促进血细胞分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5.
本文利用南通幅区域地质调查的重磁异常数据,在重磁异常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一维频谱分析法对南黄海进行磁性基底反演。结果表明:南黄海属于扬子块体向海域的延伸,具有元古代结晶基底和古生代褶皱基底的双基底结构,其磁性基底深度在2—10km之间变化,是褶皱基底与磁性层最小埋深的结合,在坳陷和隆起上表现不同。通过利用综合地质和地球物理综合方法,对南黄海区域的四大构造单元华北—狼林地块、扬子—京畿地块、华南—岭南地块、东海大陆架进行重磁异常变化特征和磁性基底特征分析,为研究区断裂等区域构造特征解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6.
丝状藻体是紫菜生活史中的重要阶段,其生长增殖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本研究考察了与坛紫菜丝状藻体生长增殖相关的多个影响因子,探讨了可促进坛紫菜丝状藻体生长、达到生长速率快的优化调控培养条件.具体操作实施过程为:初始丝状藻体来自成熟紫菜叶状体的果孢子释放,基于8因子3水平的正交实验设计方案[采用正交表L27(313)],确定了丝状藻体生长对多个环境因子的响应以及优化的调控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除开pH、复合维生素浓度和NaHCO3浓度外,其他因子对丝状藻体生长均有显著的影响(p≤0.043 8).获得的优化调控培养条件为:温度18℃、光强27μmol/m2·s-1、盐度25、pH值8.5、复合维生素浓度15μg/dm3、NaHCO3浓度2 mg/dm3、每天光照时数18 h、营养液浓度为f培养介质.优化调控培养条件下的丝状藻体生长速率高达12.07%,平均值±标准偏差SD为(10.70±0.88)%/d.  相似文献   
137.
138.
四川江油枫顺乡大院子Ⅰ号滑坡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油市是受“5·12”地震破坏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枫顺乡大院子I号滑坡形成于地震期间,滑坡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而导致,有内因也有外因,通过研究分析岩土C、Ф值敏感性对滑坡稳定性影响,从而更好地正确认识滑坡形成机制,为滑坡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9.
云南省施甸县东山铅锌矿为一中型铅锌矿床.矿体赋存于二叠系沙子坡组,主要受近SN向的区域断裂F2和F18及次级断裂构造控制,岩石(性)控矿也十分明显,成矿与构造、深部断裂、岩浆热液活动密切相关.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地质条件有利,通过对矿床成因分析,展示了矿区较好的找矿前景和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40.
为了适应地质找矿和地质大普查工作对矿样测定速度和正确度的要求,对钼矿样品中的钼的测定方法进行试验,探讨在敞开体系中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的四酸溶矿体系消解钼矿样品,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钼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