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0篇
  免费   325篇
  国内免费   489篇
测绘学   222篇
大气科学   118篇
地球物理   214篇
地质学   882篇
海洋学   306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11篇
自然地理   8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4 毫秒
981.
野外填图证实 ,四合屯及其周边地区热河生物群化石主要产于义县组下部的沉凝灰岩和中部的内陆湖泊相沉积岩之中。综合研究还发现 ,上述化石层之中发育有火山弹、湖泊相枕状熔岩以及数层火山碎屑和火山灰物质 ;在产有珍稀鸟类、爬行类以及早期被子植物化石的岩石中 ,As,Hg ,S的含量明显高于相关的对比层。种种迹象表明 ,四合屯及其周边地区的义县组火山活动所产生的熔岩流和有毒、有害气体以及频繁爆发的火山灰等是造成热河生物群灾难事件并使其得以保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82.
辽西晚侏罗世义县期植物群性质、时代及气候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迄今为止 ,在辽西义县—北票地区的义县期植物群中 ,已发现有 72个属的近 14 0个种 ,它们分别属于苔藓类、石松类、有节类、真蕨类、苏铁类、本内苏铁类、银杏类、茨康类、松柏类、买麻藤类及被子植物类等 11个类群。根据植物群性质、组合特征、各已知属种的时代分布、群落演替规律以及同期植物群对比 ,表明义县期植物群的时代最可能为晚侏罗世的最晚期。通过植物各大类群的生态及属种成分分析 ,认为义县期植物群应属于欧洲—中国古植物地理区的东亚省。按照无机界 (含化石的沉积层 )及有机界 (植物群本身 )所指示的生存环境 ,可以推测义县期植物群是生长在半干旱至半潮湿或季节性干旱的亚热带或亚热带至暖温带的气候环境中  相似文献   
983.
当代花岗岩研究的几个重要前沿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近 10多年来 ,人们已认识到大多数花岗岩浆的发育和演化受岩石圈上地幔作用过程的制约 ,开创了把壳幔相互作用研究与花岗岩形成演化紧密结合的新方向 ,这个新的研究方向的科学前沿主要是花岗岩形成与大陆生长和深部过程的关系 ;花岗岩形成的深熔作用和热源以及花岗岩的成因类型与构造环境。这些前沿研究试图从大陆生长及大陆动力学的层次去认识花岗岩成因 ,以期能建立起一个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的框架 ,并进一步通过这一框架追索它们形成时热能传递的机理及其体制。因此 ,研究花岗岩不仅可以获得花岗岩物质来源和构造环境的信息 ,而且可以获得壳幔物质运动的状态、过程、动力学等问题的本质、深部能量 (热能 )的传导、转化的重要信息。探索和解译这些信息 ,对于认识大陆生长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 ,是解决当今大陆地质演化 ,建立大陆动力学关键问题之一 ,是继花岗岩物质来源、构造环境研究的花岗岩研究的第三个里程碑的开始 ,因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84.
湘潭市区地下水环境现状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湘潭市区35个地下水动态监测点l0余年监测发现:地下水位出现了l0年来的最低位,总平均下降0.5m;水温l0-24℃,最大变幅2.2一14.0℃;水质有上半年达标、下半年下降的趋势;地下水诱发的灾害类型主要是地面塌陷。据此提出了限量开采、防止和降低地面水体污染、规范管理等保护地下水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985.
辽西北票地区义县组古气候环境标志及其意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野外地质调查及综合研究表明,包含中华龙鸟、被子植物等珍稀化石的热河生物群的主要赋存层位为义县组二段湖相沉积岩层。对产于不同地点沉积层中的植物、孢粉化石以及木化石进行了总结研究,分析了它们所反映的古气候环境,认为义县组沉积时期存在大量的喜温湿植物,总体指示温暖湿润的生存环境。同时,一些旱生的买麻藤类植物的普遍存在、本内苏铁类的膜质叶以及松柏类的鳞状叶等的特征反映了存在季节性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可能性。这种气候状况的出现可能与火山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986.
邢学文  陈守余 《地质找矿论丛》2003,18(2):103-107,112
在了解秦巴地区地层、构造和侵入岩体等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该区已知金矿床的控矿地质因素。以控矿地质因素作为致矿证据层,应用证据权法对研究区进行成矿预测,圈定了7个金矿远景区并进行了远景评价。  相似文献   
987.
Where the Yellow River flows through the Haiyuan-Tongxin arc-form tectonic region on the northeastern side of the Qinghai-Xizang (Tibet) Plateau, as many as 10~21 basis and erosion terraces have been produced, among which the biggest altitude above river level is 401m and the formation age of the highest terrace is 1.57 Ma B.P. Based on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Yellow River terraces located separately in the Mijiashan mountain, the Chemuxia gorge, the Heishanxia gorge and the other river terraces in the vast extent of the northern part of China,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tectonic processes 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terrace series is one of multi-gradational features, i.e., a terrace series can include the various terraces produced by tectonic uplifts of different scopes or scales and different ranks. The Yellow River terrace series in the study reg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grades. Among them, in the first grade there are 6 terraces which were formed separately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vast extent of the northern part of China and represent the number and magnitude of uplift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since 1.6 Ma B. P. ; in the second grade there are 5 terraces which were separately and simultaneously developed within the Haiyuan-Tianjingshan tectonic region and represent the number and magnitude of uplift of this tectonic region itself since 1.6Ma B. P.; in the third grade there are 10 terraces which developed on the eastern slope of the Mijiashan mountain and represent the number and amplitude of uplift of the Haiyuan tectonic belt itself since 1.6Ma B.P. Comparison of the terrace ages with loess-paleosoil sequence has also showed that the first grade terraces reflecting the vast scope uplifts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are very comparable with climatic changes and their formation ages all correspond to the interglacial epochs during which paleosoils were formed. This implies that the vast extent tectonic uplifts resulting in river down-cutting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warm-humid climatic periods which can also resnit in river downward erosion after strong dry and cold climatic periods, and they have jointly formed the tectonic-climatic cycles. There exists no unanimous and spec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mation ages of the second and third grade terraces and climatic changes and it is shown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ose terraces was most mainly controlled by tectonic uplifts of the Tianjingshan block and the Haiyuan belt. The river terraces in the study region, therefore, may belong to 2 kinds of formation cause. One is a tectonic-climatic cyclical terrace produced jointly by vast extent tectonic uplifts and climatic changes, and the terraces of this kind are extensively distributed and can be well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among regions. Another is a pulse-tectonic cyclical terrace produced by local tectonic uplifts as dominant element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is restricted within an active belt and can not be compared with among regions.  相似文献   
988.
作为大城市边缘区的新兴城市化地区,近年来凭借其用地空间广阔、限制因素少、区位条件好等优势而在许多城市尤其是沿海大城市的经济发展中迅速崛起,成为大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方向和引起大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主要力量地区。文章以天津滨海新区为研究对象,从城市地域功能、空间布局、空间联系等几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大城市边缘新兴发展城区地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变化的历史过程、现状格局,并对其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预测,指出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有待解决的矛盾与问题,以定性的宏观分析研究,为我国其他大城市地区的空间发展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典型的比较案例。  相似文献   
989.
用于地震定位的SAMS方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地震定位受发震时刻与震源深度间强烈的折衷关系的困扰及反演问题的非线性影响,该问题一直未得到根本解决. 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定位方法--SAMS法,该方法利用走时残差和到时残差之绝对值极小作为目标函数,用快速模拟退火法求解反演问题的解答. 并将该方法用于1999年9月21日台湾集集地震的再定位,其结果与其他方法相比,SAMS方法不仅降低了发震时刻与震源深度间的折衷关系对定位结果的影响,而且其定位结果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990.
用三维可压缩MHD数值模拟研究了在磁场重联过程中电子压力梯度项的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在较高等离子体β,较小离子惯性尺度条件下,广义欧姆定理中压力梯度项在重联过程的作用不可忽略.在磁重联过程中,压力梯度项虽然没有明显改变磁场拓扑结构和重联速度,但它使电子和离子速度明显增大.由于在离子惯性尺度下,离子和电子运动解耦,电子是电流的主要载流子,所以场向电流也增大,并导致核心磁场明显增大.考虑到场向电流是磁层电离层耦合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电子压力梯度项的引入加强了行星际磁场南向期间磁层电离层的耦合.电子压力梯度项还在重联区激发了波动,该波动可向重联区外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