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62篇
  免费   1842篇
  国内免费   2438篇
测绘学   1180篇
大气科学   1403篇
地球物理   1946篇
地质学   5272篇
海洋学   1174篇
天文学   240篇
综合类   858篇
自然地理   1169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412篇
  2021年   481篇
  2020年   387篇
  2019年   457篇
  2018年   500篇
  2017年   494篇
  2016年   519篇
  2015年   491篇
  2014年   543篇
  2013年   672篇
  2012年   669篇
  2011年   735篇
  2010年   693篇
  2009年   656篇
  2008年   698篇
  2007年   643篇
  2006年   589篇
  2005年   450篇
  2004年   344篇
  2003年   318篇
  2002年   387篇
  2001年   366篇
  2000年   264篇
  1999年   249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31.
CSAMT法在松辽盆地伊胡塔地区嫩江组中的定位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白垩统嫩江组不仅是松辽盆地南部重要的生油层系,而且在本区砂岩型铀成矿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ZK4孔的方法过井测深试验以及地电结构的对比分析入手,对探区内嫩江组的空间分布范围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钻探施工,证实了CSAMT法应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2.
Treatment with metallic copper for the removal of elemental sulfur from bitumen extracted from sedimentary rocks or petroleum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method.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however, to its disadvantages. It was observed that copper can interact with some polar organic substances during conventional sulfur removal, which can strongly influence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bitumen, as has been confirmed by interaction of long-chain fatty acids with copper. The copper soap generated was analyzed by element analysis,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 (ICP-OES), thermal analysis (TG-DSC)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FIR). Mechanism of the interaction was investigated and elucidated. Our experimental results would necessitate improvement of the present method for sulfur removal and/or a search for a new one.  相似文献   
133.
To promote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se of clean coal resources in China, data on the regional and age distribution of sulfur, arsenic and other harmful elements in Chinese coal was broadly collected, tested for content, and analyzed. Coal in northwestern China is characterized by low to extremely low levels of sulfur; the coal of the Taiyuan Formation in northern China mainly has high-sulfur content; that of the Shanxi Formation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low sulfur coal; and the Late Permian coal in southern China has overall higher sulfur content; other regions have low sulfur coal. The average content of harmful trace elements in the bulk of China's coal is similar to the corresponding content in the coal of the North Americ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whereas the content of various elements (Hg, Sb and Se) is different in magnitude to the corresponding percentage in the crust. The average content of the elements Cr, Se, Co, Be, U, Br in Late Permian coal in S China ranks first in the country whereas the average content of Hg and CI in the coals of Late Carboniferous to Early Permian age in N China are the highest. The average content of Mn in Early and Middle Jurassic coal is higher in NW China. The high content of harmful elements in some coal should cause particular concern both i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oal.  相似文献   
134.
提出了一种基于权重与混合像元模型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该方法在现有光谱混合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应用需要确定地类权重,通过地类丰度与权重因子加权平均确定像元的隶属类型,从而实现遥感图像分类。以SPOT-5土地覆盖遥感分类为例,对权重与混合像元模型结合的图像分类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遥感图像分类精度,在一定条件下更具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5.
136.
基于GIS的北京城市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的城市形态理论包括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和多核心理论.利用2002年北京市土地利用图,采用GIS缓冲区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北京市各功能用地的方向特征和圈层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市的土地利用体现了明显的圈层特征,同时各类功能用地在各方向的分布又明显受到了河流、交通干道和工业区等地理要素的影响.北京没有形成城市总体规划的多中心布局,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中绿地面积没有明显高出其他地区,基本上已经失去了中心城区和边缘集团隔离开的功能.总体上,北京城市空间形态主要是同心圆和扇形的结合,更接近同心圆理论和扇形理论的混合形式.  相似文献   
137.
以边坡极限平衡理论及框架预应力锚杆边坡支护结构的圆弧滑动破坏模式为基础,在考虑框架、锚杆对土体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情况下,基于圆弧滑动条分法的思想利用积分法建立了内部稳定性安全系数计算模型和最危险滑移面搜索模型。确定滑移面圆心坐标为几何控制参数,推导了安全系数计算模型中各变量与滑移面圆心坐标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从而获得了滑移面几何控制参数与内部稳定性安全系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利用网格法对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最危险滑移面的圆心坐标进行动态搜索和求解。最后采用Matlab语言编制了框架预应力锚杆边坡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分析程序,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验算,讨论了此种方法的适用条件,结果表明该方法简明适用,较传统的经验分析方法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38.
太湖流域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历史的重建:以Pb、Cd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太湖是位于长江下游的一个大型浅水湖泊,通过对4个代表太湖不同沉积环境的湖底沉积剖面的137Cs和210Pb沉积定年,重建太湖湖底沉积物和太湖来水流域土壤Cd、Pb的污染历史。结果显示:1980年以前,太湖底积物中Cd、Pb含量与流域内的自然背景含量相当,1980年以后,湖底沉积物中的Cd、Pb含量显著增高,这与我国大规模工业化进程的起始时间基本一致,推测工业化进程是湖底沉积物中Cd、Pb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1900年以来太湖湖底沉积物中累积含有Cd和Pb分别为146t和25980t,其中苕溪来水提供的Cd和Pb分别为40t、6777t,宜溧河来水提供的Cd、Pb分别为36t、6023t,其他来水(洮、滆、运河)提供的Cd、Pb分别为71t、13179t,其他来水是太湖Cd、Pd累积的主要输入途径。Cd、Pb累积的高峰期为20世纪80—90年代,1980年以来,运河来水Cd、Pb的输出通量为28.26t、3419t;苕溪流域Cd、Pb的输出总量分别为13.70t、1585t,其中人为源的Cd、Pb为8.90t、610t,人为源输出的Cd、Pb通量占总输出量的64.96%和38.47%;宜溧河流域Cd、Pb的输出总量分别为10.09t、1063t,人为源的Cd、Pb分别6.96t和500t,人为源输出的Cd、Pb通量占总输出量的68.68%和47.08%,表明太湖流域人类活动所导致的Cd已超过自然剥蚀过程,因此削减工业化进程中的Cd、Pb排放总量,控制太湖运河来水的输出通量是改善太湖底积物Cd、Pb环境质量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39.
长江全流域性的Cd异常是被中国正在进行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发现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以长江流域安徽段为研究对象,对沿江镉异常源追踪与定量评估的方法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安徽段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悬浮物中元素含量的测量查明:悬浮物是流域内重金属元素大跨度迁移的主要载体;Cd在悬浮物中的富集程度远远大于其他重金属元素,这或许正是Cd可以形成沿江流域性异常的主要原因;长江干流悬浮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化明显受到沿江支流的影响。安徽段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重金属元素输出通量定量计算结果表明:秋蒲河是安徽段重金属元素输出通量最大的支流,每年在安徽段长江两岸土壤中沉积下约4.45t的Cd。利用悬浮物加密测量、1∶5万土壤测量和岩石测量对顺安河流域Cd异常源追踪结果显示:内生金属矿床特别是铅锌矿是悬浮物中Cd的最大的供应源。采用河漫滩沉积物分层采样技术和同位素测年技术,初步恢复了研究区Cd等重金属元素沉积和污染的地球化学历史,对研究区Cd等重金属元素异常的未来演变趋势进行了预警预测。  相似文献   
140.
湘西洛塔表层岩溶泉的生态环境类型及水文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溶石山区表层岩溶带的调蓄功能可有效控制石漠化的加剧并为严重缺水地区提供饮用水。文章以湖南洛塔为例,在大量的野外调查基础上,通过对洛塔岩溶区表层岩溶系统生态环境与表层岩溶泉水文特征的对比研究,按生态环境属性将表层岩溶泉分为三种主要类型:森林环境表层岩溶泉、石漠化环境表层岩溶泉及石漠化-森林过渡环境表层岩溶泉。详细论述上述三种表层岩溶泉的发育条件与水文特征:森林环境表层岩溶泉具有持续稳定的水文动态与流量;石漠化环境表层岩溶泉流量与降雨量相对应,动态极不稳定;石漠化与森林过渡环境表层岩溶泉流量排泄峰值具有随泉域植被覆盖率增加而缓和的趋势。按照环境类型对表层岩溶泉进行分类,可直观地显示其特殊的水文特征,有助于岩溶泉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