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8篇
  免费   1960篇
  国内免费   2818篇
测绘学   1118篇
大气科学   1745篇
地球物理   1873篇
地质学   5027篇
海洋学   1595篇
天文学   315篇
综合类   937篇
自然地理   1366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44篇
  2022年   640篇
  2021年   698篇
  2020年   580篇
  2019年   639篇
  2018年   634篇
  2017年   581篇
  2016年   658篇
  2015年   623篇
  2014年   630篇
  2013年   684篇
  2012年   702篇
  2011年   672篇
  2010年   693篇
  2009年   620篇
  2008年   609篇
  2007年   495篇
  2006年   400篇
  2005年   338篇
  2004年   282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327篇
  2001年   309篇
  2000年   251篇
  1999年   246篇
  1998年   169篇
  1997年   159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7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SPOT5高分辨率立体像对几何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SPOT 5 HRS成像物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用该模型进行摄影测量中空间前方交会和物方的投影处理.直接使用SPOT 5 HRS严密几何模型进行定向,数据表明定向误差呈现较强的系统误差,为了进一步改善定位精度,本文采用了基于像方的仿射变换模型.试验表明基于像方仿射变换模型可以有效地消除严密成像模型中的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102.
山西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山西省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数据库建设的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3.
地质勘查项目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据库管理技术,以安徽省地质勘查项目数据库管理系统为例,设计了系统的逻辑模型和功能结构,并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和实现的关键技术.该系统实现了地质勘查项目区的自动矢量化以及查询、统计和分析等管理功能,为地质勘查项目的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4.
针对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影像数据海量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特点,研究MODIS影像的无损压缩算法。采用最佳线性预测方法,通过波段相关性排序确定波段最优预测顺序,并自适应计算"预测波段"与"当前波段"的二阶最佳预测器系数,减少谱间冗余;以多级树集合分裂树(Set Partitioning In Hierarchical Trees,SPIHT)编码算法降低谱内相关。为确保无损压缩,对线性预测系数进行最佳逼近取整操作,并采用基于提升格式的D5/3整数小波变换。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压缩比上性能较3DSPIHT等算法突出。  相似文献   
105.
赵振宏  王冬  陶正平  李瑛 《地质通报》2008,27(8):1131-1137
地下水流系统和循环模式分析是研究地下水形成机理的基础,对正确认识和评价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鄂尔多斯高原在含水系统和众多地下水排泄区的控制下,形成了多个不同规模、不同循环深度、相互独立的地下水流系统。PACKER系统分层试验测定的不同深度水头的数据证明,鄂尔多斯高原地下水流系统存在托斯多层水流模式,区域性水流系统一般包含浅循环、中间循环和深循环3个循环系统。浅循环系统的发育深度在200m以内,深循环系统的发育深度大于400m。  相似文献   
106.
Sediments with high sedimentation rate at site MD05-2905 in the Northeastern sl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provide unique materials for a high-resolution study on the paleoenvironment. Based on precise dating of AMS 14C, grain size analysis of terrigenous debris at core MD05-2905 was conducted after organic matter, biological carbonate and biogenic opal were remov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5.5–63.5 μm coarse grain size ingredients may indicat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changes and that 2–9 μm fine grain size ingredients may be used as a proxy of evolution of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The results of grain size analysis, which suggest East Asian monsoon intensity, reveal that a winter monsoon dominated the glacial regime and a summer monsoon dominated the Holocene regime. It was also shown that the summer monsoon increased gradually, experienced several abrupt changes and reached a culmination in the early Holocene (11200–8500 a B.P.) since 36 ka. Controlled by precession periodicity, it may be related with the amount of solar radiation at the highest stage, which needs further study.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07, 22(10): 1012–1018 [译自: 地球科学进展]  相似文献   
107.
针对传统的数据读取方法不能满足LiDAR点云数据量大的特点,基于Windows的内存映射机制,研究LiDAR点云数据组织,利用四叉树对LiDAR点云数据进行索引管理,并在LiDAR点云的三维场景绘制中对点云数据进行剪裁,减轻CPU的负担,提高其运算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8.
四川盆地泸州古隆起嘉陵江组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研究区嘉陵江组沉积背景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岩石薄片确定了不同类型的储集岩和储集空间,得出本地区储层岩石类型和储渗空间类型均多样化的特点。从成因角度识别出来了溶蚀孔隙型储层、膏溶孔洞型储层、裂缝型储层等三类储层。研究不同类型储层的孔、渗特征及关系表明,溶蚀孔隙型储层物性要优于膏溶孔洞型储层,而溶蚀孔隙型储层中的颗粒云岩溶蚀孔隙型储层物性最好、颗粒灰岩溶蚀孔隙型物性其次、粉晶云岩溶蚀孔隙型储层物性最差,其原因是不同储层受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控制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9.
安徽董岭花岗岩类的构造特征及侵位机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安徽怀宁董岭花岗岩类底辟滑覆构造体系是长江中下游地域独特的构造形式。花岗岩底辟构造是在中生代华北地块与扬子地块碰撞背景下通过气球膨胀机制侵位至盖层内(燕山期),形成了围绕董岭几何中心的环状或半环状接触变质和韧性变形岩块。该花岗岩类其内部变形明显,岩相分带、分期清晰,围岩顶盖保存完好,围岩变质均匀,变形强烈,滑覆断层发育,糜棱岩典型等为特征,是一个罕见的盖层中花岗岩类底辟构造。后期在其北侧和东侧被月山—白子山冲断岩块所超覆。  相似文献   
110.
本文利用前人的成果及笔者1992/1993年的南极海冰观测和收集的资料以及水文观测资料数据阐述了南极海冰的特性,特别是南极海冰过程、冰穴以及冰川冰对南极水团(南极表层水、南极底层水、南极陆架水、南极中层水以及南极冰架水)的形成和变性所起的特殊作用。 南极海冰覆盖面积的年际变化,夏季最大年份是最小年份的2倍多,冬季年间变化较小,最大仅为20%;但其季节变化非常大,冬季平均覆盖面积通常是夏季的5倍。南极海冰对大气-海洋间相互作用有重大影响,特别是深海洋区中冬季的结冰和发育造成的垂向对流、夏季的融化是形成南极表层水(含南极冬季水和南极夏季表层水),进而形成南极中层水的主要原因;南极陆架区的的海冰兴衰过程是形成南极陆架水的直接原因,它与变性南极绕极深层水混合并受到冰川冰的进一步冷却作用,成为形成南极底层水的主要水团;南极冰架底部的冷却、融化和冰架以下水体的结冰作用形成的高盐对流过程产生的南极冰架水,亦是形成南极底层水的贡献者。 冰穴是70年代以来卫星观测的重大发现。对其形成和对大气、海洋的影响作用尚不完全清楚,初步的研究成果表明,冰穴中产生的热盐对流对南极水团的形成、变性、大洋深层的翻转以及海洋-大气间的热量传输和气体交换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