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24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51.
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瞬息万变,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剧增。全面及时地分析“全球-中国”国际关系变化特征,对于中国的外交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复杂的国际关系可以分解为一系列事件单元,新闻数据中蕴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物等关键信息,是构建事件的最直接、最全面的信息来源。本文以GDELT(Global Database of Events, Language, and Tone)新闻事件数据库为数据源,基于“全球-中国”的视角,利用2020年1—5月全球疫情相关新闻数据,研究新冠疫情事件背景下的国际关系的变化。本文首先以事件数量、事件强度值和事件被提及数作为关键变量,提出了国际关系的分类表达和计算模型,解决了国际关系表达模糊和难以计算的问题。然后从时空可视化角度展示疫情下国际关系的变化特征,并结合疫情期间的国际重要事件,进一步分析引起国际关系变化的原因。研究表明,采用本文方法能精确掌握新冠疫情下“全球—中国”国际关系的发展程度,发现“全球-中国”国际关系的变化规律和变化原因,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大数据时代的国际关系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为新闻数据的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利用廊坊市9个气象站1964—2011年的雷暴日资料,通过数理统计、线性趋势拟合和小波分析,研究了廊坊市近48 a来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周期性特征,并结合信息扩散法,进行了不同雷暴日数下的概率区划.结果表明:廊坊市雷暴日的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年均雷暴日数总体呈下降趋势,约每10 a减少2 d;廊坊市雷暴月、季变化呈明显的单峰型,雷暴主要发生在4—10月,其中夏季(6—8月)占全年的74.5%;中北部的雷暴日数明显多于南部地区;10a及以上周期在绝大部分地区具有全域性,而短周期3~5 a大多表现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随着雷暴日数的增大,雷暴发生高概率区逐渐北移,当雷暴日数异常偏大(>40 d)时,中部的部分地区也处于雷暴发生高概率区.  相似文献   
53.
利用2019年5—6月江西省气象站、水文站降水数据与江西省雷达估测降水产品(QPE),采用多重网格变分分析方法(STMAS),开展1 km×1 km逐小时气象、水文、雷达雨量信息融合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表明:三种来源的观测降水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其强降水落区、降水分布形态高度一致;与观测降水相比,不同融合试验结果具有一致的变化趋势,但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而融合了水文站降水的试验结果,其低估程度明显改善;独立检验结果显示,融合了水文站降水的试验结果在各降水量级的准确性均有明显改进,其相关系数提高了9.2%,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降低了14.3%和12.1%;进一步融合水文站降水后,对不同地形条件下的降水融合效果均有显著改善,海拔高度在800 m以上的地区,其相关系数提高8.8%,均方根误差降低14.1%。  相似文献   
54.
Liu  Yang  Huang  Qunxian  Liu  Yang  Guo  Zixiong  Kang  Hao  Wang  Xueying 《Bulletin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2022,20(2):765-793
Bulletin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 The dual wall-frame structure consists of a structural wall system and a rigid frame system, and there is a strong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frame and wall...  相似文献   
55.
56.
BBVS地震波与TJ-2体应变波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六安台BBVS测震与TJ-2体应变量观测记录震波进行比较,分析两个观测系统观测量异同之处.通过系统地面位移、应变脉动记录与地震波关联分析,为台站开展综合观测在地震预测研究工作方面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57.
在遥测地震台现有供电基础,利用太阳能控制器和太阳能电池板,对太阳能供电进行改造。太阳能电池方阵峰值功率为180W,蓄电池组容量为300A·h。改造完成后,台站的停电现象有所减少,防雷击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58.
华南上奥陶统宝塔组天文年代格架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华南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的四川省南江县桥亭剖面、重庆市南川区三泉剖面和贵州省习水县良村剖面上奥陶统宝塔组高分辨率磁化率(MS)数据进行了旋回地层学分析,识别出405 ka长偏心率、100 ka短偏心率、30 ka斜率和20 ka岁差沉积旋回,其中偏心率和岁差旋回信号最强。利用405 ka长偏心率旋回进行天文调谐后得出三条剖面宝塔组的沉积时限分别为4.17 Ma、5.64 Ma和5.05 Ma,平均沉积速率分别为7.67 m·Ma-1、4.68 m·Ma-1 和6.37 m·Ma-1,呈现出从北往南沉积时限变长,沉积速率变小的趋势,指示了北部接受沉积时间要比南部更晚,海侵从南向北推进。良村剖面宝塔组中所产牙形石Hamarodus brevirameus带和Protopanderodus insculptus带的延续时限分别为3.62 Ma和1.43 Ma;桥亭剖面三叶虫Niuchangella angustilimbata间隔带、Dislobosaspis xixiangensis延限带和未建带的延续时限分别是2.83 Ma、0.41 Ma和0.81 Ma。  相似文献   
59.
为了研究高煤级煤储层含水性对吸附能力的影响,对阳泉-寿阳区块8件代表性煤样开展了镜质体反射率、显微组分、孔隙度、压汞、核磁共振和甲烷等温吸附等实验,分析了煤储层孔径分布、核磁共振T2谱响应特征、核磁孔隙度以及煤岩吸附能力,同时对煤储层含水性和煤储层吸附能力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煤级煤储层孔隙以微孔发育为主,孔隙含水性以微小孔中的束缚水赋存状态为主,且其含水量随最大镜质体反射率(Ro,m)的增大而增加。在影响高煤级煤储层吸附能力的多种因素中,煤储层含水性对煤岩吸附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体现在微小孔中的束缚水对吸附能力的影响,束缚水含量越高,煤岩吸附能力越差。  相似文献   
60.
给出计算航空重力数据延拓的泊松积分公式,通过向上延拓评定航空重力数据的精度。基于逆泊松积分,应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和迭代法求解重力异常,进行向下延拓,通过对延拓结果和地面实测数据的比较分析,评价延拓方法的精度,并讨论在向下延拓算法中引入的低通滤波器的选择。实验表明,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的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