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99篇
  免费   7888篇
  国内免费   11046篇
测绘学   4720篇
大气科学   5777篇
地球物理   7408篇
地质学   19685篇
海洋学   5698篇
天文学   830篇
综合类   2974篇
自然地理   4341篇
  2024年   227篇
  2023年   706篇
  2022年   1805篇
  2021年   2198篇
  2020年   1825篇
  2019年   2061篇
  2018年   2006篇
  2017年   1835篇
  2016年   1937篇
  2015年   2121篇
  2014年   2154篇
  2013年   2494篇
  2012年   2645篇
  2011年   2696篇
  2010年   2720篇
  2009年   2459篇
  2008年   2440篇
  2007年   2341篇
  2006年   2173篇
  2005年   1886篇
  2004年   1430篇
  2003年   1149篇
  2002年   1179篇
  2001年   1093篇
  2000年   961篇
  1999年   816篇
  1998年   577篇
  1997年   506篇
  1996年   501篇
  1995年   366篇
  1994年   361篇
  1993年   317篇
  1992年   281篇
  1991年   219篇
  1990年   188篇
  1989年   144篇
  1988年   121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77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47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32篇
  1976年   8篇
  1958年   13篇
  1957年   12篇
  1954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61.
2002年甘肃玉门5.9级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2年12月14日甘肃玉门发生了5.9级地震,造成了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工程设施的破坏。震后开展了地震现场考察与震害评估工作,在充分了解灾区概况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产业支柱、人口及建筑物现状的基础上,将灾区划分为七个评估区,完成了66个点的震害抽样调查工作,根据地震灾害损失现场评估系统EDLES的要求,建立了有关数据库,做出了比较科学切合实际的经济损失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962.
黄土微结构图像处理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介绍了对黄土微结构电镜图像进行图像处理的常用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去除图像噪声,提高图像的对比度,使得图像便于进行人工解译或借助软件的图像分析。  相似文献   
963.
通过与肯尼亚Gregory地堑的深部构造的对比分析,本研究了天水强震区深部发震环境的形成演化过程及其主要特征,探讨了深部热流体上涌在该地区深部发震环境形成演化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该地区前兆形成机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64.
嫩江断裂构造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卫片解译、钻孔资料、地球物理场特征等方面阐述了嫩江断裂的存在标志,同时对该断裂的性质、活动时代及其与地震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认为沿该带分布的北西向及东西向断裂活动与地震关系密切,尤其是存在的地震围空区值得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965.
渤海盆地现代构造应力场与强震活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渤海位于北华北新生代裂陷盆地的东部,是一个晚第四纪形成的内陆海盆. 渤海盆地活动断裂发育,地震活动强烈,交会于渤海中部的NE向营口——潍坊断裂带北段、庙西北——黄河口——临邑断裂带及NW向北京——蓬莱断裂带是主要的活动构造带,将海区分成4个次级新构造区,成为现代应力场作用的构造基础. 综合研究38个震源机制解和75个井区应力场等资料,以及构造应力场二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渤海及其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压应力方向为NE60~90,张应力为SN——NW30;以水平和近水平应力作用为主;不同构造区主应力方向存在一定的差异. 现今渤海地区地壳发育以NNE——NE和NW——WNW走向的共轭剪切破裂为特征,是控制地震活动的主要构造.   相似文献   
966.
田建明  徐徐  谢华章  杨云  丁政 《地震学报》2004,26(4):432-439
通过对江苏地区及南黄海海域历史地震资料特点分析,将研究区历史地震类型分为相对安全类和相对危险类,并对地震类型的统计结果、地理分布特征及构造进行探讨. 结果表明:① 江苏及南黄海地区绝大多数中强以上历史地震类型为相对安全类,仅有13.8%的中强以上历史地震为相对危险类;② 江苏陆地、长江口以东海域和南黄海北部坳陷地区以相对安全类地震为主,苏中沿海南黄海海域地震类型分布较为复杂,相对安全类和相对危险类地震类型比例基本相当;③ 研究区历史地震类型统计结果和空间分布特征与现代地震序列类型实况非常吻合,反映本区地震活动具有继承性的特点.研究结果可以作为江苏省地震应急工作中震后早期趋势判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67.
青海德令哈巴音郭勒河断裂带的新活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青海德令哈巴音郭勒河北侧山前冲洪积扇上新发现了一条长约60km的逆断裂带,属于本区NNW-NWW向的柴达木盆地北缘活动断裂系内的一条次级挤压构造。断裂在地貌上表现为明显的挤压逆冲断层陡坎,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41±0.27mm/a。探槽剖面确定了三次古地震事件,其年代分别为距今约32.7±1.45ka、15.54±1.32ka和3.2±0.33ka。  相似文献   
968.
徐道一 《中国地震》2004,20(4):341-346
2003年9月27日在俄罗斯(靠近蒙古、中国边界)发生了7.9级地震。作者在两年前对俄蒙中边界7.9级地震作过中期预测,预测意见和这一巨震的比较表明:这一预测是成功的,预测的依据是清楚和明了的。这显示了12个8级左右巨震的空间有序图象。6对对应地震的迁移速度(v)的平均值为14.50km/a,6个v值的变化范围在10—22km/a之内。从而提出:在地壳深处(甚至上地幔上部)可能存在一种巨型结构,它在控制着这些巨震的有序和重复迁移。  相似文献   
969.
Ensembles of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AGCM) experiments are used in an effort to understand the boreal winter Northern Hemisphere (NH) extratropical climate response to the observed warming of tropical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 (SSTs) over the la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Specifically, we inquire about the origins of unusual, if not unprecedented, changes in the wintertime North Atlantic and European climate that are well described by a linear trend in most indices of the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NAO). The simulated NH atmospheric response to the linear trend component of tropic-wide SST change since 1950 projects strongly onto the positive polarity of the NAO and is a hemispheric pattern distinguished by decreased (increased) Arctic (middle latitude) sea level pressure. Progressive warming of the Indian Ocean is the principal contributor to this wintertime extratropical response, as shown through additional AGCM ensembles forced with only the SST trend in that sector. The Indian Ocean influence is further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reproducibility of results across three different models forced with identical, idealized patterns of the observed warming. Examination of the transient atmospheric adjustment to a sudden “switch-on” of an Indian Ocean SST anomaly reveals that the North Atlantic response is not consistent with linear theory and most likely involves synoptic eddy feedback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the North Atlantic storm track. The tropical SST control exerted over twentieth century regional climate underlies the importance of determining the future course of tropical SST for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and its uncertainty.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xtratropical responses to different, plausible trajectories of the tropical oceans is key to such efforts.  相似文献   
970.
结合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阳原县具体的地理情况、地质环境,分析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查明区内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对地质灾害进行区划,划分出地质灾害危险区、易发区、稳定区,并依据区划结果提出治理阳原县地质灾害的切实可行的建议,指出在不同地质灾害区中采取不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