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6篇
  免费   1058篇
  国内免费   1594篇
测绘学   730篇
大气科学   570篇
地球物理   929篇
地质学   2815篇
海洋学   928篇
天文学   45篇
综合类   408篇
自然地理   673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353篇
  2021年   361篇
  2020年   299篇
  2019年   345篇
  2018年   293篇
  2017年   277篇
  2016年   276篇
  2015年   342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381篇
  2012年   388篇
  2011年   373篇
  2010年   370篇
  2009年   344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364篇
  2006年   371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选用8种概率分布函数,以极大似然法估计函数参数,采用AIC、BIC和AICc模型选择准则选出最优分布函数,系统分析变化环境下东江龙川和河源2站的极值流量特征,并对年最大流量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做有益探讨。结果表明:降雨和水库蓄水工程是年最大流量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龙川和河源站年最大流量LN2混尾分布拟合最好,变化环境后洪水频率最优分布线型基本保持一致,但流量变小造成分布参数改变已导致分布线型高水尾部特性变缓,相应设计流量偏小。用水文情势发生变化前估计的洪水重现期不能很好描述变化后洪水频率特征。  相似文献   
992.
刘云刚  叶清露 《地理科学》2013,(9):1029-1036
从路径创造和尺度政治的复合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惠州的发展历程重新进行了梳理,探讨惠州区域发展中的路径依赖、路径创造及其中的尺度政治。惠州区域发展中存在由路径依赖到路径创造的转变,并且尺度政治是实现路径突破的主要策略。在惠州发展路径创造的尺度政治过程中,地方政府是主导尺度上推的能动主体,而中央政府则掌握着对尺度体系的控制权力。珠三角核心区利用自我强化的结构性作用建构尺度固定,形成相对稳定的区域劳动分工结构;而作为外围地区的惠州则动员外界组织、组建外部联盟进行尺度上推,并由此实现了发展路径的创造。广东惠州的案例研究发现边缘地区可以通过尺度政治的策略尝试打破由中心地区支配的非均衡发展状态,这一结论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实践及路径创造理论完善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93.
中国特大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8年全国5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为样本,分析了1990-2008年中国特大城市空间形态在形状指数、空间紧凑度和空间破碎度方面的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中国特大城市空间形态趋向带状特征,形状率和圆形率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西北部、西部和东部地区的城市;2)空间紧凑度下降,面积-周长紧凑度和面积-轴线紧凑度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西部地区的城市;3)空间破碎度趋于增强,分形维数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最大的是西南和东南部地区的城市;4)影响中国特大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城市规模的扩大、新型城市空间要素的出现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多中心化。  相似文献   
994.
利用新一代中尺度研究和预报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简称WRF)分别耦合多冠层、单冠层和平板模式三种情况进行南京地区2007年8月1日的天气过程模拟,分析不同城市冠层方案对南京气象场的模拟效果。在此基础上,结合模拟效果最好的城市冠层方案,研究南京城市下垫面的变化对其热岛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冠层方案对近地面气温、10 m风场的模拟效果最好;城区的扩张使南京地区近地面气温升高,主要表现为城市区域夜间升温显著,并且导致热岛强度明显增强;城市扩张后,城区白天风速大范围地减小,同时热岛环流更加显著,且具有明显的城市热岛的"下游效应"。  相似文献   
995.
The Neoproterozoic banded iron formations(BIFs)we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Snowball Earth”during the breakup of the Rodinia,thus the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oxygen levels during this period.In this contribution,the Neoproterozoic(ca.737 Ma)Baijianshan BIF at Southeast Tarim,northwestern China was identified.Magnetite is the dominated iron-species,which occurs as the lamina interbedded with chert.The BIF contains low concentrations of trace elements,and is depleted in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s(LREEs)based on comparison with the Post-Archean Australian Shale(PAAS).In addition,the BIF exhibits slightly positive La-Eu anomalies,negligible Ce anomalies,insignificant Y anomalies,chondritic Y/Ho ratios(23-32),and slightly chondritic initial εNd(t=737 Ma)values(?0.45 to 1.46,averaging 0.37).All these features indicate that the precipitation of Baijianshan BIF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ubmarine low-T hydrothermal fluids with little detrital contribution.Moreover,the Baijianshan BIF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significant enrichment of heavy Fe isotopes,with δ57FeIRMM-014 values ranging from 1.78‰ to 3.05‰,revealing the partial oxidation of Fe2+ into Fe3+ during the precipitation of this BIF.Our data suggest that the formation of Baijianshan BIF wa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ly reducing ocean,which most likely was isolated from the oxidized atmosphere by a local ice sheet.This Neoproterozoic Baijianshan ocean has the initial oxygen levels as low as,or even lower than that of Archean and Paleoproterozoic oceans.  相似文献   
996.
将雷达测雨数据与分布式水文模型相耦合进行径流过程模拟,分析雷达测雨误差及其径流过程模拟效果,研究雷达测雨误差对径流过程模拟的影响效应.在对淮河流域气象中心业务化的5种淮河流域雷达测雨数据进行误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雷达测雨数据驱动HEC-HMS水文模型,模拟分析淮河息县水文站以上流域2007年7月1-10日强降雨集中期的径流过程.结果表明:利用雷达测雨数据的径流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的模拟结果基本吻合,各种雷达测雨数据误差经过HEC-HMS水文模型传递后,误差明显减小.联合校准法对应的模拟效果最好,过程流量相对误差NBs'和洪峰流量相对误差Z'分别为-20.2%和-13.3%.  相似文献   
997.
大地电磁测深需要采集正交的天然电磁场信号,其中大地电场信号微弱且易受环境噪声影响.为了提高大地电场的测量精度,本文通过试制新型Pb-PbCl2不极化电极和改变电极的掩埋方式,室内和野外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试制电极具有级差小、稳定时间长的优点;采用加桶加水的方式掩埋电极,不仅可以提高电极极差的稳定性,还有利于减小电极极差突变的机率;电极掩埋深度对电极的稳定性影响很大,深埋电极可以有效抑制电极极差的漂移.另外,野外大地电磁数据采集时难免会遇到了一些沙漠、河流等特殊地形,采用传统的测量方式无法采集到精确的大地电场信号,本文通过对比实验,总结了在特殊地形条件下大地电磁信号采集的技术要点,如在沙漠地区,电极坑中应加入大量泥浆以减小电极的接地电阻,当测点在河流附近时,电极对不应跨过河面,减小自然电位对大地电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扇束CT分为等角射线型和等距射线型两种结构。由于探测器单元排列方式不同,两者在数据采集和重建时都存在一些区别,从而导致重建图像质量有一定差异。方法:本文对两种扇束CT的结构及对应的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做了简单介绍并比较其中存在的差异。使用Shepp-Logan模型及自建模型分别对两种扇束CT进行投影采集及重建图像的模拟,并对重建图像的质量进行比较。结论:在相同几何参数条件下,等角型CT重建图像的质量会略优于等距型CT。  相似文献   
999.
根据锥束CT系统噪声的特性和序列切片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局部均值的锥束CT序列切片去噪方法,给出了滤波度的定义。利用少量切片图像建立起滤波参数h与滤波前图像背景区域标准差、方法噪声图像结构区域标准差的关系,并在滤波度一致性的条件下得到滤波参数h与滤波前图像背景区域标准差的关系,由此可计算出每幅切片图像的h,使整个序列切片图像的滤波度保持基本一致。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00.
台风灾害预评估对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其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理论性强的基础工作,目前尚无成熟的标准.对灾害预评估的概念从灾害预警的视角做出了进一步的界定;从灾害系统论出发,借鉴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损失评估的指标体系及其评估方法,以台风灾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现有预评估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个台风灾害预评估的指标体系,对该指标体系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