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8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1篇
  1944年   2篇
  1942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
黎夏  叶嘉安 《遥感学报》1999,3(3):2-219,T001
提出利用遥感和 G I S来获得合理的城市发展布局和减少浪费土地资源的新方法。该模型是根据环境经济学资源分配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通过遥感和 G I S的结合来实现。模型的核心就是保证在时间和空间上合理地安排土地资源。由此评价了珠江三角洲东莞市近年来的土地开发,获得了有意义的结果。并通过模型的运算,给出了规划期内的土地利用的优化方案,以减少浪费土地资源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Equations of equilibrium (force balance) and flow in multidimensions were coupled in this paper to describe land displacements due to pressure decline in aquifers. A Galerkin finite element model based on these equations was developed. The saturated/unsaturated behaviour and the isotropic/anisotropic properties of permeability and elasticity were considered when the model was formulated. This model was verified by comparing its simulation results with those of known analytical solutions for simplified cases. The simulation of displacements due to pressure decline in unsaturated media was also performed. Tho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choice of boundary ranges for an aquifer with infinite domain may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estimated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splacements. To obtain a good estimation of land displacements, the boundary ranges should be carefully chosen. The displacements occurring in unconfined aquifers are caused by the drop of the water table and the change in body force in the dewatering zone. Simulation result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change in body force should be considered once an unconfined aquifer has been pumped. Otherwise,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splacements in unconfined aquifers would be overestimated and underestimated, respectively. The behaviour of land displacements due to pumping was shown to be affected by changes in the total stresses in aquifers.  相似文献   
13.
一次中强磁暴期间低纬电离层响应的CT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考察赤道异常区电离层对中等强度磁暴的响应特性,用电离层CT成像方法重建电离层电子密度二维剖面.重建结果表明,暴时低纬电离层电子密度以降低为主,但暴相随纬度和高度而异;磁暴期间,赤道异常峰结构仍然存在,但恢复相期间峰的位置向赤道移动;磁暴急始之后约20min,在赤道异常峰区出现电子密度深度耗空,这种耗空遍及从底到顶的整个F区,朝赤道一侧显现水平梯度非常大的陡壁.这种与磁暴急始相联系的电子密度深度耗空现象很有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含水层裂隙带的识别,是准确模拟计算地下水流和污染扩散的前提。本研究通过数值实验,运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水力地质层析方法,对含水层裂隙带成像。文章设定一个17m×17m的二维垂直饱和裂隙含水层,含水层有2口斜井。在斜井与裂隙带的交叉点分别进行抽水试验,由感应器收集水位响应数据,运用VSAFT2对裂隙带进行识别。数值实验证明,水力层析法结合地下水流的逆算方法——连续线性算法(SSLE),可以比较准确地识别非均质含水层的参数分布;非稳定流条件下的识别结果好于稳定流的结果;信息齐全条件下的结果好于资料缺乏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The first Chinese geologist who investigated the Devonian rocks of northernYunnan was Y. T. Chao who, in 1929, went from Suifu to northernChaotung where he met his tragic death at the hands of bandits. Ten yearslater, W. Y. Lin made a swift reconnaissance in the same region but he did  相似文献   
16.
小地形对于气流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叶笃正 《气象学报》1956,27(3):243-262
本文总结了小地形对于气流的影响。文中着重地指出和讨论了过去背风波理论中的矛盾。作者认为这些矛盾是由于山的大小选择和上界边界条件的选择而引起的。当山的宽度的一半l≈(L_S/2π)时(L_S=u/(g/θ αθ/αz)(1/2)),和当大气中有一个固定的盖或不连续面存在时,背风波出现。 在第一种情况下,山的强迫振动与大气中的自由振动共鸣;在第二种情况下,只具有某些滤长的振动可以存在,这波长就是背风波的波长。这样的讨论背风波的物理意义就清楚了。  相似文献   
17.
硅酸盐熔体中橄榄石晶体的发育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大年  金成伟 《地质科学》1974,9(4):349-355
早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也就是显微镜刚用于岩石学和矿物学的时代,某些基性岩,超基性岩的喷出物中的橄榄石所具有的特殊形态即引起一些著名的岩石学家和矿物学家的注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图论中的顶点覆盖算法和GIS中的网络分析技术,对非嵌入式传感器在路网中的最优定位问题,即关键路口点的选择问题进行了探讨。其目的在于选择最少的路口点而覆盖最大的路网范围,从而最大限度地掌握交通流在路网上的分布和变化。由于顶点覆盖是一个NP完全问题,本文将采用一个启发式算法,并在一个模拟的路网结构上进行解算。  相似文献   
19.
许志桦  叶嘉安 《地理学报》2008,63(12):1277-1288
广东省外资分布的地域差异是导致省内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主要分 析改革开放20 多年来广东省外商投资的总体时空扩散模式, 并探讨不同来源地的外资在不同 时期的分布与扩散情况及各自投资动因的变化。研究表明, 广东省外商投资的时空模式不断 演变, 经历了由外资增长极向外扩散的过程﹔随着省内投资环境日趋成熟, 政策因素对外商 投资的吸引力减弱, 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市场规模是吸引外资最重要的因素; 不同来 源地的外资的时空扩散模式与动因皆有一定的差异。最后, 对广东省改善投资环境与利用外 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以来,特大城市群如伦敦、东京、纽约、旧金山、粤港澳大湾区等迅速发展.特大城市群的孕育与增长得益于空间融合、人口迁移、经济合作和科技创新的共同作用,也奠定了政府、企业、组织和个人网络空间协同发展的基础.但城市群演进与发展中也出现了资源错配、同质竞争、发展不均、环境污染等问题,传统的分析工具和治理范式面临挑战,呼唤更有效的空间模型和决策方法.新的技术方法如何促进特大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在2020年国际中国规划年会的特别论坛上,5位专家围绕城市群协同主题,解读特大城市群的发展历程,解析形成机理与协同治理需求,展望融合大数据、地理信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智慧湾区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