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88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城市3维地理信息系统中场景的制图输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城市3维地理信息系统中制图输出精度受帧缓冲大小限制的问题,提出一种内容分块输出、图像自动合并的高分辨率制图输出方法。针对平行投影和透视投影,分别阐述制图输出的技术原理和实现步骤。实践表明,这种制图输出技术不但可以有效地解决3维场景高精度打印输出的难题,还可以为场景效果图的网络发布提供基本的素材。  相似文献   
12.
郭晓利  刘丽  印洁  孙隆翔  李成名 《测绘科学》2015,40(1):89-92,101
针对目前GIS应用软件所面临的开发难度大、周期长,更新维护困难、扩展性差等诸多问题,秉承面向服务的设计理念,文章提出了一种智能组装式软件开发方式,研究了实现过程中的4个关键技术:用户需求分析、服务智能匹配、自动化组装和人机协同调整机制,并应用NewMap Plat4软件研制开发了原型系统——智能组装器,实现了应用系统的可视化一键式组装开发,使得系统开发变得简单、快捷,且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相似文献   
13.
详细介绍在构建警用综合地理信息系统过程中所需要的空间基础数据模式、空间专题数据模式;通过地址码数据库的构建完成空间数据和警用专业数据这两种异构数据的集成过程。并以该系统一个子系统为例简要说明数据的构成模式、集成模式。  相似文献   
14.
柴达木盆地英雄岭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柴达木盆地英雄岭 (YL)地区地质、2D/ 3D地震、遥感、重磁电和钻探等资料 ,提出了喜马拉雅运动几个阶段在该区的构造动力学响应特征。研究认为喜马拉雅运动晚期 ,英雄岭地区西南侧的阿卡腾能山因近SN向的区域挤压作用 ,产生了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及隆升作用 ,从而在干柴沟一带形成了强烈的SE向局部挤压应力场 ,基底大幅隆升 ,而在英雄岭隆起的南侧则产生了局部的拉张构造环境。喜马拉雅山中期运动在该区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使古近纪的张扭构造环境转变为新近纪的坳陷构造环境 ,英雄岭西南的阿尔金地区发生隆升作用 ,沉积中心发生向东和向北的迁移。通过分析主干断裂、构造块体和沉积凹陷的分布特征等 ,得出喜马拉雅早期英雄岭及邻区发育局部拉张环境 ,为较为稳定的断陷湖盆发育期 ,沉积了一套优质烃源岩。英雄岭地区潜在勘探领域主要有构造裂缝型圈闭、地层岩性圈闭及渐新世断凸构造圈闭等。  相似文献   
15.
柴达木盆地北缘盆地-造山带体系在西北地区有一定的代表性,盆-山耦合过程与成矿的研究是当代地质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以盆-山耦合体系演化、铀矿化目的层改造作用、砂岩型铀成矿理论为基础,将柴达木盆地北缘划分成四大构造单元,讨论了主要构造运动时期的盆-山耦合特征,分析了盆-山耦合体系对侏罗系、古近系和新近系的改造作用,指出了该区的主要找矿类型。  相似文献   
16.
通过楚雄盆地与四川盆地中西部区域地质条件和油气地质条件的对比研究,探讨了楚雄盆地与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盆地性质、沉积序列、油气地质条件等方面的异同点,从而给楚雄盆地的油气勘探一些启示:它们间的基本地质特征、油气地质特征类似,且上三叠统地层为主要的烃源岩和自生自储组合,侏罗系储层也具有低孔、低渗、高含水饱和度、非均质性强的特征,裂缝对油气的富集、高产起到了重要作用。认为:加强砂体的展布、连通性研究,裂缝、断层性质、形态、沟通性、规模等研究,在有白垩系、第三系覆盖区完全有可能进行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17.
5.12汶川震区植被遥感动态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照遥感应用数据选择原则,选取了5.12汶川地震前后三年周期内同季节的Landsat-TM遥感图像,进行了遥感植被监测应用的波段选择分析和NDVI提取方法的详细介绍,并分别用NDVI植被指数、监督分类等方法对震区地震前后的植被信息进行了提取、统计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从2007年9月到2008年7月,灾区植被的总体分布有所减少,减少量为5.3%;从2008年7月到2009年6月,植被的总体分布有所增加,2009已经接近2007年水平,达到震前覆盖率的98.3%.  相似文献   
18.
基于某单井分层真空抽水综合试验,使用新型分层抽水试验装置,对试验方法进行技术改进,使分层抽水工作省时高效、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将该工艺方法监测数据与常规方法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地层、真空负压对抽水效果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详细分析,得出真空分层抽水井管周围渗流场的变化性状。对比试验表明,分层真空抽水工艺方法在提高单井出水量、洗井效果上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震灾害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地震灾害的本质与灾害风险管理角度,结合国际灾害风险管理经验,评述汶川地震灾难中暴露出来的中国地震灾难风险管理的一些问题,指出过度强调或依赖地震预报,长于救灾而弱于防灾与减灾,使得中国难以降低地震灾难的严重程度.通过分析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内涵、国际主流风险管理框架(IRGC、ERM、TDRM、GTZ),指出综合灾难风险管理是全面减灾最为有效、积极的手段与途径,中国在自然灾难管理中迫切需要实施综合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20.
龚成明  程谦恭  刘争平 《岩土力学》2011,32(7):2001-2006
设计并完成了1:20比尺的黄土边坡大型动力模型试验,探讨了模型试验中的相似律、边界条件处理等问题;研究了强夯激励下黄土边坡的动力特性变化规律与动力响应规律,以及边坡坡率对动力特性和动力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边坡坡率越大,动力响应幅值越大;强夯激励下黄土边坡的动力响应幅值均随冲击荷载作用而产生并迅速衰减;振动周期在1 s之内,主频率在25~45 Hz之间,不会出现振动叠加现象。强夯激励下黄土边坡对径向加速度的放大效应更显著,下部边坡以竖向振动为主,上部边坡以径向振动为主。黄土边坡的边缘部位对强夯冲击振动的反应幅值较之内部存在放大现象。沿坡高方向,边坡对输入加速度具有明显的放大作用,坡顶处的放大效应最为显著。试验结果有助于揭示黄土边坡在强夯激励下的动力响应规律,为黄土地区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