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5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335篇
测绘学   266篇
大气科学   135篇
地球物理   151篇
地质学   505篇
海洋学   292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80篇
自然地理   17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2篇
  193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东营凹陷古近系砂岩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东营凹陷是重要的油气富集区,在古近系地层发育湖相水下扇沉积、滨浅湖沉积和三角洲沉积等砂岩。砂岩的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对储层的储集性能有重要影响。在对大量薄片和岩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扫描电镜和X衍射粘土分析等手段,对东营凹陷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使砂岩孔隙度降低,不稳定矿物的溶蚀作用和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解作用导致孔隙度增大。根据有机质的演化及粘土矿物的变化序列,在不同的构造单元,砂岩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随埋深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可划分出原生孔隙带、原生次生孔隙带和次生孔隙带3个孔隙演化带,存在着较有利的次生孔隙发育带。  相似文献   
82.
介绍了扫描仪在测绘(地图)生产中实际操作的重点,分析了选取影像中最亮点与最暗点的重要性,阐述了其原理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3.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有线传输、无线传输的各类数字地震台及台网使用的24位地震数据采集器数据传输纠错设备。本文阐述了该仪器的工作原理、硬件结构和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84.
对2003年北黄海5.1级地震的地震活动背景、地震序列、震中周围中小地震活动图像及地震学参数等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该次地震为前-主-余型,经历了一个活跃-平静-发震的过程;地震前震中附近出现了孕震空区和一些地震活动性参数异常。  相似文献   
85.
总结了昆明地区关山动物群自1999年命名以来开展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新进展.简要叙述了关山动物群的研究概况、地层位置、生物群组合特征和关山动物群的研究意义.在关山动物群中首次发现了古虫动物门的Vetulicola gangtoucunensis Luo,Fu et Hu,吐卓虫Tuzoia sp.nov.,古蠕虫Palaeoscolex sp.nov.,腕足类Heliomedusa sp.nov.及三叶形虫、海绵动物新属种.指出关山动物群是一个由多门类软躯体后生动物化石组成的伯吉斯页岩型的动物群,时代介于澄江动物群与凯里动物群(或伯吉斯页岩动物群)之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和寒武纪早期生物演化的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
中国早白垩世今鸟类甘肃鸟的蹼足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门甘肃鸟(Gansus yumenensis)是中国发现的第一只中生代鸟类化石.该化石产自甘肃西北部下沟组,时代与辽宁西部产热河生物群的早白垩世地层的时代大体相当.该鸟类趾节拉长,很短的爪具有较尖锐的屈肌结节,因而被认为是一种适应于水生生活的鸟类.玉门甘肃鸟的建立最初仅依据一件左足标本,直到最近又发现了少量可供进一步研究的新标本.本文描述了一件新的玉门甘肃鸟的完整后肢化石,标本在远端趾节之间显示出清晰的蹼的构造.这为玉门甘肃鸟具有发育足蹼的观点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玉门甘肃鸟也成为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适应于水生生活环境的鸟类.  相似文献   
87.
穆宣社  游雄 《测绘科学》2007,32(4):126-128
随着三维城市模型(Three Dimensional City Model,3DCM)的蓬勃发展和武警部队建设信息化步伐的快速推进,利用3DCM技术辅助武警指挥员在处置突发性事件(简称处突)中精确地获取信息、直观快速地理解信息、高效地利用信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在论述3DCM在武警处突指挥信息系统具体应用的基础上,设计了3DCM支持下武警处突方案演示系统,内容包括系统组成、主要功能及技术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88.
通过两个时像的对比解译、调查验证和研究,表明长江-黄河上游源区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的10年中,沼泽湿地总体呈减少趋势。由于自然和人为综合因素的长期作用,使本区沼泽湿地处于萎缩状态。  相似文献   
89.
红河断裂北段土壤中断层气含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作者在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区进行的土壤中断层气研究结果.沿红河断裂带断层气组分H2,CO2,Hg和Rn含量很高.沿该断裂洱源测线断层气H2,CO2和Rn含量最低,向南H2,CO2含量逐渐升高,其中以定西岭测线的H2,CO2含量最高.表明在该段断裂活动强烈,而洱源一带断裂活动较弱.  相似文献   
90.
在人工条件下采用静水封闭呼吸瓶的方法研究了温度、盐度对泥蚶(Tegillarca granosa)呼 吸、排泄的影响, 并综合分析了温度、盐度交互作用对呼吸、排泄的影响程度, 为泥蚶基础生物学研 究积累了资料。结果表明, 在设定的不同温度条件下泥蚶耗氧率变化范围0.63-4.47mg/(g·h), 单因 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4 个盐度条件下泥蚶耗氧率的差异均极显著(P<0.01); 排氨率的变化范围 123.11-955.68μg/(g·h), 排氨率受温度的影响也均极显著(P<0.01); 经回归发现, 在温度13-31℃ 范 围内, 耗氧率和排氨率均与温度的变化呈显著的指数相关。除温度为18℃ 时, 其它各温度条件下, 不同盐度梯度间的耗氧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盐度对排氨率影响的变化趋势不一致。在温度 (13-31℃)和盐度(18-28)时, 温度和盐度对耗氧率、排氨率的影响均存在交互作用, 耗氧率(Y)、排 氨率(Y)与温度(T)和盐度(S)之间的二元线性回归关系为Y=a+bT+cS+dT×S.泥蚶呼吸排泄的O:N 比 在4.50-13.07 之间, 平均值为7.16.泥蚶呼吸排泄的代谢活动受温度、盐度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