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5篇
  免费   1166篇
  国内免费   1759篇
测绘学   715篇
大气科学   549篇
地球物理   934篇
地质学   2803篇
海洋学   756篇
天文学   49篇
综合类   290篇
自然地理   574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263篇
  2021年   315篇
  2020年   270篇
  2019年   314篇
  2018年   296篇
  2017年   258篇
  2016年   245篇
  2015年   304篇
  2014年   300篇
  2013年   340篇
  2012年   426篇
  2011年   419篇
  2010年   401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341篇
  2007年   337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290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6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4篇
  1934年   2篇
  1928年   3篇
  192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依据四川省汶川地震中损伤的砖石古塔统计资料,结合现场考证和资料分析,探讨了古塔震害程度与地震烈度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砖石古塔因结构高大、材料老化,对地震作用较为敏感;在地震烈度Ⅵ度区域,52%以上的古塔出现局部损坏,在地震烈度Ⅸ度及以上区域,75%以上的古塔完全毁坏;按照中国现行抗震设防标准,在设防烈度Ⅵ度至Ⅸ度的范围内建立砖石古塔震害程度与地震烈度的表述关系是合适的.论文针对古塔的结构特征、地震损伤状况以及文物修复的要求,提出了古塔震害的分级定义,确定了砖石古塔震害程度与地震烈度对应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92.
基于综合震害指数的玉树地震烈度遥感评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概述了地震烈度遥感评估的思路和方法,给出了遥感综合震害指数、地面等效震害指数计算的模型和地震烈度估计方法。利用2010年青海玉树7.1级地震发生后获取的主要地震灾区玉树县城区结古镇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及其遥感震害解译结果和震后地震现场震害遥感比对科学考察成果,进行了结古镇的地震受灾程度和地震烈度的遥感评估。综合分析表明,玉树县城区遥感评估的地震烈度为IX度,与地面调查确定的地震烈度一致。文章最后对结果进行了讨论,表明遥感方法对应急烈度评估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3.
位于南北地震带中北段的甘东南地区,其构造变形和构造活动特征与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的扩展密切相关,该地区复杂的构造几何形态主要受控于东昆仑断裂和西秦岭北缘断裂,区域新构造运动主要动力来源于青藏高原向北东的扩展.近年来,甘东南地区中强地震频发,本文主要通过对该地区构造活动特征、历史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讨论,结合地球物理、地震学和野外调查等资料,认为青藏高原东北部东昆仑断裂的向北挤压和向东的运动是该地区构造应力集中的主要原因,也是该地区中强地震的主要孕震环境和机制,而西秦岭北缘断裂的走滑及向南北两侧逆冲“花状构造”是临潭—宕昌断裂带上中强地震频繁发生的一个重要动力因素.2013年7月22日发生在甘肃岷县—漳县的MS6.6级地震正好位于临潭—宕昌断裂带中东段上,是该断裂分段不均匀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4.
The adsorption of organic matter(OM)onto clay minerals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as a significant way of OM preservation in source rock.Here we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M and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SSA)of <2μm clay size fraction isolated from 13 source rock cores collected from Dongying depression.Rock-Eval pyrolysis and N2 adsorption experiment were employed to prob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M and SSA(denoted SBET)in samples before and after OM extraction using trichloromethane.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various kinds of OM occurrence coexist in clay size fraction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to hydrocarbon are different in each period of OM evolution.The occurrence and amount of OM affect the S BET of clay size fraction,and a nonlinear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otal organic carbon(TOC)and S BET can be recognized.The soluble OM(chloroform extract "A"),mainly stored in the pore space of clay size fraction,show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in amount with S BET.Our data also indicate that free hydrocarbon(S1)was stored mainly in the pore space and/or the surface of clay size fraction,whereas pyrolysis hydrocarbon(S2)was mingled mainly with clay minerals.Therefore,to understand various OM occurrenc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SBET in the clay size fraction is significant in the study of generation,accumulation,and migration of hydrocarbon in muddy source rock.  相似文献   
995.
Using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tropical cyclone(TC)track data over the North Indian Ocean(NIO),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monthly reanalysis wind and 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 data,and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data from 1981 to 2010,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s of NIO TC activity and relationships with local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were studied with statistical diagnosis methods.Results of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analysis of NIO TC occurrence frequency show that the EOF1 mode,which accounts for 16%of total variance,consistently represents variations of TC occurrence frequency over the whole NIO basin.However,spatial dis- tributions of EOF1 mode are not uniform,mainly indicating variations of westward-moving TCs in the Bay of Bengal.The prevailing TC activity variation mode oscillates significantly on a quasi-5 year interannual time scale.NIO TC activity is notably influenced by the Indian Ocean dipole(IOD)mode.When the Indian Ocean is in a positive(negative)phase of the IOD, NIO SST anomalies are warm in the west(east)and cold in the east(west),which can weaken(strengthen)convection over the Bay of Bengal and eastern Arabian Sea,and cause anticyclonic(cyclonic)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omalies at low levels. This results in less(more)TC genesis and reduced(increased)opportunities for TC occurrence in the NIO.In addition,positive(negative)IOD events may strengthen(weaken)westerly steering flow over the Bay of Bengal,which further leads to fewer(more)westward-moving TCs which appear in regions west of 90°E in that bay.  相似文献   
996.
从权属调查工作的实际出发,详细地论述了以VB.net2005作为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实现基于CASS制作的宗地图批量打印软件的方法和过程,并对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进行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997.
针对资源一号02C影像,选取主成分变换、高通滤波、小波变换和Pansharp四种融合方法,利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对各种方法的融合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实验中的四种融合方法,高通滤波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8.
非二次幂Curvelet变换及其在地震噪声压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Curvelet变换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优势及不足,提出了非二次幂Curvelet变换.主要有两点改进:(1)将经典Curvelet变换非自适应的二次幂多尺度多角度分解方式改进为基于地震数据特点的、自适应非二次幂可控多尺度多角度分解方式,可以更有效地反映地震信号的主要方向特征和频率特征;(2)在最粗尺度引入各向异性分析,实现了对低频信号的精细处理.本文通过处理合成记录和含有面波干扰的实际数据算例验证了非二次幂Curvelet变换在地震噪声压制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9.
北半球环状模周期变化和突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OAA提供的1871-2008年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场、雪盖、海冰等再分析资料、NASA提供的地表温度场资料、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指数,采用小波分析、带通滤波和凝聚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北半球环状模(NAM)周期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NAM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发生了显著的年代际尺度周期突变,NAM在1895-1955年存在显著的准35年周期振荡,而在1971-2008年则主要以准15年周期振荡为主.NAM年代际尺度周期突变与外强迫源振荡周期变化有关,但突变前后与NAM周期振荡密切相关的外强迫因子并不尽相同.在1960年代之前,PDO、ATM、北美雪盖以及南极海冰涛动等外源强迫因子与NAM在准35年尺度上关系密切;而在1960年之后,NAM准15年振荡则与ATM和欧洲雪盖、南极海冰涛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荧光猝灭原理的光学溶解氧传感器可获得海水溶解氧时空数据,被广泛应用于海洋环境长期监测,但因其在贮存期间和布放期间会发生"贮存漂移"和"测量漂移",需要进行校准.现有的实验室校准方法周期长、操作复杂.本文研究了光学溶解氧传感器在空气和水体两种不同介质中的响应特性,提出一种利用空气介质的光学溶解氧传感器现场校准方法,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