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8篇
  免费   312篇
  国内免费   357篇
测绘学   341篇
大气科学   159篇
地球物理   176篇
地质学   695篇
海洋学   202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57篇
自然地理   19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951.
随着空间及卫星定位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空间定位技术及应用也愈来愈多。简要介绍了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技术、激光测月(LLR)技术、卫星激光测距(SLR)技术、卫星雷达测高技术、多普勒定轨和无线电定位系统(DORIS)、精密测距及其变率测量系统(PRARE)以及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等空间定位测量技术,重点阐述了GPS新技术及应用。  相似文献   
952.
机载微波辐射计云中含水量的探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谷  雷恒池  李燕  岳治国  张晓庆  高蓓 《高原气象》2007,26(5):1105-1111
通过对2003年4月18日在延安地区用单波长(0.95 cm)机载微波辐射计探测到的层状云云中液态水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层状云中的过冷水平均含量为0.0171 g.m-3。分析其变化,发现云中垂直向的液态水存在高值区,这一区有助于人工引晶催化增雨(雪)作业,有利于冰晶的增长,可提高人工催化作业的效果。与机载粒子测量系统(PMS)及地面711数字化雷达的探测结果进行比对,机载微波辐射计和PMS粒子测量系统的探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在垂直区域的探测上比PMS粒子测量系统更具有代表性;与711数字化雷达的探测结果也吻合。  相似文献   
953.
954.
叙述形体检测的方法和要求,推导自由设站法形体检测数据匹配算法的数学模型,针对免棱镜全站仪坐标法观测的特点,利用实测数据分析验证该方法的精度。  相似文献   
955.
GPS水准在苏通大桥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工程中的GPS测量与水准测量数据,用曲线拟合、曲面拟合、多面函数拟合等5种方法对该区域GPS高程进行拟合,经比较分析,验证GPS水准在桥梁建设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得出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956.
典型表层岩溶泉域植被对降雨的再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表层岩溶泉域植被结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监测桂林丫吉试验场S31号泉域内香椿和云实两种主要植被的穿透雨和树干径流特征以及钻孔和表层岩溶水的变化。结果表明:香椿林的总穿透雨量1 861.83 mm,占总降雨总量的59.65%;云实灌丛总的穿透雨量为1 626.42 mm,占总降雨量的52.11%;穿透雨率随降雨量增加而减少。香椿林的树干径流总量为89.4 mm,占总降雨量的2.86%;云实灌丛的树干径流总量为27.79 mm,占总降雨量的0.89%;香椿林和云实灌丛的林冠截留总量分别为1 169.97 mm和1 466.99 mm,平均截留率为37.48%和47.01%;用水量平衡法计算得出以灌丛覆盖为主的S31号表层岩溶泉域年蒸散量为1 623.81 mm,占降水量的52.03 %,年径流深度为1 497.39 mm,占降水量的47.97%。植被冠层改变了降雨对表层岩溶带的补给形式和补给量。降雨经过植被冠层的截留后转化成穿透雨和树干径流进入表层岩溶带,穿透雨以连续波状的形式补给表层岩溶带,而树干径流则以快速集中的方式补给表层岩溶带。   相似文献   
957.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西缘的同1井(TX1)在寒武系之下钻遇一套火山岩,本文对该套火山岩的岩石类型、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显示,这套火山岩可分为上下两段,分别为杏仁状辉石安山岩和角闪石英安岩,属于钙碱性系列火山岩,形成于大陆边缘弧构造环境。安山岩锆石U-Pb年龄(747±12Ma)表明该岩浆弧发育时代为新元古代。同1井钻揭的火山岩与卡塔克隆起上塔参1井(TC1)钻揭的闪长岩(744.0±9.3Ma~790.0±22.1Ma)和花岗闪长岩(757.4±6.2Ma)成岩时代一致、形成环境相同,表明横亘塔里木盆地中部的古隆起带(巴楚隆起-卡塔克隆起-古城虚隆起)起源于一条新元古代陆缘岩浆弧,塔里木盆地的基底是由新元古代造山作用拼合的基底。以中央隆起带为界,南、北塔里木的基底性质和成盆演化过程可能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958.
钝化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含重金属尾矿的处理,可以从源头上防止酸矿废水(AMD)的产生,寻找一种价廉易得且对环境危害小的钝化剂十分必要。本文主要研究在骨炭作用下,用pH值为4的双氧水对黄铁矿进行氧化,探讨骨炭对黄铁矿氧化释放重金属的钝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添加不同含量的骨炭(分别为0.5、2.5和5 g)能将溶液的pH值分别提高到8.93、10.01和10.42,表明骨炭具有较强的中和能力,同时黄铁矿氧化释放的Pb、Zn和Cd等重金属离子浓度明显地降低。但当骨炭含量超过2.5 g时,对As有促进释放的趋势。红外光谱分析显示钝化后黄铁矿样品位于420、563、603、1 044、1 091 cm~(-1)处的特征峰主要来自PO_4~(3-)的振动,XRD进一步揭示了黄铁矿表面主要含磷次生矿物是磷铁矿和羟磷铁铅石,这些次生矿物对重金属钝化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骨炭有望作为钝化含多重金属尾矿的钝化剂。  相似文献   
959.
本文主要介绍CSAMT在矿产普查中探测隐伏断裂构造与划分岩层界面中的资料处理和成果解译等技术方法。该方法采用交流电,受地形影响小、可穿透高阻屏蔽层且对低阻带及不同电性带反应灵敏,并具有较大的勘探深度和较高的分辨率,对探测隐伏的断裂构造带、划分岩层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60.
The use of isotope tracers as a tool for assessing aquifer responses to intensive exploitation is demonstrated and used to att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ustainability of intensively exploited aquifers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Eleven well sites were selected that have long-term (years 1985–2014) analysis data of isotopic tracers. The stable isotopes δ18O and δ2H and hydrochemistry were used to understand the hydrodynamic responses of the aquifer system, including unconfined and confined aquifers, to groundwater abstraction. The time series data of 14C activity were also used to assess groundwater age, thereby contributing to an understanding of groundwater sustainability and aquifer depletion. Enrichment of the heavy oxygen isotope (18O) and elevated concentrations of chloride, sulfate, and nitrate were found in groundwater abstracted from the unconfined aquifer, which suggests that intensive exploitation might induce the potential for aquifer contamination. The time series data of 14C activity showed an increase of groundwater age with exploitation of the confined parts of the aquifer system, which indicates that a larger fraction of old water has been exploited over time, and that the groundwater from the deep aquifer has been mined. The current water demand exceeds the sustainable production capabilities of the aquifer system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Some measures must be taken to ensure major cuts in groundwater withdrawals from the aquifers after a long period of deple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