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22.
23.
首先给出了基于GNSS-MR技术提取潮波系数的原理与方法,然后利用布设在浙江省石浦港验潮室屋顶的GPS站DSPU实测数据对潮波系数进行了提取,并与验潮站实测潮位调和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GPS-MR反演潮位与验潮站实测潮位值吻合较好,相关系数优于0.97;GPS-MR反演潮位与验潮站实测潮位获取的潮波系数基本一致,除M2、S2外其它差异较小。两者获取的潮波系数差异主要因为DSPU测站观测环境极大地影响了GPS-MR提取潮位精度。沿海GNSS站用于潮位监测和潮波系数提取,将进一步拓展沿海GNSS监测站的应用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验潮站的不足。  相似文献   
24.
2019年6月10—13日,龙川县发生持续强降雨,导致全县境内发生大量滑坡、泥石流灾害,贝岭镇米贝村是三个重灾区之一。本文以贝岭镇米贝村6号沟发生的滑坡-泥石流链生灾害为研究对象,在野外精细化调查测量基础上,结合数值模拟分析与计算,对链生灾害特征与成灾机理展开研究。研究发现:①6号沟内共发育7处浅层土质小型滑坡,仅3号滑坡体与部分6号滑坡体转化为泥石流,构成泥石流主要物源,其余滑坡未构成持续性影响;②持续降雨下渗,坡体由非饱和向饱和状态转变,坡表形成连续饱和区,孔隙水压力的增加与孔隙水的软化促使土体强度降低,加之坡体饱和自重的增大,斜坡发生浅表层失稳破坏;③降雨的持续下渗与支沟沟源“漏斗状”地形下的地表汇水快速增大滑坡松散堆积体内的含水率,促使其物理性质发生变化,在重力势能下呈流态状启动、运动转化为泥石流。降雨结构影响滑坡-泥石流链生过程,前期降雨引发滑坡、后期降雨启动形成泥石流,滑坡与泥石流的发生表现出阶段性特征。研究成果有助于指导当地政府进一步开展滑坡-泥石流链生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也为该地区未来区域预警研究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5.
防雷接地与等电位探讨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建筑物内部用电设备采取等电位与接地措施后,很多设备仍然遭受雷击损坏,本文通过对SPD间接地线产生的过电压与等电位关系、接地线在高频雷电流作用下产生的过电压及其布置不合理所产生的电磁兼容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今后该类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对于近断层处高烈度区高层剪力墙结构,传统设计难以解决墙体太厚、配筋太大等难题。为研究在考虑近断层影响下高烈度区剪力墙住宅采用隔震设计的技术可行性,采用隔震设计对某剪力墙结构工程进行全面分析。对比分析常规剪力墙结构方案及增设橡胶隔震支座的隔震方案,分析结果表明,隔震方案较常规方案前3阶结构自振周期延长约3倍,从而有效减小了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结构水平向减震系数为0.281,上部结构所受水平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可按降低一度进行设计;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支座性能稳定,上部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工作状态。研究结论可为隔震支座设计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铌-硫氰酸盐-罗丹明B体系光度法测微量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陶慧林 《岩矿测试》1998,17(1):44-47
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铌与硫氰酸盐形成配阴离子,再与罗丹明B阳离子形成能稳定3h的离子缔合物,可直接在水相中光度法测定Nb。体系的λmax=564nm,ε=78×105L·mol-1·cm-1,线性范围0~02mg/LNb。试验了近30种共存离子的影响,采用盐酸羟胺和EDTA掩蔽可消除干扰。经标样分析验证,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其RSD(n=6)在26%~43%。  相似文献   
28.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report on the new occurrence of the Early CambrianQiongzhusi' an Chengjiang fauna in the Haikou area, Kunming and its assemblage feature andthe stratigraphic section of the horizon yielding these fossils. Eight genera and 8 species ofTrilobitoidea are described here, embracing Leanchoilia asiatica Luo et Hu (sp. nov.), Yohoiasinensis Luo et Hu (sp. nov.), Zhongxinia speciosa Luo et Hu (gen. et sp. nov.), Xandarellaspectuculum Hou et al., Dianchia mirabilis Luo et Hu (gen. et sp. nov.), Kuamaia lata Hou,Retifacies longispinus Luo et Hu (sp. nov.) and Sinoburius lunaris Hou et al.  相似文献   
29.
结合武汉市公众导厕与管理系统,讨论了公众导厕与管理系统的平台设计和技术路线选择,阐述了地图予处理、JavaScript地图库引用等关键技术,论述了栽图模块和地图位置算法设计。  相似文献   
30.
最新的岩石圈磁场模型及中国磁异常特征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最新的地球磁场模型,包括MF5,NGDC-720和WDMAM。模型MF5是由CHAMP卫星测量得来,它的球谐展开阶次为n=16~100,对应的波长段为400~2500km。模型NGDC-720和WDMAM是综合了卫星磁测、航空磁测、海洋磁测与地面磁测得到数据经过处理后得来,它们有不同的球谐阶次和分辨率。NGDC-720模型是由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The National Geophysical Data Center,NGDC)提供,它的球谐阶次从16阶到720阶,对应于由2500km到56km的波带。M.Purucker博士公布的WDMAM参考模型1是一张分辨率为3′,高度位于WGS84上方5km的磁异常图,它向上延拓后的结果与MF5中的岩石圈磁异常保持一致。作者根据国际上公布的CHAMP、NGDC-720与WDMAM Candidate1的最新数据,绘制了中国及毗邻地区的磁异常图,对中国及毗邻地区明显的大地构造,如造山带,盆地等地区的磁异常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塔里木、四川、松辽等盆地地区及华北平原部分地区模型中均表现为正异常,西藏高原、天山造山带等地区表现为负异常,而一些深大断裂表现为磁异常高梯度带。通过四川盆地和西藏高原地区三个模型的相互对比,我们发现模型阶次越高,它所反映的磁性体(尤其是浅部地质体)的情况越丰富,不同的是四川盆地的结果随着阶次的增高就越接近航磁结果,而西藏高原随着阶次的增高却和航磁结果差别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