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61篇
  免费   3780篇
  国内免费   5045篇
测绘学   1472篇
大气科学   3631篇
地球物理   4956篇
地质学   10031篇
海洋学   2868篇
天文学   816篇
综合类   2159篇
自然地理   2453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362篇
  2022年   1022篇
  2021年   1160篇
  2020年   1017篇
  2019年   1133篇
  2018年   1311篇
  2017年   1117篇
  2016年   1199篇
  2015年   1010篇
  2014年   1249篇
  2013年   1229篇
  2012年   1292篇
  2011年   1283篇
  2010年   1256篇
  2009年   1146篇
  2008年   1019篇
  2007年   947篇
  2006年   777篇
  2005年   734篇
  2004年   555篇
  2003年   506篇
  2002年   450篇
  2001年   515篇
  2000年   586篇
  1999年   816篇
  1998年   653篇
  1997年   626篇
  1996年   575篇
  1995年   463篇
  1994年   451篇
  1993年   397篇
  1992年   335篇
  1991年   229篇
  1990年   190篇
  1989年   148篇
  1988年   115篇
  1987年   90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6篇
  1958年   1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Carbon cyc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st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issue of Global Change.As one of the major carbon reservoirs, oceans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carbon cycle. In recent years, iron seems to give us a good news that oceanic iron fertilization could stimulate biological productivity as CO2 sink of human-produced CO2. Oceanic iron fertilization experiments have verified that adding iron into high nutrient low chlorophyll (HNLC) seawaters can increase phytoplankton production and export organic carbon, and hence increase carbon sink of anthropogenic CO2, to reduce global warming. In sixty days, the export organic carbon could reach 10 000 times for adding iron by model prediction and in situ experiment, i.e. the atmospheric CO2 uptake and inorganic carbon drawdown in upper seawaters also have the same magnitude. Therefore, oceanic iron fertilization is one of the strategies for increasing carbon sink of anthropogenic CO2. The paper is focused on the iron fertilization, especially in situ o  相似文献   
92.
河口环流和盐水入侵Ⅱ--径流量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本序列上篇论文建立的理想河口数值模式,研究径流量和海平面上升对河口环流和盐水入侵的影响.在径流量增大的情况下,口门内表层向海的流速增大,底层向陆的密度流减弱,滞流点下移.口门外侧向口门的密度流增大,上升流趋于增强.口门内盐水入侵减弱,口外盐度减小、冲淡水扩展范围增大.在口门上游北岸底层盐度下降明显,口门处南岸表层盐度下降明显.径流量变化对盐水入侵影响十分巨大.在海平面上升的情况下,拦门沙区域向陆的密度流增强,滞流点上移,表层向海的流动增大.口门内盐水入侵增强,口外盐度增大,冲淡水扩展范围减小.海平面上升对盐水入侵影响十分明显,北岸底层盐度增大尤为特出.  相似文献   
93.
万桢  杨孙楷  黄会良 《海洋学报》1982,4(2):183-190
(一)仪器 SJP-1A型示波极谱仪(浙江丽水无线电厂),阳极为饱和甘汞电极.毛细管特性:在蒸馏水中m=0.63毫克/秒,t=7.3秒,汞柱高度52厘米.(二)试剂 全部试剂均采用二级试剂,溶液均用重蒸馏水配制.  相似文献   
94.
1997年,厦门市制定了中国第一部市级海洋功能区划,率先实行了海洋功能区划制度,几年来在科学指导海洋开发活动、建立良好的海洋开发和管理秩序、合理地利用海洋资源和调整海洋产业布局、实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海洋功能区划实施后,厦门市的海域使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中国范围内的市、县级海洋功能区划刚刚完成,都还处于起步实施阶段,对于功能区划的管理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原因,  相似文献   
95.
杨良华 《海洋预报》1995,12(4):34-42
本文探讨东海区近海强风预报模式,首先介绍建立预报模式的思路和步骤,及使用说明,为了验证强风预报模式和判别条件,用1986、1987上日本传真天气图进行试报,准确和基本准确度为91.1%,并给出了1989、1995年随船试验预报结果,准确和基本准确率为90%以上。  相似文献   
96.
Full-rangenonlinearanalysisoffatiguebehaviorsofreinforcedconcretestructuresbyfiniteelementmethod¥SongYupu;ZhaoShunbo;WangRuim...  相似文献   
97.
中国对虾弧菌病的药物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对虾病原弧菌的药物敏感性和最低抑制浓度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氯霉素,四环素,痢特灵和SMZ等药物是治疗成虾轻度弧菌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8.
安徽宣城地区中晚更新世风成堆积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25,自引:7,他引:25  
通过对宣城向阳中晚更新世沉积剖面的综合研究,认为该剖面与中国北方同时代的黄土—古土壤剖面相比较,虽然长江下游以南地区中晚更新世多个冰期中风成堆积的单层厚度与累积厚度,亦即风成物质的沉积通量与沉积速率均比北方黄土区要小,但它们所反映的气候与环境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99.
台湾海峡西部海域是上升流多发区,近年来已引起众多海洋学家的重视。我国海洋学家通过对台湾海峡区水团、海流和营养盐等的分析研究,不仅得出了台湾海峡西部海域上升流的分布范围和特征,并对其成因也作了探讨,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果。由于这些研究都是采用间接方法,因此对上升流的主要成因尚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通过对引起台湾海峡西部海域上升流的各驱动力因子量级的分析,进而判断出上升流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00.
采用Wilbert蛋白银法及Chatton—Lwoff银浸法对一种附生于栉孔扇贝鳃丝上的寄生车轮虫进行了光镜水平下的研究。依据其形态学和纤毛图式特征,该种被鉴定为TrichodinajadranicaRaabe,1958.此为我国新记录,同时也是第一例有关外寄生于扇贝鳃表纤毛虫原生动物的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