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4篇
  免费   398篇
  国内免费   502篇
测绘学   145篇
大气科学   434篇
地球物理   536篇
地质学   1097篇
海洋学   245篇
天文学   90篇
综合类   290篇
自然地理   38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1.
苔藓结皮复配凹凸棒基高吸水性固沙材料的生理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陶玲  杜昊霖  张文杰  曹田  吕莹  任珺 《中国沙漠》2018,38(4):823-828
综合性固沙技术在荒漠治理方面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研究荒漠苔藓与凹凸棒基高吸水性树脂固沙材料的复配质量比与接种量对苔藓结皮的生长状态与生理特性的影响,探索和优化生物固沙与化学固沙技术相结合的技术途径。结果表明:温度和光照一定时,荒漠苔藓与凹凸棒基高吸水性固沙材料以质量比1∶4复配,以接种量500g·m-2洒于沙面,所形成的苔藓结皮发育状况最佳。  相似文献   
912.
实测剖面地层厚度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测剖面和地层厚度计算是从事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功,以往所使用的计算公式、计算方法和繁琐的查表程序给地质工作者带来许多不便。通过几十年的野外地质工作体验,总结摸索出一套较为简便的计算公式和运算方法。该方法既易于操作,便于在野外和室内使用计算器,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提高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913.
工程场地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是强震区城市发展规划、抗震防灾的重要依据,也是工程建筑抗震设计的基本参数。本文在研究秦皇岛市区域地震地质环境和地震活动规律的基础上,确定了区域潜在震源区及相应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将该市工程场地划分为规则网格,采用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概率方法,计算出各场地在各不同年限内所遭受到的不同地震危险性概率水平。最后,编制出了供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使用的,按50年10%给定概率水平的秦皇岛市地面运动加速度预测图。  相似文献   
914.
利用InSAR技术获取三峡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利用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使用38幅1992~2000年间三峡地区的ERS卫星SAR图像,并利用USGS的低精度DEM,得到了该地区的DEM,与GPS高程结果对比的差值为15~128m。干涉结果表明,基线小于200m的串行数据图像对具有较好的相干性;基线大于200m、在晚春和夏季观测的串行数据图像对容易出现失相关,而几乎所有重复轨道的SAR图像对在进行配准时都不相关。为了进一步获得三峡地区较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在该地区建立了角反射器,为研究和监测三峡地质灾害与地壳运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15.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在总结1987年喀喇昆仑山-西昆仑山综合科学考察成果的基础上,于1988年6—9月,又考察了西昆仑山东部地区、中昆仑山区。通过考察,在高原的形成、演化,自然环境变迁,生物区系的种类组成、起源、演化,自然地域的分异规律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证据和新进展。  相似文献   
916.
横断山区地域分异明显。各自然地理要素作地带性组合,自然地理环境呈水平分异,农业土地利用也大体呈纬向带状分布。根据温度和水分条件的地域组合及地势差异,将横断山区划分为5个自然地带、9个自然区,并与以往的方案进行了比较,阐述了自然地带界线的划分及各带特征。  相似文献   
917.
一、前言海泡石(Sepiolite)是一种罕见而有用的层状镁质硅酸盐矿物,它是热液作用或风化作用的产物,这种矿物国内过去很少发现和报导。近年来在湖南、江西等地的二叠系地层中发现具工业价值的海相沉积海泡石粘土矿床。由于它具有耐热、耐盐浸及高粘度等特性,是优质钻探泥浆原料,在地热、石油和深海钻探中尤为宝贵,在工业上十分有用。据报导,海泡石发现于1750年,但直到1937年才确定它是一种独立矿物。1955年提出海泡石的结构模型。1957年Brauner和Preisinger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海泡石的结构  相似文献   
918.
Stability of thermonuclear reaction affected by gravitational force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 reaction-diffusion equation describing thermonuclear reaction system affected by gravitational force and temperature gradient is obtained by using the theory of nonequilibrium thermodynamics. We take CNO cycle as an exampl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gravitional force and temperature gradient on the stability of nuclear reaction inside the star. The stability criterion of the stellar structure has been analysed and some attractive results have also been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19.
我国洞体应变固体潮调和分析结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扼要介绍了我国洞体应变观测现状,公布了18个台站的调和分析结果,同时公布了国外同类仪器优质台站的计算结果,以作比较。  相似文献   
920.
环境工程地质质量综合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质量评价的因素众多而又十分复杂,且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质量优劣的分级界线亦是模糊的。本文仅就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对环境工程地质质量进行评价的基本思想途径与步骤方法,作一初步论述。此方法清晰、易用,能使更多影响质量评价的因素真实参与评判。这是一条环境工程地质质量评价由定性走向定量的有效途径,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