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6篇
  免费   1483篇
  国内免费   1866篇
测绘学   974篇
大气科学   1256篇
地球物理   1600篇
地质学   3804篇
海洋学   1190篇
天文学   265篇
综合类   699篇
自然地理   927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443篇
  2021年   525篇
  2020年   400篇
  2019年   466篇
  2018年   480篇
  2017年   406篇
  2016年   452篇
  2015年   434篇
  2014年   471篇
  2013年   545篇
  2012年   545篇
  2011年   507篇
  2010年   500篇
  2009年   430篇
  2008年   413篇
  2007年   394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218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226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81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3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镁铁- 超镁铁岩是揭示地幔物质组成和壳幔相互作用的重要窗口,也是Ni- Cu- PGE- Cr等金属矿产资源的重要载体。不同的镁铁- 超镁铁岩体赋矿特征明显不同:蛇绿岩以产出铬铁矿床为特征,阿拉斯加型岩体主要赋含铂族元素(PGE)矿床,大型层状岩体则可同时产出铬铁矿床、PGE矿床和Cu- Ni硫化物矿床。这种成矿差异显然与赋矿岩体形成的构造背景、母岩浆经历的岩浆演化过程有关,但缺少关键控制因素的研究。前人对上述不同种类矿床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地幔源区的部分熔融、上升过程中或岩浆房内的围岩混染和结晶分异等岩浆过程,而极少关注流体作用。近年来,实验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均表明幔源岩浆演化过程中的流体活动可能对成矿元素的富集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些成矿元素的赋存状态和分配系数也在不断更新。厘清Cr和PGE在熔体演化——尤其是流体出溶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刻画并揭示其迁移富集、分离和再富集的成矿过程及控制因素,已成为当前岩浆矿床研究的热点。本文围绕富水流体与铬铁矿和PGE成矿关系的科学问题,总结了不同镁铁- 超镁铁岩体的成矿差异以及铬铁矿和PGE矿床成矿过程中的流体活动记录,提出流体性质和组分对铬铁矿和PGE迁移富集的控制作用,强调有必要开展蛇绿岩、大型层状镁铁- 超镁铁岩体和阿拉斯加型岩体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02.
付伟  赵芹  罗鹏  李佩强  陆济璞  周辉  易泽邦  许成 《地质学报》2022,96(11):3901-3923
传统认为中国南方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可划分为以“足洞式”为代表的重稀土型和以“河岭式”(或“花山式”)为代表的轻稀土型两种矿化类型。然而,近年来发现的许多矿床(如清溪、寨背和馒头山等)的赋矿风化壳中出现了轻稀土矿与重稀土矿并存现象,表现出特殊的“上轻下重”双层矿体结构。这指示了除重稀土型和轻稀土型之外,还存在着轻重稀土共生型的过渡类型。本研究通过对三种不同成矿类型的若干典型矿床系统对比,指出成矿类型的多样性与母岩性质密切相关,尤其是母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和稀土载体矿物属性是制约成矿类型变化的关键因素。统计数据表明,从重稀土型→轻重稀土共生型→轻稀土型,成矿母岩的全岩稀土总量变化不大(ΣREY: 200×10-6~450×10-6→200×10-6~500×10-6→200×10-6~800×10-6),但轻重稀土配分值出现较显著的区间性差异(ΣLREE/ΣHREY: 02~1→1~5→2~10)。与之同时,母岩中能为离子相稀土提供物源且具有重稀土配分属性的稀土副矿物类型和数量明显减少,这与全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中重稀土分量占比的降低趋势也互相匹配。该结果指示,以往认为重稀土配分母岩形成重稀土矿床、轻稀土配分母岩形成轻稀土矿床的传统观点需要外延,即一部分具有低度轻稀土配分属性(1<ΣLREE/ΣHREY<5)且含有丰富易风化稀土副矿物的母岩还可能形成轻重稀土共生型矿床,该认识可为今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勘查工作提供新的找矿依据。  相似文献   
103.
火山渣丘,是火山区内的一种特殊的地质现象,以前地其成因国内外尚无详细探讨和描述,有的学者曾经统称为副火山。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对这一结论提出新的见解,认为火山渣丘的形成是一复杂的地质现象,其成因具有多元性。这对探讨火山喷发规律,对火山地质地貌的准确描述与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含煤层地质环境下地震波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对含低速煤层地质环境下弹性波场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研究,对人工边界反射进行了有效处理,频散效应得到了有效的压制,对几种不同激发与观测排列方式下的弹性波资料进行了模型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5.
本文从分析地质体数学特征的思想出发,来研究“桃江式”锰矿的含矿母岩-“含锰岩系”的数学特征。含锰岩系主要由五种岩石组成:粘土岩、黑色页岩、条带状页岩、含锰灰岩和碳酸锰矿层,其数学特征研究包括其统计特征分析、结构特征分析和空间特征分析。文最后讨论了这些数学特征在寻找同类锰矿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6.
扬子东南大陆边缘晚前寒武纪古海洋演化的稀土元素记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伊海生  彭军 《沉积学报》1995,13(4):131-137
本文采用中子活化方法分析了晚震旦~早寒武纪19件样品的稀土元素组成,发现硅质岩石REE配分形式有着复杂的变化,初步可以划分为五种类型,包括“台地型”、“红海型”、“海水型”及两种特殊的配分形式。剖面上Ce异常由小到大的演变反映了古海洋底层水由缺氧环境向氧化条件的逐渐转化。正Eu异常的出现代表了热水沉积事件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7.
108.
多普勒声雷达对化音地区风场结构探测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1990年8月多普勒声雷达在“HEIFE”区化音站探测的资料,对该地区的PBL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用声雷达回波强度的双对数廓线确定大气边界层高度仍不失为一有效的方法。大气边界层高度演变过程的特点是:白天对流层边界发展较快,但维持时间较短;而夜间稳定边界层维持时间较长,且在其发展较高时,在近地层又发展出一个新的稳定层结,呈现多层次的SBL结构。ML内垂直风速方差的归一化结果与Lenschow大致相同。另外,在一次冷锋过境天气背景下风场出现低空急流结构。  相似文献   
109.
Observations of two quiescent filaments show oscillatory variations in Doppler shift and central intensity of the He i 10830 Å line.The oscillatory periods range from about 5 to 15 min, with dominant periods of 5, 9, and 16 min. The 5-min period is also detected in the intensity variations, after correction for atmospheric effects. Doppler shifts precede intensity variations by about one period.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oscillations are Alfvén waves is discussed.The Doppler signals of the filament form fibril-like structures. The fibrils are all inclined at an angle of about 25° to the long axis of the filament. The magnetic field has a similar orientation relative to the major direction of the filament, and the measured Doppler signals are apparently produced by motions along magnetic flux tubes threading the filament.The measured lifetimes of the small-scale fibrils of quiescent disk filaments are very likely a combined effect of intensity modulations and reshuffling of the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