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3篇
  免费   1141篇
  国内免费   1420篇
测绘学   643篇
大气科学   1350篇
地球物理   931篇
地质学   2182篇
海洋学   1017篇
天文学   73篇
综合类   451篇
自然地理   697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287篇
  2021年   351篇
  2020年   280篇
  2019年   330篇
  2018年   283篇
  2017年   318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344篇
  2014年   317篇
  2013年   397篇
  2012年   381篇
  2011年   423篇
  2010年   418篇
  2009年   361篇
  2008年   329篇
  2007年   319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11.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other socio-economic problems are too often discerned in contemporary pastoral systems in the wake of global economic change. This paper identifies cases where pastoral people respond to external pressures and opportunities in positive ways and adapt to changes. We hope that by doing this a framework of pastoral adaptations can be developed.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focuses on impacts of global economic change, which are mostly negative in nature. Through an extensive literature search in geography, anthropology, rang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field, 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cases that we categorize as positive adaptations.  相似文献   
112.
冀北发现具鬣刺结构的超基性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北具鬣刺结构的超基性岩呈透镜状,产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的早元古宙红旗营子群黑云斜长片麻岩之中。富MgO,贫CaO,A12O3和FeO*=0.86,TiO2介于0.01%-0.02%之间,与SSZ型蛇绿岩中相应岩石的TiO2含量相当。原始地幔标准化的过渡元素配分型式表现为不对称的“W”型,在TiO2和Cu处形成两个明显的负异常“谷”。据此地球化学特征意味着它们可能来自于消减带之下上地幔,为上地幔高度部分熔融的残余物。岩石中鬣刺结构可能是叶蛇纹石高压分解的结果,表明研究区某些变质橄榄岩岩块曾经受过俯冲—消减作用。  相似文献   
113.
博格达山晚石炭纪造山活动的变形地质记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主要由钙碱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组成的博格达古岛弧是天山缝合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发育较成熟的山链 ,其演化经历了晚古生代的韧性剪切收缩 ;中生代伸展调整及新生代再造山过程。晚古生代的造山活动在博格达山有很好的地质记录 ,并以显著的韧性剪切变形带的形成和发育同造山的褶皱构造为特点。剪切变形带内同构造的石英脉中的锆石U PbSHRIMP测年结果与山链中花岗岩、辉长岩年龄颇为一致 (311~ 316Ma) ,这个年龄反映在结束洋盆散聚、碰撞焊接的晚华力西期造山过程中 ,博格达古岛弧内存在一次虽不甚强烈 ,但又较为明显的构造岩浆事件 ,其成因可能与引起石炭纪大规模裂陆式喷发的深部断裂构造重新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14.
洪大卫  王涛  童英  王晓霞 《地学前缘》2003,10(3):231-256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 ,华北地台和大别—苏鲁造山带的中生代花岗岩与同时代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有类似的Sr、Nd同位素特点 ,许多花岗岩和火山岩还具有类似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 ,根据现已积累的大量Sr、Nd同位素资料 ,从整个华北地台岩石圈的角度论证了中生代岩石圈地幔富集的性质、富集地幔发生的时代及其形成机制 ,进而探讨了岩浆活动的动力学机制 ,指出本区岩石圈富集地幔的形成是在Pangea超大陆裂解时岩石圈大规模拆沉减薄 ,被拆沉的太古宙古老地壳重循环进入地幔改变了地幔成分所致 ,说明超大陆裂解、岩石圈大规模拆沉减薄和富集地幔形成之间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超大陆裂解伴随着大陆地壳生长和消亡 (重循环 )的大体平衡。结合全球地震层析资料 ,进一步探讨了由俯冲大洋残片转化的下地壳同古老克拉通地壳物质在花岗岩源区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5.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化探样品时有机质对As,Sb,Bi的干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黑龙江省森林沼泽景观区有机水系沉积物(泥炭)、土壤中As,Sb,Bi的测定结果,发现样品中的有机质对王水消解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上述元素存在极大的干扰,提出采用低温(<450℃)灰化处理可完全消除干扰。对比研究还发现,过去森林沼泽景观区的区域化探扫面资料中的As,Sb,Bi数据存在问题,应专门对其进行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16.
A method, based on the Hilbert–Huang spectral analysis, has been proposed by the authors to identify linear structures in which normal modes exist (i.e., real eigenvalues and eigenvectors). Frequently, all the eigenvalues and eigenvectors of linear structures are complex.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is extended further to identify general linear structures with complex modes using the free vibration response data polluted by noise. Measured response signals are first decomposed into modal responses using the method of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intermittency criteria. Each modal response contains the contribution of a complex conjugate pair of modes with a unique frequency and a damping ratio. Then, each modal response is decomposed in the frequency–time domain to yield instantaneous phase angle and amplitude using the Hilbert transform. Based on a single measurement of the impulse response time history at one appropriate location, the complex eigenvalues of the linear structure can be identified using a simple analysis procedure. When the response time histories are measured at all locations,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is capable of identifying the complex mode shapes as well as the mass, damping and stiffness matrices of the structure. The effectiveness and accuracy of the method presented are illustrated through numerical simulations.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linear structures with complex modes can be identified effectively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 Copyright © 200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17.
潮滩沉积环境与岩相对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王颖  朱大奎  曹桂云 《沉积学报》2003,21(4):539-546
潮滩沉积是海陆交互作用的产物,形成于海岸坡度平缓、有丰富的细粒泥沙供应,以潮流动力为主的低能海岸环境,尤以河-海作用活跃的边缘海环境最为发育。潮滩沉积以粉砂为主,由于涨落潮流往复循环,潮滩具有动力、沉积、地貌与生物群体的分带现象。因海平面涨落与波浪参与的扰动筛选,导致潮滩沉积中的粗粒沉积物含量及微地貌形态的变化。这些因素反映于潮滩沉积相中具有下列特点:粉砂与粘土质交互叠置的页状层理;原始沉积层自下向上,粒径组成逐渐变细;下部的粉砂质层具有波痕、鱼刺状或丘状的交错层理、透镜体与扰动结构,或潮水沟堆积的镶嵌沙体;上部淤泥质层中具有草根、龟裂、虫管与钙质填充物、泥砾、泥块等。将现代潮滩沉积与南京钟山北麓下三叠统的黄马青组砂页岩,以及海口马村的下更新统湛江组粘土、粉砂岩进行对比,据泥沙粒径、矿物组合与含量,盐度,特别是薄互层理,虫管与钙质填充,泥裂块,波痕与交错层理等多项对比,均具有极好的相似性,表明该两组岩层为古潮滩沉积。  相似文献   
118.
结合山东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古近系层序地层学研究,依据层序中湖平面变化特点和相应的沉积物特征,提出了构造运动和气候是本区层序地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中央隆起带古近系沙河街组二、三、四亚段可划分为 3种层序类型,即断陷初期型、强断陷期型和断陷后期型层序。由于构造运动导致湖岸线向盆地方向退缩,产生下降体系域,本次研究采用了体系域的四分法,即一个完整层序由低位、湖侵、高位和下降四个体系域组成,并且层序界面位于湖平面最大下降的位置,介于下降域和低位域之间。断陷初期红色地层层序,受气候因素控制明显,既不同于冲积地层层序,也不同于正常湖相地层层序,在层序演化上有其独特的特点。受构造作用和沉积物补给条件的影响,研究区发育三种沉积密集段,不同类型的沉积密集段在层序中所处位置不同,控制着不同的烃源岩厚度和油气资源储量。  相似文献   
119.
试论碳酸盐岩上覆红土的形成模式及演化趋势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符必昌  黄英 《地质科学》2003,38(1):128-136
据长期对岩溶及红土化作用等的研究成果,本文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碳酸盐岩上覆红土的形成及演化规律,提出了一个新的碳酸盐岩上覆红土的形成模式,进而深入阐明了碳酸盐岩上覆红土的演化规律及其在现代气候条件下的演化趋势等,在解决岩溶及红土学术界存在的碳酸盐岩上覆红土的形成、碳酸盐岩与上覆红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演化规律等一系列重大疑难问题上向前迈进了一步,对相关学科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0.
略阳煎茶岭铜镍硫化物矿床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矿石Re-Os同位素方法对陕西省煎茶岭硫化镍矿床矿石进行了成矿年代学研究,获得了878士27 Ma(1σ)的等时线年龄,首次厘定了该矿床成矿时代为新元古代,成岩成矿基本同时.通过对878 Ma硫化镍矿石初始Re-Os同位素体系的γOs计算和Re/Os值分析表明,其yOs和Re/Os值变化范围大,深部条带状矿石的Re/Os值仅为0.05,yOs为-6.70;块状矿石的Re/Os值范围为4.24~24.43,γOs为-15.37~+280.65,说明成矿过程中有壳源物质的混染;两件样品的γOs为负值(-15.37,-6.70),可能指示其超镁铁质岩浆来源于Re亏损地幔.煎茶岭超基性岩体年龄及其镍矿石的Re-Os等时线年龄与扬子克拉通北缘火山岩浆活动时间相对应,它们是扬子克拉通西北缘晋宁期构造岩浆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