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00篇
  免费   2472篇
  国内免费   3368篇
测绘学   1369篇
大气科学   2279篇
地球物理   2741篇
地质学   6815篇
海洋学   1610篇
天文学   471篇
综合类   1266篇
自然地理   1489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02篇
  2022年   590篇
  2021年   658篇
  2020年   532篇
  2019年   645篇
  2018年   735篇
  2017年   642篇
  2016年   716篇
  2015年   657篇
  2014年   751篇
  2013年   835篇
  2012年   827篇
  2011年   873篇
  2010年   846篇
  2009年   823篇
  2008年   840篇
  2007年   752篇
  2006年   673篇
  2005年   510篇
  2004年   421篇
  2003年   394篇
  2002年   479篇
  2001年   463篇
  2000年   357篇
  1999年   416篇
  1998年   350篇
  1997年   319篇
  1996年   309篇
  1995年   249篇
  1994年   206篇
  1993年   171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108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57年   3篇
  193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1.
甲酸和乙酸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的分析对环境、食品、制药和自然产品等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测定方法。本研究利用最近出现的针式固相微萃取技术(NeedlEX),以吹扫.捕集方式对水溶液中的有机酸进行了萃取,然后利用气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联用仪(GC—IRMS)对所萃取的有机酸分子进行了占δ^13C的测定。结果显示,质谱计的信号强度与水溶液中有机酸的浓度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R^2〉0.99,P〈0.05),表明Needl EX对水溶液中有机酸具有稳定的萃取能力。在甲酸与乙酸含量分别不低于300μg/mL与200μg/mL的水溶液中,1000mL的吹扫体积可以使两者δ^13C多次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保持在3%和1%左右,且整个实验流程没有造成可检测的碳同位素分馏作用。低于这两个浓度界线,则分析误差随浓度的降低迅速增加。本研究虽然是针对水溶液中有机酸δ^13C的测定,其萃取方法对其他水溶性挥发和半挥发有机物δ^13C的分析也同样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
53.
54.
中国滑坡预测预报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滑坡预测预报是有效预防滑坡灾害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方面的研究不仅受到广泛重视,且硕果累累。将中国滑坡预测预报的研究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① 经验判断——被动防灾避灾阶段;② 定性——半定量分析预测预报阶段;③ 理论方法探索——检验预测预报阶段;④ 理论方法深化——综合应用预测预报阶段。从监测(观测)方法、预测预报方法,以及研究特点等方面进行简要回顾,总结已有监测方法(手段)、预测预报理论、方法的研究现状,认为尚存在:① 监测方法(手段),包括仪器、设备的精度不足;② 预测预报方法综合性、实用性不强;③ 预测预报专门理论尚待完善等问题。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了发展趋势展望。  相似文献   
55.
人工合成烃类包裹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勇  葛云锦 《地质论评》2008,54(6):807-813
人工合成烃类包裹体不仅可以作为分析仪器校正的标样,还可以增进人们对烃类包裹体形成机制和水—岩作用机理的认识。人工合成包裹体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人工晶体生长法、焊封石英管法和金刚石压腔法,其中利用愈合人工石英(水晶)单晶裂隙合成流体包裹体技术已成为标准的合成技术。目前人工合成烃类包裹体主要利用晶体生长法合成,包括高温高压利用石英(或方解石)晶体生长愈合裂缝形成流体包裹体和低温下采用过饱和溶液重结晶形成流体包裹体。由于高温高压条件下烃类可能发生裂解,母液保真是成功实现人工合成烃类包裹体的重要前提条件。国外在人工合成烃类包裹体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认识,但远不及人工合成无机体系流体包裹体研究那样系统和完善。国内关于人工合成烃类包裹体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6.
实验研究不同盐离子对水分子拉曼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流体包裹体中常见的几种盐水溶液进行了拉曼光谱分析.采用了频移参数描述水分子拉曼峰的形变强度,并讨论了频移参数与盐度之间的关系.实验分析结果表明,盐度越大,频移参数越大,水分子拉曼峰形变越大.对频移参数曲线斜率分析显示,盐类对水分子拉曼峰偏移程度影响的强弱顺序为NaCl>Na2SO4>NaHCO3>Na2CO3.讨论了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对水伸缩振动拉曼峰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价阳离子的影响明显高于低价阳离子;而阴离子对水拉曼峰影响的强弱顺序初步确定为Cl-≈SO2-4->HCO-3>CO2-3≈NO-3.  相似文献   
57.
对华南前寒武系变质岩浆杂岩稀有气体He、Ne、Ar和Xe的系统研究表明:扬子克拉通基底为含高3He的下地壳"原始岩石层",(3He/4He)×10-6比值为2.8~4.6;而华夏板块基底变质岩浆杂岩则是在缺乏3He、低(3He/4He)×10-8比值(3.15~17.7)的构造环境下形成的大陆中-上地壳变质岩浆杂岩层,反映出两者基底性质迥然不同。华南中-新生代爆破岩筒He同位素组成相反,相对稳定的扬子克拉通(3He/4He)×10-8比值仅0.18~4.22,而郯庐-四会-吴川断裂以东,中-新生代活动地块(太平洋构造域)(3He/4He)×10-8比值高达3.7~20.5。He同位素表明郯庐-四会-吴川断裂带为切割深至地幔的边界深大断裂,是扬子克拉通与华夏板块间的边界且控制了燕山期火山-侵入岩浆向西扩展。Ar同位素组成表明华南大陆中-新生代地幔形成接近"均一"的地幔组份。136Xe/130Xe-129Xe/130Xe相关组份表明它们具有地幔柱岩石同位素组成特征。  相似文献   
58.
Wenchuan Earthquake: Way of thinking is changed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On 12 May, 2008, at 14:28:04 local time, an Ms 8.0 earthquake struck the Wenchuan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in southwest China (Figure 1). This quake left about 70,000 people dead, 18,000 missing and over 370,000 injured. In the 75 days after the main shock, 20,000 aftershocks were recorded, which included 241 with Ms≥4.0, 205 with 4.0≤M≤4.9, 30 with 5.0≤Ms≤5.9, and 6 with Ms≥6.0. The largest aftershock took place 13 days after the main shock, in Qingchuan County, 110 km northeast of the epicenter of the quake (Chen, 2008). The losses from the quaketriggered geological disasters accounted for over a third of the total quake losses, which is extremely rare in the history of earthquake disasters. Secondary disasters, such as landslides, rockslides, landfalls, debris flows, etc., were widely distributed. Large numbers of buildings collapsed, including ones with steel reinforcing in the area of the epicenter. Infrastructure was badly damaged. In many areas, communications, and power and water supplies were cut off. The earthquake left over 35 large quake-dammed lakes, which threatened further disasters in the catchment areas.  相似文献   
59.
黑龙江省金厂金矿床J0矿体流体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黑龙江省东宁县金厂金矿床是最新发现的特大型金矿床,目前探获黄金资源量86吨,它位于中亚造山带东端的吉黑成矿带,是与中生代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复杂成矿系统,矿化类型可能包括了斑岩型、爆破角砾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研究表明,高丽沟J0号矿体为爆破角砾岩型,热液成矿过程经历了早、中、晚3个阶段,分别形成以石英-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石英和碳酸盐为代表的矿物组合,中阶段矿物含自然金最多,次为早阶段矿物.初始成矿流体系统为高温、高盐度、高氧逸度、富CO2的岩浆热液;经减压沸腾,CO2等挥发分大量逸出,流体温度、盐度和氧逸度下降,导致大量金属硫化物及自然金快速沉淀;大气降水混入导致晚阶段流体低温、低盐度、贫CO2,对成矿贡献甚微.总体而言,成矿流体盐度高(11.70%~37.81%NaCl.eq),成矿作用发生在中-高温(238.3~425.7℃)的浅成环境(深633m~2736m).岩浆-流体成矿系统富CO2应发育于大陆碰撞造山带的伸展构造背景,而非大洋板块俯冲诱发的岩浆弧背景.  相似文献   
60.
河南洛宁段河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和矿床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南省洛宁县段河石英脉型金矿主要包括石寨沟和岭东两个矿区,分别由3~4条含金石英脉构成。矿化过程从早到晚包括石英-黄铁矿、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和石英-碳酸盐等3个阶段.其中中阶段金矿化最强,次为早阶段。各阶段石英中流体包裹体以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次为纯液体包裹体。激光拉曼测试表明,气液两相包裹体的液相为H2O,气相主要为Ho和CO2混合、纯H2O,次为纯CO2;纯液体包裹体为纯H2O。石寨沟矿区包裹体均一温度从早到晚依次为240.9~315.9℃.188.7~304.5℃,137.3~259.3℃:流体盐度变化依次为(6.74~12.85)wt%NaCl.eq,(2.41~8.68)wt%NaCl.eq,(2.24-7.86)wt%NaCl.eq。岭东矿区均一温度从早到晚依次为303.7-343.1℃,251.8-325.4℃,305.7~355.0℃:流体盐度变化依次为(5.11~11.70)wt%NaCl.eq,(2.74-10.11)wt%NaCl.eq,(0.53-6.74)wt%NaCl.eq。两矿区主成矿期流体均为中温、低盐度,早阶段流体为改造热液和变质热液的混合体,含一定量CO2,且流体CO2含量和盐度从早到晚逐渐降低。石寨沟矿区包裹体均一温度逐渐降低,而岭东矿区包裹体均一温度先降后升,加之岭东矿区各阶段成矿温度均高于石寨沟矿区.表明成矿流体系统主要受岩浆热驱动,岭东矿区更靠近岩体,且在晚阶段又有脉动性的岩浆加热.段河金矿区南部存在隐伏岩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