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40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159篇
地球物理   155篇
地质学   266篇
海洋学   98篇
天文学   106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8篇
  1975年   7篇
  1973年   8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利用1948~1999年的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高度场和风场资料,根据气候平均850 hPa高度场和流场的季节演变特征,客观地定义了描述马克斯林高压活动的特征参数,对马斯克林高压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马斯克林高压季节变化明显,南半球冬季最强,位置偏西、偏北,夏季反之.对马斯克林高压异常变率的分析表明,马斯克林高压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ENSO对马斯克林高压面积有一定影响,但对马斯克林高压中心位置和强度影响不大.同时马斯克林高压的强度和位置还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在研究的52年时间内,马斯克林高压面积和中心强度是逐渐增大、增强的,而中心位置是缓慢东移、南移的.  相似文献   
892.
中尺度自动气象站Web图形显示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VB脚本查询中尺度自动气象站SQL Server 2000中心数据库,在VB 6.0下编程调用绘图软件Surfer 8的Automation功能,对查询得到的数据进行图形分析,通过系统剪贴板将Surfer 8在后台绘制好的图形复制到图片框进行前台显示.将查询信息输入和图形显示功能模块编译成Active X控件,插入网页文件,实现了将任意时段的中尺度自动气象站资料以图形的形式在互联网上为用户服务,克服了目前多数网站只提供固定时段气象资料分析图形的问题.系统采用了模块化和控件的方式进行开发,减轻了开发工作量,方便了系统发布.  相似文献   
893.
本文基于实测温盐数据等资料,利用水团的浓度混合分析等方法,揭示了热带中东太平洋海域10°N断面的水团构成自上而下分别为东部赤道–热带水团、北太平洋中央水团、加利福尼亚流系水团、南太平洋中央水团、太平洋亚北极水团和太平洋深层水团。分析发现,受热带辐合带影响,9°~10°N海域常年持续的正风应力旋度诱发上升流出现,北太平洋中央水团、加利福尼亚流系水团、南太平洋中央水团和太平洋亚北极水团4个通风潜沉水团经向运动至该纬度带时被抽吸至次表层和中层,并散布在不同深度。以往研究仅指出上述4个水团在海表通风形成后将潜沉并向赤道方向运动,本研究进一步阐明了4个水团潜沉后向热带海域运动的动力机制及其在热带中东太平洋10°N断面的散布深度。研究成果揭示了热带中东太平洋水团与北太平洋副热带、亚极地和南太平洋副热带海区中上层水团间的循环过程,对认识北太平洋高–中–低纬度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再分配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894.
Wu  Xifang  Qi  Yongqing  Shen  Yanjun  Yang  Wei  Zhang  Yucui  Kondoh  Akihiko 《地理学报(英文版)》2019,29(6):891-908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The North China Plain is one of the most water-stressed areas in China. Irrigation of winter wheat mainly utilizes groundwater resources, which has resulted in...  相似文献   
895.
Coastal Oyashio Water (COW), defined as a water mass with a temperature lower than 2 °C and a salinity lower than 33.0, is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 Pacific Ocean off southeastern Hokkaido, Japan, from winter to spring. COW is rich in macronutrients and dissolved iron and is thus considered to affect the spring phytoplankton blooms in the Oyashio region. Although river water and sea-ice melt water have been considered freshwater end-members of COW,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se freshwater sources to COW have not been well described. In this study, the humic-like components in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were first applied as a parameter to evaluate the freshwater end-members of COW in March 2015. Linear regressions with negative slopes were determined between the humic-like components and the salinity of COW. The intercepts of the regressions against the humic-like components were within the ranges of those observed for the local rivers of Hokkaido but we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sea ice.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river water contributed to the COW observed here as a freshwater end-member, although the contribution of sea-ice melt water to COW could not be evaluated. This novel approach also highlighted two different less-saline water masses in COW. The first was characterized by a lower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ly high levels of humic-like components, while the second was higher in temperature and had higher levels of humic-like component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s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re due to the contributions of water from different rivers and/or different effects of sea-ice melt water.  相似文献   
896.
王晶晶  王咏青  廖玥 《气象科学》2021,41(4):452-462
选取9711号台风"Winnie"和0713号台风"Wipha"分别作为变性加强和变性减弱类台风个例进行数值模拟,而后利用模式结果对大尺度场及涡度收支场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台风"Winnie"变性过程中,其西北侧高空槽呈西北—东南走向,南亚高压强度弱,对高空槽东移阻塞作用小。变性前期阶段主要是锋面系统和斜压性起关键作用,变性完成后,"Winnie"在斜压、高层辐散及涡度平流的共同作用下再次加强。台风"Wipha"变性过程受强大的南亚高压和副高影响,其西北侧高空槽稳定少动且呈东北—西南走向,冷空气入侵不明显,斜压区面积和强度都受到了限制。另外高层辐散场和涡度平流场均未能为"Wipha"提供有利的环境使其再加强。  相似文献   
897.
一次大气河背景下华北地区暴雨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8年5月15-16日的ERA5再分析资料和观测资料,对大气河背景下一次华北地区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大气河在暴雨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在暴雨前后的演变特征以及结构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 表明此次降水过程的直接影响系统是位于华北地区的高空槽、低空切变线、地面冷锋和高低空急流,这些系统使得华北地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带来...  相似文献   
898.
利用常州站和泰州站双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数据,结合常规观测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综合分析了2019年7月6日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雷达回波强度演变特征和双多普勒雷达反演的三维流场信息。重点利用双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资料反演出格点流场,并结合回波特征分析雹云的结构。结果表明:强对流天气过程中,江苏受高空冷涡影响,在高空冷槽、高空急流、低层切变线和地面辐合线的配置条件下,形成了上干冷、下暖湿的层结不稳定结构。本次过程中,雹云不仅具有典型的强对流单体雷达回波特征,在中层强回波中心处,还有明显的“S”型水平流场结构。雹云的低层,是明显的辐合与旋转配置的水平流场。深厚的零线结构是成雹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899.
本文以山东省寿光市北部数量众多的废弃盐田和盐碱地为例,结合基础现状分析,介绍了废弃盐田和盐碱地复垦的必要性,提出了综合开发利用的“六个模式”,以期多措并举,助力寿光北部盐田和盐碱地生态全面恢复,打造更高水平的“寿北粮仓”。废弃盐田和盐碱地治理需要遵循客观规律和科学理念,因地制宜,因地施策,创新性采用林盐结合、无土栽培、盐光互补等多种举措,为废弃盐田和盐碱地生态修复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