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195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92篇
地球物理   246篇
地质学   439篇
海洋学   72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9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一次夏季东北冷涡中积云发展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运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设计开发的三维冰雹云模式,对2002年7月11日至15日期间,发生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次由冷涡天气诱发的积云对流变化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1)冷涡诱发的积云自然降水呈中小尺度复合体的特征;(2)积云起源于低层暖湿区域里,并由强上升气流抬升到高层,得到充分发展;(3)冷涡中积云同样存在液态水累积区,一般出现在最大上升气流上,其中液态水含量随着积云的发展而变化,冰雹即在此液态水累积区0℃以下的区域内生长;(4)在模拟区域内,模拟出了多个积云单体的并合现象,而后发展为积云团;(5)模拟出的积云形态与雷达回波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72.
The structural activities took place extensively in the Asia continent during the Cenozoic era owing to the strong continent-to-continent collision and continuous compression between the India Plate and the Eurasia Plate. Huang Jiqing called such structural activities Himalayan movement. China’s sedimentary basins developed and took shape mainly during the Himalayan movement period. It is also the main period for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oil and gas reservoirs. Of 366 large and medium-sized oil and gas fields currently found in China, 212 reservoirs were formed in the Neogene-Quaternary period. The proportion is as high as 68.2%. The oil and gas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in the latest geological period, which were controlled by the times, properties, styles and strength of the Himalayan movement, took place mainly in eight regions, such as the low uplift area of Bohai Sea, the onshore faulted sag area of Bohai Bay, anticlinorium zone in Daqing, the foreland fold-and-thrust belt in West China, the tilted structural zone in West China, the cratonic palaeohigh in the Tarim Basin, the zone of fault and fold belt in the East Sichuan Basin, and the biological gas zone in the East Qaidam Basin. The oil and gas pool formations in those region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great potential and broad prospect, those regions are the main exploration areas in China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73.
不同播期的优质小麦产量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不同优质小麦品种不同播期的产量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河北-8901的各种产量结构表现出最为稳定的变化规律,即不同的播期处理对最后产量的影响度相对较小;郑麦-9405和郑麦-9023的产量结构在不同的播期表现出较大的波动。  相似文献   
74.
耿涛 《物探与化探》2007,31(5):391-398
利用最新取得的区域重力资料,参考航磁、遥感、区域地质资料,对青藏高原狮泉河-康西瓦地区重力场分区、断裂构造体系、构造单元、局部异常、深部构造、成矿远景区(带)等进行了研究.对阿尔金走滑断裂西南端的走向和延伸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讨论了2条重力低值带的成因;推断了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下部莫霍面隆起的高度,从重力角度提出了对班公湖-怒江结合带的认识;认为青藏块体在拼合后地壳有2个加厚中心;新圈定了一个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合地质、矿产、航磁等资料,初步划分出4个成矿远景区(带).  相似文献   
75.
对北祁连造山带老虎山地区下奥陶统和中、上奥陶统硅质岩的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下奥陶统硅质岩为生物化学作用成因,沉积于被动大陆边缘深海环境;中、上奥陶统下部与玄武岩共生的硅质岩显示热液成因,沉积于洋脊环境;中、上奥陶统上部硅质岩指示生物化学成因,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上述特征表明老虎山地区在早奥陶世为相对稳定的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所含硅质岩和陆缘碎屑岩为大陆斜坡相浊流沉积。中、晚奥陶世柴达木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在弧后产生离散型活动大陆边缘,形成弧后盆地,硅质岩及其共生的枕状玄武岩和浊积岩应属于扩张弧后盆地的产物。  相似文献   
76.
利用最新取得的区域重力资料,参考航磁、遥感、区域地质资料,对青藏高原狮泉河—康西瓦地区重力场分区、断裂构造体系、构造单元、局部异常、深部构造、成矿远景区(带)等进行了研究。对阿尔金走滑断裂西南端的走向和延伸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讨论了2条重力低值带的成因;推断了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下部莫霍面隆起的高度,从重力角度提出了对班公湖—怒江结合带的认识;认为青藏块体在拼合后地壳有2个加厚中心;新圈定了一个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合地质、矿产、航磁等资料,初步划分出4个成矿远景区(带)。  相似文献   
77.
一个观测冰核的15 L混合云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型混合云室常用于自然冰核浓度的观测和人工冰核成核率的检测。使用表明:由于受云室容积、造雾方法和操作程序等因素的影响, 检测结果有很大差异, 难以相互比较。为提高检测数据的可信性, 设计并制作了15 L混合云室。云室由F22压缩机系统制冷, 最低能达到-28℃。为减小云室温度的波动, 在云室外围设计有装满乙二醇-水溶液的夹套。在溶液中, 安装了1个1 kW的电加热器, 接通后可使云室升温。在夹套外, 采用发泡技术形成约10 cm厚的绝热层, 以使云室与外界绝热。云室运行时, 可通过控制压缩机和电加热器得到实验温度。此外, 为拓宽检测冰核浓度的检测范围, 设计了玻璃片接取显微镜读数和糖盘接取目测读数两种可供选择使用的冰晶观测方法, 前者在冰晶浓度高时使用 (人工冰核), 后者在低浓度时使用 (自然冰核)。另一个重要改进是:先由一个超声雾化器产生常温雾, 而后使常温雾穿过一个低温狭缝进行预冷, 当雾温等于或低于云室温度后再进入云室。这一措施不仅避免了瞬时高度过饱和, 而且还减小了对云室温度的扰动。该云室在弹载催化剂成核率的改进实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曾用它对多个人工冰核复合配方进行了检测和对比。结果表明:云室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整体性能优于以往的同类云室。这一结果是由于改进了提供过冷雾的设计和冰晶接取方法得到的。  相似文献   
78.
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是近年来开始广泛应用的航摄新技术,该技术的使用设备十分昂贵,而且,其设备中的航空摄影管理系统不一定是必需的,本文通过改造徕卡的ASCOT系统,使其和APPLANIX公司的POS AV 510一起完成某摄区的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充分利用已有的设备,为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提供了一种新的设备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79.
熊永强  耿安松 《地球化学》1998,27(6):532-536
生物降解原同在我国分布广泛并且在重油资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通过采用单体化合物碳同位素分析技术对取自辽河油田西部凹陷的重油以及它们沥青质组分的热解产物进行单体碳同位素测定,来研究原油沥青质热解产物中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的组成及其一物降解油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沥青质热解产物中正构烷烃组分的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可用于生物降解较严重的重油样品进行油/油相比,并且与原油中的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的对  相似文献   
80.
杜远生  冯庆来 《地质科学》1998,33(1):127-128
桐柏“三叠纪早期”放射虫的补充说明--答吴浩若杜远生冯庆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关键词桐柏三叠纪早期放射虫补充说明桐柏地区三叠纪早期放射虫动物群的发现(冯庆来等,1994)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一些学者对放射虫存在各种怀疑(包括怀疑为混样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