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7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361篇
测绘学   299篇
大气科学   372篇
地球物理   349篇
地质学   1136篇
海洋学   184篇
天文学   31篇
综合类   110篇
自然地理   14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3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蓝宝石改色的原理及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蓝宝石改色的原理及方法.蓝宝石的改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改变致色粒子的含量和价态.基于这个原理,蓝宝石的热处理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实现颜色的改变:(l)氧扩散;每一个特定的体系都有一平衡氧分压P_0,当体系中氧的浓度高时,氧分压P>P_0,则环境为氧化,多余的氧将进入晶体;相反P<P_0,环境为还原,晶体中的氧将进入环境.(2)Fe_(2+)、Fe~(3+)、Ti~(3+)‘Ti~(4+)的价志改变:通过改变环境的氧化-还原环境,使其晶体中的致色粒子的价态比值接近于最佳蓝色值.当环境为弱还原环境时,能加深蓝宝石的蓝色:当环境为氧化时,能淡化蓝色甚至消除蓝色.(3)把形成颜色或星光的杂质通过扩散进入刚玉晶体.  相似文献   
102.
笔者实地考察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晚前寒武纪驹岘群和祥原系。驹岘群分布于平壤以南的局部地区,它不整合在祥原系之上,假整合于早寒武世中和组之下,含冰碛砾岩(其夹层中有低品位锰矿)和透镜状磷块岩,在沉积特征上相似于我国华南震旦纪南沱组和陡山沱组。祥原系在沉积序列和叠层石面貌上与辽东上前寒武系可以对比。因而笔者认为,辽东上前寒武系在层位上是介于华南震旦纪南沱组之下,华北青白口系之上的沉积,是我国上前寒武系沉积序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3.
104.
破裂系分形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介绍了破裂系从宏观到微观破裂均具有分形结构,在此基础上,利用破裂系分维定量表征破裂系发育的各种向异性;研究了影响破裂系数分维的结构参娄,对破裂系进行了解析,并且将分维用于地壳稳定性和地震活动性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分析了目前破裂系分开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望一其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空间运输联系的分布与交流规律研究   总被引:29,自引:6,他引:29  
张文尝  唐秀芳 《地理学报》1994,49(6):490-499
空间运输联系是指在自然、社会、经济诸要素综合作用下,区域间通过交通运输设施进行旅客和货物交流产生的相互联系与作用。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实证分析方法,本文研究了客货运输的地域分布特征、地域间交流联系生成的内在机制、基本类型和增长演变的趋势,划分出客运联系“单中心”、“多中心”,货运联系“互补性交流”、“竞争性交流”、“递接性交流等类型,并提出了非均衡系数、集中度、首位联系量等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08.
本文以澜沧江下游流域边坡稳定性评价为实例,对模糊评判模型的应用问题和处理技术进行了论述。认为该模型简便实用、效果稳健、适应性强,是边坡稳定性评价工作中适宜推广的一个实用模型。此外,文中还提出了用于模糊评判模型的信息检验法,讨论了这一方法在遴选有效评价因子和优化模型效能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