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0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344篇
测绘学   225篇
大气科学   68篇
地球物理   204篇
地质学   542篇
海洋学   272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03篇
自然地理   1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利用福建省41个GPS基准站2011—2014年的观测资料,运用GAMIT/GLOBKl0.4软件及块体整体旋转线性应变模型,得到了福建省各测站及分块的水平运动速度场和块体上的应变图像。通过分析研究2011—2013和2011-2014两个时段速度场和应变场的特征,为福建省未来地震活动判定提供形变依据。  相似文献   
102.
103.
湘江是我国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本次工作利用X射线荧光(XRF)和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分析技术,对湘江竹埠港沉积物进行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主量元素含量变化相对稳定,富集Mn O、P2O5、Fe2O3、Al2O3,亏损Ca O、Na2O。微量元素含量变化较大,亏损Ba、Sc、Mn、Sr而富集其他微量元素。对主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进行了分析,表明沉积物物源主要是由上游花岗岩风化所提供。对沉积物进行因子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表明沉积物源主要以陆源碎屑为主,并有磷灰石和软锰矿等自生副矿物,Ni、Pb、Cu可能来自人为污染源。地累积指数表明Ba为清洁无污染,重金属V、Cr、Co、Ni、Th、U为轻度污染,重金属Cu、Pb、Zn为偏中度污染,Mn为中度污染,Sc为偏重度污染。其中重金属Cr、Ni、Cu、Pb、Zn、Mn、Sc污染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04.
Central Asia (CA) is one of the most fragile regions worldwide owing to arid climate and accumulated human activities, and is a global hotspot due to gradually deteriorat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Amu Darya Basin (ADB), as the most economically and demographically important region in CA, is of particular concern. To determine the concentration, source and pollution status of heavy metals (HMs) in surface sediments of the ADB, 154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for metals across the basin. Correlation and cluster analysis, and 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model were implemented to understand metals’ association and apportion their possible sources. Cumulativ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and normalization method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geochemical baseline values (GBVs). Then, various pollution indices and ecological risk index were employed to characterize and evaluate the pollution levels and associated risks based on the GBV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ean concentrations of HMs showed the following descending order in the surface sediments of ADB: Zn > Cr > Ni > Cu > Pb > Co > C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maps showed that Cr, Ni, and Cu had relatively high enrichment in the irrigated agricultural area; high abundances of Zn, Pb, and Cd were mainly found in the urban areas. Four source factors were identified for these metals, namely natural sources, industrial discharge,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and mixed source of traffic and mining activities, accounting for 33.5%, 11.4%, 34.2%, and 20.9% of the total contribution, respectively. The GBVs of Cd, Zn, Pb, Cu, Ni, Cr, and Co in the ADB were 0.27, 58.9, 14.6, 20.3, 25.8, 53.4, and 9.80 mg/kg,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milar to the regional background values obtained from lake sediments in the bottom. In general, the assessment results revealed that surface sediments of the ADB were moderately polluted and low ecological risk by HMs.  相似文献   
105.
为探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多元线性混合模型(IsoSource)和贝叶斯混合模型(MixSIAR)解析宁夏河东沙地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水分利用策略差异及适用性,利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结合直接对比法、IsoSource模型和MixSIAR模型对比分析不同坡度(6°、10°、16°和24°)样地柠条锦鸡儿在生长季不同时期对各潜在水源的利用率,并评估两种模型的植物水分溯源效果。结果表明:柠条锦鸡儿对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水的利用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生长季初期,随着坡度的增大,柠条锦鸡儿对中层土壤水的利用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生长季中期,随坡度增大,柠条锦鸡儿主要水分来源由深层土壤转移至浅层土壤;生长季后期,柠条锦鸡儿主要水分来源随着坡度的增大由浅层土壤转移至深层土壤。基于直接对比法的定性判断结果,IsoSource模型和MixSIAR模型计算坡度6°、10°和16°样地柠条锦鸡儿主要水分来源利用率的适用性均较高;而MixSIAR模型计算坡度24°样地柠条锦鸡儿主要的水分来源以及其贡献率具有更高的可靠性。IsoSource模型更适合解析较小坡度(6°和16°)样地柠条锦鸡儿的水分利用策略;而MixSIAR模型解析较大坡度(10°和24°)样地柠条锦鸡儿水分利用策略的适用性更好。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干旱区植物水分来源鉴别方法的选择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6.
岷江上游流域环境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岷江上游流域TM遥感数据和地形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其他统计相关资料,尝试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复杂因素构成的脆弱性特征进行层次分解和重新构造,建立多目标要素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选取植被指数变化率、人口密度、地形起伏度、坡度及土壤类型5个要素作为评价指标因子,通过AHP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在Arc GIS平台下将各指标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得出岷江上游区域环境脆弱性评价图,再根据环境脆弱性指数阈值分级,将研究区环境脆弱度分为5级。结果表明:岷江上游环境脆弱性表现较为强烈,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是造成该环境脆弱性的本质原因,该方法为岷江上游流域环境脆弱性模式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定量分析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7.
为确保地铁施工安全进行变形监测是非常重要的手段,而变形监测的最终目的是预测,即对观测物的未来形态进行预报和分析。时间序列的原理是找出事物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从而对数据变化趋势做出正确的分析和预报。本文通过对时间序列的研究对长春地铁繁荣路站的变形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和预报。  相似文献   
108.
介绍了天文测量室内仿真系统原理和天文经纬度测量流程;提出了测量精度的评定方法;分析了仿真系统天文经纬度测量的精度。结果表明:系统天文经纬度测量可以达到二等以上的天文测量要求,可以应用于日常天文测量训练和教学。  相似文献   
109.
利用CMONOC提供的GNSS连续观测数据分析天顶对流层延迟(ZTD)代替水汽的可行性,并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和小波变换(WT)开展GNSS ZTD对超强东部型厄尔尼诺事件的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超强东部型厄尔尼诺事件会增加中国大陆地区水汽含量,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响应更为显著;同时该事件会影响GNSS ZTD 的显著变化周期,使9个月的变化周期减弱,0.8~3个月内的变化周期增强。  相似文献   
110.
夏季长江口外东海海域实测海流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9年8,9月间长江口外海域C1,B1 2个站位的短期连续ADCP实测资料,采用调和分析、EOF分解、功率谱分析以及频率统计等方法,分析了该海域海流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和空间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2个站位流速在观测期间愈来愈强,准定常流动均是南向流动占优。长江口外海域M2为主要分潮,属于正规半日潮,各层潮流呈现出旋转流性质,旋转方向为顺时针占优。2个站位潮流的U,V分量均为第一模态主导,其垂向模态基本一致,体现了潮流的正压特征,2个站位的斜压性均不明显。海流的流速、流向频率统计显示两站均在SSE,S,SSW方向的频率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