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37篇
  免费   12063篇
  国内免费   17805篇
测绘学   9531篇
大气科学   6348篇
地球物理   8699篇
地质学   31929篇
海洋学   9297篇
天文学   578篇
综合类   4131篇
自然地理   7492篇
  2024年   395篇
  2023年   1141篇
  2022年   3101篇
  2021年   3761篇
  2020年   2985篇
  2019年   3592篇
  2018年   3035篇
  2017年   2889篇
  2016年   2805篇
  2015年   3555篇
  2014年   3314篇
  2013年   4232篇
  2012年   4590篇
  2011年   4576篇
  2010年   4499篇
  2009年   4145篇
  2008年   4201篇
  2007年   4006篇
  2006年   3840篇
  2005年   3195篇
  2004年   2425篇
  2003年   1720篇
  2002年   1736篇
  2001年   1551篇
  2000年   1273篇
  1999年   515篇
  1998年   193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6篇
  1973年   4篇
  1963年   4篇
  1957年   18篇
  1954年   3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水资源及其利用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小黎  张声才 《热带地理》2002,22(2):121-124
介绍了广东英德市北部山区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水文效应、水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提出对水资源的保护管理措施 ,促进自然环境良性循环 ,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92.
洪水演进三维模拟仿真系统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洪水演进仿真系统的研制,是实施“数字流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洪水演进可视化目标的分析,基于Visual C 系统开发平台,融GIS技术和Opengl开发技术,采用三角形逼近、光滑处理和加入法向量以控制光照的方式,实现了流域地形及河床的三维可视化仿真;应用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确定了运动水体与流域河床形态的自适应与自相依的关系,使流域洪水演进模拟具有真实自然的可视化效果。所研制的系统雏形,可有效的模拟流域洪水的三维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993.
我国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生态环境背景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国家,山地多为大江大河的源头,而低山丘陵为这些大江大河支流的发源地,这些区域的水土流失必然会带来环境问题。本文以TM影象为数据源,以GIS为技术支撑,从DEM中获取低山丘陵层,以此为MASK层,提取水土流失及相应的生态环境背景各层,包括土地利用、坡度、年降水、积温、植被等生态背景层,这些背景层是多年数据的平均,然后把水土流失层与环境背景各层分别叠加,分析不同环境背景下水土流失状况,从而为治理水土流失提出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4.
泥石流多发干旱河谷区植被恢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云南东北部东川小江流域的干旱河谷土地退化十分严重,土地表层的砾石含量已超过60%,有机质含量、全氮、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的含量相对于残存燥红土明显下降。草坡是当地的主要植被类型,并未起到防治土地退化的应有作用。以合欢(Leucaena glauca)、马桑(Coriaria sinica)种植为主的恢复方式对土地的恢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高密度的乔木树种合欢的种植使林下的草本物种的数量和组成发生了极大变化,较耐荫的植物占据了林分下层,且物种数量较草坡减少,群落多样性指数降低。三种马桑种植方式下,不但原有的草坡群落的物种仍有大量的生存空间,而且为一些新物种创造了生存环境,从而使物种的种类较原有草坡地增加,提高了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合欢种植的生物量最高,对解决当地薪柴严重短缺意义重大,马桑种植在增加灌木层生物量的同时,并未改变草坡的物种组成,还可兼顾解决当地的饲草和放牧,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95.
中国西部山区是我国的水源地及生态屏障,它们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是西部大开发的基本内容。研究归纳出山地发展的“巴音布鲁克模式”:(1)天鹅及其生境的绝对保护(核心);(2)建立可持续牧业(主体);(3)规范和发展旅游业(突破口);(4)西蒙古土尔扈特传统文化的保护(文化多样性)。中国西部山区的发展模式都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自然保护)三个圈层(与当地主要土地资源相适应的主导产业,与当地特有资源相联系的新兴产业,当地民族文化保护)。这种模式能够充分体现生态优先的思想,同时考虑到促进地区新老经济及文化的发展与保护,符合西部大开发的方针。  相似文献   
996.
云南松根系对土壤牵引效应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跃明  张云伟  周跃 《山地学报》2002,20(4):476-479
目前在野外对云南松根系与土壤的机械效庆的研究,由于测试研究受多种因数的影响,开展研究困难较大,研究精度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对较深入的描述根系与土壤相互作用的机械效应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基于这一实际,设计了能在室内和野外进行实时测试分析的测试系统,并配套了支持PCMCIA插槽的DAQP-12型模数转换(A/D)卡,以及直流电供电的QT-300型调理装置。结合所配套的硬件,利用Visual C在Windows95/98平台编写了软件,经过实际试验测试,系统各项性能能够满足云南松根系对土壤的机械效应研究的测试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997.
边坡立体绿化工程的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地城市有许多大面积锚杆喷浆硬化封闭的边坡与城市景观极不协调,为改变这些生硬,单调的自然坡体现状,政府要求对其进行立体绿化。本文以修建黄花园大桥石板坡立交工程形成的石板坡为例,通过多种方法研究了绿化荷载作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论表明绿化荷载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较小,只要施工顺序得当可以保证安全。  相似文献   
998.
抚仙湖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深水湖,连接着富营养化的浅水湖--星云湖,星云湖排放含绿藻的水进入抚仙湖。两湖位于省会昆明附近,由于地方文化、集约化农业、以及旅游业的发展,两湖已经富营养化。因为湖泊体积容量的级别差异,深水湖的富营养化几乎没被注意,抚仙湖秋季下层滞水带缺氧已经关注了20年,似乎下层滞水带是深水湖富营养化的指标或趋势。抚仙湖看起来目前情况尚好,可以说寡营养,然而,外界负荷是潜在的,且是以稳定的加速度进行的。在此对浅水湖富营养化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包括在其它云南湖泊观察到富营养化的过程,再者,对两个连相湖的藻和蓝藻碎片的大小构成进行比照。为了与深水的抚仙湖状况进行比较,简略介绍了一个日本的深湖及其径流系统。其中,涡流和它的微生态系统,在两者中相关性很好。对于以涡流生态系统的见解判断微生态系统的深水湖富营养化问题将给予概括。  相似文献   
999.
伊金霍洛旗土地利用变化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近20年来,毛乌素沙地东北缘伊金霍洛旗的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林地和草地面积的比例增加,耕地面积有所减少;相应地,沙漠化土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土地利用走向可持续发展状态。这种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随着工业与经济的发展,农业投入不断增加,单位面积耕地产量增加。沙漠化防治措施在其中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该区的潜在沙漠化因素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000.
沙坡头人工植被固沙区天然降水的入渗和分配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土壤、植被冠层与大气界面间(SVAT)物质传输过程日益成为水文学研究最感兴趣的领域,降水量的迁移与转换是非灌溉区SVAT主要的物质传输过程.干旱半干旱区稀疏灌丛蒸散量占降水量的90%以上,因此对降水入渗与水分在土壤内植物根际区再分配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试验于2001年8月17日至9月30日在中国科学院沙坡头试验站进行,主要观测人工植被荒漠灌木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 灌丛固定沙丘降水入渗与再分配过程.结果表明:在7次不连续降水过程中,土壤入渗深度与降水强度呈简单线性相关关系,土壤入渗速率约为降水强度的10倍.当次降水过程中降水强度小于0.46 mmh-1时,土壤入渗速率约为0 cm*h-1,此时的降水对沙区土壤基本上没有水分补给作用.受荒漠灌木柠条根系吸水作用的影响,其根系密集剖面深度40~140 cm内降水水分入渗积累不明显.降水入渗速率及入渗深度受土壤剖面初始含水率多寡而变化,干燥土壤剖面有助于提高瞬时入渗速率.降水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工固沙区微环境内空气温度、湿度等气象条件适宜,柠条生长进入相对旺盛阶段,其根系密集层140 cm深度处土壤含水率在总体上下降的过程中,表现出昼消夜长的趋势,试验期间翌日 8:00时土壤含水率值略高于前一日20:00时水分值 0.1%~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