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14篇
  免费   2161篇
  国内免费   3273篇
测绘学   1323篇
大气科学   1427篇
地球物理   1663篇
地质学   5497篇
海洋学   1869篇
天文学   216篇
综合类   654篇
自然地理   1299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456篇
  2021年   546篇
  2020年   447篇
  2019年   578篇
  2018年   518篇
  2017年   486篇
  2016年   409篇
  2015年   581篇
  2014年   538篇
  2013年   683篇
  2012年   694篇
  2011年   727篇
  2010年   761篇
  2009年   751篇
  2008年   707篇
  2007年   673篇
  2006年   660篇
  2005年   546篇
  2004年   481篇
  2003年   363篇
  2002年   405篇
  2001年   352篇
  2000年   268篇
  1999年   202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徐刚郑达兴  李述靖 《地质通报》2008,27(11):1837-1845
渭北高原西段新构造活动强烈,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频繁发生。通过1:5万专题遥感解译和重点地质调查,全区遥感解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点共计611处,其中大型滑坡17处、中型滑坡194处、小型滑坡385处,小型崩塌15处。结合区域地理、地质环境特征,将区内大、中型滑坡地质灾害点划分为5个集中分布区、6个集中分布带。区内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主要受地形地貌、新构造与岩性条件的控制,以地质灾害点集中分布区、带为基础,参考重点地质灾害点的影响范围及人类活动的状况,将千阳县城关镇—崔家头镇、陇县杜阳镇—千阳县草碧镇、陇县峡口河—杨河沟地区列为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52.
岷江上游第四纪叠溪古堰塞湖的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岩性相和沉积体系的分析方法对岷江上游流域的阶地进行了研究.发现叠溪较场到太平村以北约28km的沿江河段内断续分布有湖相沉积。对太平村一带的三级阶地沉积识别出冲积扇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河流沉积体系和风成、表生沉积体系。认为古堰塞湖发育2期高湖平面,其间存在低湖面期形成的古土壤层。根据最高湖泊沉积与堵江滑坡体的顶部高度对比和堰塞湖发育的时间计算,太平村地区相对叠溪校场地区存在着平均3.18m/ka的抬升运动。  相似文献   
153.
中国南方含油气区构造—沉积类型及其勘探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含油气的复杂构造区根据构造—沉积类型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四种类型。通过对不同类型典型含油气区的生烃量及非构造运动天然气散失量的化学动力学计算,认为这四种类型含油气区的油气聚集潜力从好到坏依次为:喜马拉雅运动抬升暴露型、燕山运动抬升暴露型、反复抬升—沉降型和海西—印支运动抬升暴露—后期浅埋型。主要构造运动发生越晚,对油气保存越有利。  相似文献   
154.
基于本体的地理空间信息集成框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地理本体的基本概念、结构,介绍了地理本体的建模方法,提出了基于地理本体的空间数据集成框架,包括构建地理本体、数据预处理、概念映射、数据映射和数据抽取与转换5个步骤;设计了基于本体的空间数据集成方案,以数字地形图数据、海图数据向标准本体的集成为例对方案进行验证试验,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55.
基于空间方向相似性的面状矢量空间数据匹配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据一致性匹配处理技术是空间数据融合中的关键技术.采用方向关系矩阵模型进行空间方向关系描述,讲座了一般情况下的这间方向相似性计算,提出了基于空间方向相似性的矢量数据匹配算法流程.最后,以面状目标为研究对象,以某地局部地区居民地数据为例,对基于空间方向相似性的矢量数据匹配算法进行了试验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6.
本文依据 1 989/1 990和 1 990 /1 991夏季 ,“极地”号考察船在普里兹湾邻近海域 (南大洋的印度洋区 )的拖网样品 ,对大磷虾的性腺发育和生殖群体的年龄结构等 ,进行了分析研究。大磷虾的生殖开始于 1月 ,一直持续到 3月。高峰期出现在 2月中旬 ,比大西洋区相比迟了一个月。生殖群体主要包括两个年龄组 ,即 3 + 龄和 4+ 龄。换句话说 ,绝大部分个体是三年性成熟 ,一生可生殖两次 ,不排除少数个体两年性成熟 ,或第三次性成熟的可能 ,但比例非常小。在 5 91 6尾能区分性别的个体中 ,雄性个体只占 3 4 .1 %。雄性比随体长的增加而降低。体长大于 5 0 mm的个体中雄性仅占 2 2 .9%。  相似文献   
157.
郑世帅  徐夕生 《岩石学报》2021,37(12):3712-3734
破火山内出露的火山岩与浅成侵入岩为硅质岩浆演化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从而备受关注。小雄破火山内的火山-侵入杂岩是中国东南沿海晚白垩世岩浆活动的典型代表,包括小雄组火山岩(K2x)与两类侵入岩(花岗斑岩、正长斑岩)。本文以小雄火山-侵入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破火山内火山岩与侵入岩之间的成因联系和岩浆演化过程。系统的LA-ICP-MS 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小雄组火山岩形成于98~88Ma,并具有多期次喷发的特点,可分为下段、中段和上段,年龄分别为98~96Ma(K2x1)、95~92Ma(K2x2)、~ 88Ma(K2x3)。小雄花岗斑岩形成年龄为90Ma;正长斑岩形成稍晚,约88Ma。与下段流纹质玻屑凝灰岩的Nd-Hf同位素组成[εNdt)=-8.3~-7.2, εHft)=-11.8~-7.2]相比,中段流纹岩要更为亏损[εNdt)=-5.84~-5.32, εHft)=-10.1~-0.5]。研究表明,小雄组流纹质火山岩的母岩浆可能起源于发生在深部岩浆房中渐进的壳幔相互作用,中段流纹岩的源区混入了更多的亏损幔源组分。中段流纹岩与花岗斑岩具有相似的Nd-Hf同位素组成,以及 "互补"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由发生在浅部岩浆房的分离结晶作用和堆晶作用所制约。值得注意的是,正长斑岩与花岗斑岩并不存在直接的成因演化关系,两者应是不同的起源。不同的正长斑岩岩株具有高度一致的结晶年龄、微量元素特征以及Nd-Hf同位素组成,以上特征均表明小雄破火山内的正长斑岩具有相同的起源。正长斑岩母岩浆起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岩浆源区混入了来自亏损的软流圈地幔组分,其地球化学成分变化主要受"普通辉石+磷灰石+钛铁矿"的分离结晶所控制。  相似文献   
158.
在深厚软土地区的基坑,对基坑底软土进行搅拌加固形成强度较高的底板而保证坑底稳定,侧壁采用支护桩支护保证侧壁的稳定使其不倾倒,支护桩与加固底板两者共同作用形成的船状结构支护体系类似轮船的船侧壁及船底板,以保证基坑的稳定。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介绍了船式支护的侧壁及底板的设计方法。工程案例成功实施,监测结果表明,船式支护既可避免支护桩嵌固深度过长,又利于软土的土方施工及工程桩的保护,是安全可靠的,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9.
贵州中三叠统烂泥沟金矿有机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忠  刘铁兵 《地质科学》1995,30(3):283-290
烂泥沟金矿是以浊积岩为容矿岩石的微细浸染型金矿。有机岩石学分析表明,矿石与围岩中干酪根类型无明显差别,同属腐泥-腐植型。与围岩相比,矿石中干酪根成熟度(R0=2.74%-3.06%)和含金性(6.15-24.8μg/g)均较高;干酪根总含金量在全岩中所占的比例是围岩高于矿石。氯仿沥青“A”的检测说明,矿石样品中可溶性有机质形成于强还原和高盐度环境,沥青质和含硫有机化合物发育。研究认为,干酪根含金性与碳的活化有关;不饱和的有机基因对金的动一定转换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0.
从系统物质循环角度分析了人类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不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是由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线性生产和消费模式耗用了大量资源,产生太多的废弃物,破坏了复合系统正常的物质代谢。提出系统调节,实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包括控制人口增长,适度消费;调整复合系统生产链的数量结构和比例关系;建立协调的结构网络关系,构建循环型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